悠长的假期到了,忙碌了一个学期的孩子们开始作这两个月的安排。不过,一些孩子却把目光投向带有恐怖、凶杀、诅咒色彩的出版物、玩具,让人不由感到担心。
携带“诅咒”的玩偶
上月29日,在涧西区某小学担任班主任的崔老师,发现班里两名学生在上课时传递一个不大的玩具人偶。当他将人偶收上来之后,竟然发现这个人偶所附带的布条上竟然写着班里另一名学生的名字。联想起前一阵网上流行的《死亡笔记》,崔老师下课后把那两名同学叫到办公室,得知这个人偶名叫“巫毒娃娃”。“其中一个孩子告诉我,期末考试前,他的父母对他许愿说,如果他考得比另外一个学生好,就给他买一台游戏机。结果这个孩子就买了这么一个巫毒娃娃,然后贴上对方的姓名,诅咒对方考不好”。
2日,记者根据线索,在涧西区上海市场步行街附近找到了一家名为“恶人蛊”的商店(如图)。商店橱窗内的白纸上,用红笔写出的“正版泰国手工”、“巫毒娃娃”等字颇为醒目。记者走进店里,在角落的一个小筐子里发现了几十个巫毒娃娃——这些玩偶是用麻线缠成的,大约有10厘米高;玩偶的造型各不相同,包装袋上只有名称和简介,并没有生产厂家和使用说明。
当记者询问这类玩偶的“用途”时,店内的中年妇女头都没有抬便回答道:“这有3种用途——祝福、祈祷和诅咒。”“诅咒的意思是不是说如果我很讨厌谁就可以把他的名字写在上面,然后诅咒他?”记者的询问换来了肯定的回答。
随后,记者了解到,这样一个巫毒娃娃竟然卖到16元,而据店内的中年妇女介绍,这样的娃娃卖得“还可以”。正当记者打算仔细观察这些巫毒娃娃时,那名中年妇女显得很不耐烦:“你到底买不买?要是不买的话,就不要随便摸……这些娃娃是有灵性的!”
恐怖书籍充斥书店
记者从市新闻出版局市场管理科了解到,根据上级部门的安排,他们已联合市文化管理办公室,对市面上的《死亡笔记》图书、音像制品以及其他恐怖类非法出版物进行查缴。不过,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恐怖类书籍却在不少书店仍卖得很火。
距离上文中“恶人蛊”玩具店不远处即有几家书店,在这些书店里都可以见到恐怖小说的身影。在一家名为“哆来咪音像图书城”的书店内,记者看到一本名为《后湖鬼戒》的恐怖小说,该书封面下方的图片是一只沾满鲜血的手,一旁是一个骷髅头和一枚戒指。
3日,记者又先后走访了市图书城和老城区天中市场,发现恐怖类书籍在很多书店有售。《停尸房的哭声》、《沙漠深处的干尸》……单是部分图书的名称,就让人感到不寒而栗。这类书的封面大都印有“血迹”或变形、苍白的面孔。打开这些书,入眼可见“古墓”、“鬼魂”等词语。书中内容粗制滥造,情节雷同之处比比皆是。
在摆放这类书籍的书架旁,记者总能看到学生模样的人前来挑书、购书。一家书店的老板介绍,最近一段时间,恐怖类书籍销量不错。当记者询问买书的对象都是些什么人时,老板说主要是学生。
合理疏解孩子压力是关键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些学生采用种种办法诅咒自己不喜欢的人,或热衷于看暴力、恐怖、悬疑类的书籍、动画片,多是为了宣泄和放松。
一名马上就要上初三的学生说,平时学习非常紧张,偶尔家长也允许看电视或看课外书,但他们允许看的内容却都“很没意思”,“晚上睡觉前抽出一点时间看看这些恐怖小说,感觉很紧张、很刺激”。
我市教育学者曹晓明认为,如今市面上流行的恐怖类书籍以及动画片,在国外面对的对象都是成年人。而在我国出版物市场上,部分恐怖类出版物实际上是出版商跟风炮制出的产品——这些书用鬼神、灵魂等渲染恐怖气氛,行文几无可取之处。更危险的是,一些作品单纯宣扬凶杀、暴力以及以牙还牙、睚眦必报的思想,对于面临巨大的升学压力、心理发育不成熟的未成年人来说,极易形成消极的心理暗示。这种心理暗示积累到一定程度,将对未成年人的现实行为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曹晓明表示,孩子们热衷于这些恐怖、凶杀的内容,实际上反映出目前大多数未成年人压力宣泄的需求被长期漠视以及宣泄渠道的缺失。根据心理学理论,宣泄压力最好的办法是倾诉——让孩子们把心里的压力“说”出来。不过,目前孩子们与老师、家长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隔阂,因此,家长和老师应主动观察孩子平时的言行,并在他们接触这类书籍后,向他们讲明这类故事的虚幻性,为他们疏解心理压力,从而提高他们对这种不良文化的抵抗力。
让孩子们懂得生命之重
记者从市新闻出版局市场管理科了解到,目前国家有关部门要求查缴的出版物包括两种:一是有关《死亡笔记》的图书和音像制品,二是其他恐怖类非法出版物。“目前市面上的恐怖类出版物多为正规出版社所出版的,且有正规的书号。对于这些书籍,我们无法进行查封。”该科一位工作人员表示。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学生在谈到这些恐怖类书籍、动画片时,纷纷认为里面的凶杀、暴力“一点也不残忍”,反倒觉得这些情节“很有意思”。我市社会学者张轶认为,这说明未成年人普遍没有意识到生命的价值和重要性。
张轶表示,我国古人极为重视生命、尊重生命——传统文化把人与天、地并列称为“三才”,儒家思想的核心“仁”,就包含尊重生命、尊重他人、谦恭礼让的内容。然而,现在的未成年人多为独生子女,他们在思考和处理问题时往往忽视别人的感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很淡漠。因此,他们对这种带有暴力色彩的内容觉得“很有意思”,诅咒别人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对。
因此,张轶认为,在新闻出版部门和文化管理部门做好收缴、查禁工作的同时,让孩子们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和不可复制性,增强未成年人对这些不良文化的辨别能力,同样是非常重要的。此外,家长和老师应对未成年人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即让孩子们知道他们所看到的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虚拟的;让他们了解哪些可以学习,哪些不能模仿,“只有提高未成年人面对不良文化的自我保护能力,才能让他们不受‘恐怖病毒’的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