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22版:经典洛阳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革命烈士白眉珊 反清义士南大定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07 年 7 月 9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晚报》评价网上调查>>>
近代人物系列
革命烈士白眉珊 反清义士南大定
本报记者 孙钦良
河南省第一个党组织诞生地纪念馆。 记者 杜武 摄

  白眉珊(1879~1927):洛阳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洛阳第一个共产党员,陇海铁路大罢工的主要领导者;1921年冬,经罗章龙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罗章龙称其为“北方区早先加入了中共的秀才党员”;1927年被军阀张治公杀害于洛阳。

  南大定(1871~1911)洛阳东关下园人,出身贫寒,是个菜农,后在辛亥革命志士杨勉斋的影响下,成为洛阳民间反清组织“在园”的领袖,发展“在园”会员数万人;1911年组织参与洛阳起义,失败后被清政府斩首于洛阳。

  

  洛阳第一位中共党员白眉珊

  很早就想写写白眉珊,但关于他的资料收集得很困难。直到前段时间,与市委党校的刘福兴老师取得联系,才从他那里了解了相关史料。其实,关于白眉珊的生平事迹,洛阳机务段整理得最全面。从洛阳机务段大门口向东走,穿过铁路,紧靠铁道旁有一个院落,就是80年前白眉珊同志的办公地点。

  这是久经风雨的百年老屋,为1921年陇海铁路工人大罢工时的东厂旧址,现已成为河南省第一个党组织诞生地纪念馆。

  白眉珊本名白南薰,眉珊是他的字,于清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生于洛阳,与陈独秀、何叔衡、董必武等同为清末秀才生员,同属年龄较大的党员。白眉珊少年时便有大志,敢于冒险,曾经辞亲远游,步行经年,西探黄河源头。实地考察后,他认为黄河源头在西宁南边1000多公里的玛多县,那里高山湖泊错列,人烟稀少,白云飘在天上,藏人居住其间。白眉珊看到如此壮观的景象,顿觉眼界高远。

  河源飞鸟外,

  雪岭大荒西。

  ——这是他当时留下的诗句。这次西探黄河源头的行动,更坚定了他拓荒前行的勇气。1921年冬,罗章龙为组织陇海铁路工人罢工之事来到洛阳。白眉珊主动请缨,要求参加罢工行动。他对陇海铁路沿线各站非常熟悉,于是亲自担任向导,和罗章龙一起,沿着陇海铁路前行,到工人中间进行宣传发动。慢慢地,大家都喜欢上了这位来自洛阳的工人老大哥,推选他为陇海铁路全路常委兼工会秘书长。 

  陇海铁路是陇秦豫海铁路的简称。1903年,时任督办铁路总公司事务大臣的盛宣怀,代表清政府与比利时驻华电车铁路公司在上海签订借款合同,开始修筑陇海铁路。1910年1月,洛阳铁路机修厂成立,汴洛段竣工通车。洛阳铁路机务修理厂简称西厂,是当时陇海铁路全路最大的机修厂;洛阳工务段修理厂简称东厂,1921年两厂工人达到1500名。

  当时的陇海铁路,主要靠铁路运营利润来偿还贷款,所以比利时、法国派了大批行政、技术、财会人员,控制沿线各大站的运营业务,形成对铁路工人的第一层压迫。同时,坐镇洛阳的直系军阀吴佩孚,利用重兵对陇海铁路进行严密控制,形成对铁路工人的第二层压迫。当时工人的工资很低,一天只能领到0.3元钱,最低者仅能领到0.1元,而工作时间却在10小时以上,最长的达到16个小时。

  工人们难以养家糊口,还要遭受洋人及其走狗的克扣,随时都有被驱使、禁锢、打骂、开除的可能,没有丝毫的人权和人格。这种残酷的压迫和剥削,使陇海铁路工人心中积聚着仇恨,大家的反抗情绪日趋强烈。白眉珊看到工人队伍中蕴藏着巨大的革命力量,便在1921年11月5日,和他的同事游天洋等先进分子一起,在洛阳成立了铁路工人的第一个群众组织——洛阳陇海铁路同人俱乐部。

  该俱乐部的成立,为工人运动提供了很好的活动平台。白眉珊担任俱乐部负责人,他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传播革命思想,提高工人觉悟。工人们逐渐认识到受苦受罪的根源在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势力的压迫,大家暗中准备罢工,等待合适的时机。

  1921年11月17日一大早,洛阳西厂副厂首、比利时人狄孟,不按西厂出入制度管理门禁,在三声号未响之前就锁上了牌箱,不准工人拿牌进厂,几个工人上前取牌,均遭到门卫殴打,尚未进厂的工人见状,就走上前去与之理论。狄孟见工人敢如此争辩,索性当场宣布开除与他争辩的20多名工人。

  这个决定一经宣布,立即引起轩然大波,工人愤怒,全厂哗然,已进厂门的工人纷纷离开岗位,与尚未进厂的工人会合一处,1000多名工人开始罢工。顿时,陇海铁路上最大的机务工厂陷入瘫痪状态,从而拉开了“陇海风暴”的序幕。

  斗争开始后,白眉珊走在罢工队伍的最前面,他义正词严地向路方提出:必须赶走狄孟,限3日内答复,否则,将于本月20日起实行全路大罢工。

  消息传到郑州,郑州陇海铁路管理处赶紧派人前来处理,但没有答应白眉珊提出的条件。19日,洛阳东厂工人开始声援西厂工人,举行罢工,并游行示威。白眉珊派8名老工人分赴郑州、开封、徐州等站联络,请求各站工人援助。与此同时,洛阳成立了罢工委员会,工人纠察队也同时成立,工人们有了自己的防卫队。20日,洛阳罢工委员会发表《敬告全国各路同胞同业弟兄们恳乞救援》宣言书,庄严宣告:工人“不能忍做亡国奴这耻,作无人格这工人!”总罢工开始了,东起徐州、西至观音堂(今三门峡市陕县境内)的铁路线上,所有客、货车辆全部停驶,震惊中外的陇海铁路工人大罢工爆发了。

  罢工消息传到北京,中共北京区委于11月20日晚在李大钊的主持下召开紧急会议,会后派北方劳动组合书记部主任罗章龙前往洛阳,指导罢工运动。罢工最终取得了胜利,中共北京区委迅速在沿线各大车站开展建立党组织活动,罗章龙介绍白眉珊加入中国共产党。12月,中共洛阳组成立。1922年初,中共北京区委派共产党员李振瀛来到洛阳,指导陇海铁路建党工作。随后,郑州、开封、商丘、观音堂等地相继成立了党组织。

  陇海铁路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工运史上第一次由中国共产党参与领导的大罢工,而白眉珊也在这次大罢工后,成为洛阳第一位中共党员。令人痛惜的是,1927年初,军阀张治公进驻洛阳,3月4日率部突袭中共洛阳负责人活动地点,白眉珊同志壮烈牺牲,年仅48岁。

  反清义士南大定

  1911年冬的一天,在河南府衙门前(今老城青年宫)的石狮子旁,一位40岁的反清义士被斩首。这件事在当时的洛阳引起很大震动,洛阳近代史上也记下了这位勇士——他的名字叫南大定。

  南大定被斩事件,洛阳老城一带的老人们大都知道。现住老城中和巷的寇北锁老先生说:当时河南府衙门前聚了很多人,大家亲眼见证了南大定抛头颅、洒热血的壮举。清朝刽子手杀了南大定之后还不解气,又把他的头颅挂在东关魁星阁上。

  清政府为什么那么仇恨南大定?

  原来,清光绪末年,田赋不断增加,农民负担过重,生活非常困难。当时的洛河南岸,人口稠密,村寨连片,群众自发集中起来,纷纷上交犁耙绳索,以示不再种地耕田。农民“罢耕”,虽然不像工人“罢工”那样,使生产线或者运输线立即瘫痪,但对于统治阶级来说,这也是一种反抗行为,形同造反,必须镇压。

  官府看参加的农民越来越多,慑于人民的力量,答应派人调解,并邀请群众代表坐下来“共同协商”。当时的农民,没有什么组织观念,一看官府派代表来谈判了,就以为已经取得胜利,于是自动解散,回家种地去了。

  谁料想,群众推举出来的代表还没有走到谈判桌前,就被捕遇害了。这件事使农民中的一部分人开始觉醒,其中就有洛阳东关下园菜农南大定。

  南大定的家,就在洛阳东关下园街。他长得魁梧高大,为人公正,敢说敢为。20多岁的时候,南大定就对大家说:“人类是应当自由和平等的,不自由不平等,还不如死了!有朝一日,我非和他们(指当时的地方官)拼了不可!”     

  当时在洛阳的同盟会成员杨勉斋,及时向南大定宣传革命思想。他对南大定说:如今的清政府腐败透顶,根本不管老百姓的死活,南方的工人和农民,已经在孙中山先生的领导下,举起了“推翻清朝、建立共和”的鲜明旗帜。洛阳农民,素有革命热情,应该更加明确地告诉大家,不要再受清朝统治了,赶紧组织起来进行斗争。

  南大定于是组织了一个秘密抗清团体,对外称“在园”,内部拟名“复汉军”,明确以“推翻满清”为目的。他规定“在园”接受新成员时,新成员必须先买一把刀,首领接见后当众举行“摆堂”仪式,饮血盟誓,矢志反清。成员一律对首领称“大哥”,每组依次排行至老十。

  为了掩护“在园”的反清活动,南大定还成立了“火神社”、“关公社”,使之成为“在园”的外围组织。“在园”成员说话时,均用江湖暗语。最初,“在园”成员的主要活动范围在东关一带,后来发展到洛阳四关;再到后来,除了农民参加外,各行各业均有参加者,一时间声势浩大,连伊川、新安、孟津都建立了“在园”组织。“在园”发起者南大定看到这些,非常振奋,他利用加入“在园”的秀才、举人,对数万名“在园”成员进行简单的文化教育,让大家每月逢三、六、九日练习武功,逢庙会、节日组织文娱活动,不断宣传反清思想。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河南同盟会会员刘粹轩、杨勉斋发动洛阳起义,南大定领导的“在园”组织,是其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当年11月15日晚,南大定召集反清义士,在染坊院集中。当时明灯高照,喊杀声震天,河南府知府文悌见情况不好,立即派人加紧防范,请求援军。洛阳绅士韩庐云密报了洛阳起义之事,使具体的起义方案落入敌手。河南府立即出动人马,逮捕了南大定等人,封锁了洛阳各个城门,同时把开封的清军调往洛阳。南大定被捕后,“在园”组织遭到破坏,大多数成员只好逃往外地。

  河南知府文悌亲自审问南大定。大堂之上,南大定视死如归,不向敌人屈服,说的还是那几句话:”人活着,不自由,何如死了!起义,是我拿的主意!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我的志向!要杀要剐,随你的便!不必再问,动手吧!”文悌听了,好不气恼,眼一瞪,牙一咬,从嘴里挤出一句话:“好你个南大定,你以为我不敢杀你?告诉你,你已经犯了杀头之罪!来人!”说完,抽签在手,掷于地上,说:“给我拉出去,送他上西天!”知府衙役一声呼应,拉起南大定就走,出了门就砍了南大定的头。文悌还觉得不解恨,命人把南大定的首级先挂在东关的魁星阁上,后又挂在城东十里陈村的高竿上示众。

  40岁的反清义士南大定,抛洒了热血,留下了英名。

  《经典洛阳》目前已结集成书,购书热线:

  63232710 63251150 64856698

  版面统筹 孙钦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