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08版:特别报道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网瘾少年”的深山苦旅
新闻网广告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07 年 7 月 10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晚报》评价网上调查>>>
一名辍学5年的17岁少年,曾经创下连续38天泡网吧的“纪录”。经过7天的深山苦修后,他有了怎样的改变?是什么突然柔化了这个“网瘾少年”一度“冰冷”的心?他深陷网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他的经历能给家长什么启示?请看——
“网瘾少年”的深山苦旅
见习记者 张贵坊/文 记者 高山岳/图
  过去饭来张口的秦海龙,如今知道给老人端饭了。
  经常吃大鱼大肉的秦海龙,在山沟里天天喝玉米面糊糊。
  7月2日,在嵩县德亭乡大王沟村村民的惊异目光中,郑州市的17岁“网瘾少年”秦海龙走进该村,住进最困难的农户家中。

  根据安排,在以后的7天时间里,秦海龙不但要彻底放弃电脑、手机、MP3等,而且要和山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秦海龙的父母想以此戒除儿子的网瘾,使儿子在经历7天的山间苦修后,能有一个脱胎换骨的变化。

  7天时间过去了,这段深山苦修究竟在这名“网瘾少年”内心深处留下了什么?又改变了什么?

  深度沉迷

  有关心理学家将“每天连续上网超过3个小时”的人视为网瘾患者。按此标准,秦海龙可称得上“深度网络沉迷者”。

  这个已有5年网络沉迷史的少年告诉记者,他从5年前辍学开始接触网络以来,呆在网吧的时间比在家里的时间还要多。他曾创下连续上网38天的纪录,困了就在网吧里的沙发上打个盹,饿了让网吧老板帮他叫一份外卖或泡一碗方便面。等到他父母找到他时,他头发蓬乱、眼窝深陷、面色青灰,几乎没有了人形。

  5年来,秦海龙为了躲避家人的监管,一次次离家出走,先后到过广州、无锡、苏州等地。没钱上网,他就从家里拿,甚至背着家人偷偷去酒店打工,拿到工钱就直奔网吧。

  5年来,秦海龙花在网吧里的钱有三四万元。就在前不久,他还偷走了家里的存折,变卖了母亲的首饰,得款9000多元,全部花在了上网和请网友吃饭上。将这9000多元花完后,他又把自己的手机低价卖掉,继续上网。

  再次把秦海龙从网吧找回来后,父母对他几近绝望。他父亲定要去报社刊登声明,要和这个“不可救药”的儿子彻底断绝关系。

  这时,有人提醒秦海龙的父母:“你儿子爱上网,是因为家庭条件太好了。把他送到山区农村呆一段时间,让他彻底远离网络,再让他吃吃苦,体验农村生活的艰辛,说不定他就能把网瘾戒掉。”

  一语提醒局中人。几经联系,有关机构将“网瘾少年”秦海龙送到嵩县德亭乡大王沟,让他开始为期7天的“深山苦旅”。

  闻讯赶来采访的新闻记者想知道,这种近乎虐待式的体验对于戒除青少年网瘾是否有效?

  深山苦旅

  秦海龙这7天的“活动内容”都是经过组织者精心设计的,目的就是让他多吃苦。

  7月2日:17时,从郑州来的汽车把秦海龙送到洛栾快速通道酒店村就离开了。这里距大王沟村还有11公里的山路,是通往该村的唯一入口。虽然当时天还下着雨,但秦海龙必须步行到达目的地。他的妈妈本想陪他一道进山,却被组织者拒绝了。

  经过3个小时的艰难跋涉,20时许,秦海龙终于赶到他要落脚的地方:大王沟村小学四年级学生王继奎家。

  王继奎的爸爸患有支气管炎,妈妈没有生活自理能力,年迈的奶奶上山挖药材换些钱维持生计。加上王继奎还有一个姐姐在读高中,王家特别困难,所住的3间茅草屋已有20多年历史,全家5口人只有两张床。秦海龙只好在王家堂屋那坑洼不平的地上打地铺睡。

  7月3日:经过简单休整和熟悉情况,秦海龙把王家的猪圈重新垒了垒,还把喂猪的活儿给揽了下来,并去田里种了大豆。

  7月4日:5时许,天刚蒙蒙亮,秦海龙就被叫醒了,辍学5年的他和大王沟小学的学生一样,爬了五六里山路赶到学校,出早操、上课,一天下来,秦海龙总算忍了下来,没有逃学。他还学会了一首古诗《赠花卿》,并努力背诵了出来;写了一篇作文《我的梦想》。他说,这一天,他最满意的成果是《我的梦想》这篇作文,别的小朋友只写了三四百字,他却写了1000多字。

  7月5日:秦海龙根据大王沟小学提供的名单,先后拜访了4户贫困学生家庭。由于山里人家相隔较远,又刚下过雨,山洪较多,秦海龙翻山越岭,走了20多公里山路,鞋子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7月6日:根据安排,秦海龙这天要帮助王继奎家把漏雨的屋子翻修一下,但天不凑巧,一直在下雨,这天的“吃苦”计划只好临时改为洗衣服。秦海龙翻箱倒柜,把王继奎家几十件脏衣服拿到屋前的小河边,在大石头旁支起木棍,上面绑上雨伞,开始洗衣服。足足用了3个小时,他才把衣服洗完。因王继奎家没有晒衣服的地方,秦海龙又挑着这些衣服到两公里外的大王沟小学。赶到学校时,他脸色发白,直喘粗气,但脸上始终挂着微笑。

  7月7日:这一天虽不累,却让秦海龙感到很“为难”:又有6名“网瘾少年”被送到这里,作为“吃苦疗法”的“前辈”,秦海龙被邀现身说法,给这些“后来者”上课。

  7月8日:秦海龙在大王沟的最后一天,继续担任“戒除网瘾小分队”的总教官,和他们一道干农活,谈感受。

  7月9日,秦海龙结束他在大王沟的7天苦修,准备回郑州。

  有关工作人员和当地小学老师对秦海龙这7天的表现给出了很高评价。据当地的小学老师陶文学介绍:秦海龙听说村里有个学生不想上学,准备外出打工时,便很诚恳地劝了3个多小时,把那个学生劝得心服口服。

  活动组织方——某机构工作人员说,如果我们不了解秦海龙“疯狂的过去”,很难相信他就是网络的深度沉迷者,因为在这7天内,秦海龙没有流露出任何焦躁不安情绪,甚至连上网两个字都很少提。7月5日,他走访贫困生回来,还跑到一块大石头上大喊:“爸爸,妈妈,我错了!”

  少年心结

  “不管是山里人,还是和我一起来帮我戒网瘾的人,每天都会问我,在这里苦不苦啊?还想不想上网?其实我并不觉得山里苦,也不觉得自己真有网瘾,网瘾的标签是父母和我周围的人贴到我身上的。”在和记者逐渐熟悉后,秦海龙打开了他关闭已久的心灵之窗。

  秦海龙告诉记者,别说让他在山里呆7天,就是让他再呆上1年,他都不会觉得烦,不觉得苦,也根本不会想上网的事儿。

  “山里再苦,也有吃有喝有地方睡。我在网吧里‘泡点’的时候,往往几天都没东西吃,困了也没床睡,就趴在电脑桌上凑合一下。你说,我怎么会觉得山里苦?”秦海龙笑呵呵地反问记者。         (下转A9版)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