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一林每天在电脑前坚持写作。 |
|
6月下旬,从北京传来喜讯:我市残疾人王一林创作的短篇小说《母爱铺天盖地,我的病残童年充满阳光》,在第二届中华青少年文学书画摄影大赛上,喜获一等奖。
通过电话,记者采访了大赛组委会工作人员石文秒女士。石女士说,王一林的作品文笔流畅,感情真挚细腻,内容真实感人,得到了贺敬之、郑渊洁等作家评委的肯定和赞扬。近几天,组委会工作人员都在传看这篇文章,不少人感动得潸然泪下,大家被王一林的事迹所感动,不仅免除了王一林所有的参赛费用,而且还邀请他参加将于7月中旬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大赛颁奖典礼。
王一林印象
在位于丽春路的洛阳石化工程公司家属院,记者见到了24岁的王一林。
王一林的肢体明显比常人僵硬许多,头习惯性地向后仰;手臂常向两侧作张开状,僵直的手指总是止不住地颤抖;像喝水、弯腰等常人轻而易举的动作,他做起来却很艰难;虽然他勉强能够走路,但常常摔倒……
王一林的母亲张爱萍、父亲王悦曾是洛阳石化工程公司职工,为方便照顾孩子,两人于2000年买断工龄。张爱萍说,从出生起,一林就患上了严重的小儿脑瘫,说话、行动受到很大阻碍,但他的智商和思维能力却和正常孩子没有什么差别。
王一林说话时吐字不清,尽管记者认真倾听,也很难听懂他完整的一句话。无奈,记者只好请他把要说的话在电脑上打出来,这才将采访艰难进行下去。
感恩是他写作的动力源泉
和王一林对话,你会觉得他是个内心柔软、细腻的人,思路清晰,语言优雅得体,颇有哲理。
王一林解释说,他喜欢看《轮椅上的梦》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文学作品,时间长了,有了一些语言功底。虽然他只上完小学就辍学了,但母亲为了锻炼他的沟通能力,要求他每天必须写够1000个字。还有一个特殊的原因——他从小和别人进行交流时,想说什么话不得不写出来,即便是在室外,他也要用树枝、石子等硬物在地上写出来。就这样,熟能生巧,他的文字表达能力大大提高了。
2003年,外公、外婆怕王一林一个人在家里寂寞,就给他买了一台电脑。一林如获至宝,很快学会用五笔字型打字,并萌发了写书的念头。
谈起写书的原因,他说:“母亲不容易啊!抚育我这个残疾孩子,她吃的苦、受的累外人很难想象。我要把残疾人父母的辛苦和残疾人的奋斗历程统统写出来!”
一个连基本生活都难以自理的残疾人,写书谈何容易:他的手指经常颤抖,常常无法准确地摸住按键,一段三四百字的文字往往要打上两个多小时;他的打字速度远远跟不上思维速度,常常急得他满头大汗;由于经常看病,写作计划不时被手术计划打断。因此,用了3年时间,他才把《命运的考验》这部小说写完。
这部自传体小说中的主人公王小林,其原型显然就是王一林;书中母亲张平、父亲王跃,明显就是张爱萍、王悦夫妇。(为行文方便,我们从小说中截取素材时,人物仍用原名——记者注)小说全文有两万多字,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短篇小说《母爱铺天盖地,我的病残童年充满阳光》有3000字,文笔优美、细腻,感情真挚动人。
他要感恩母爱的坚忍不拔
王一林被确诊患脑瘫后,国内很多城市都留下张爱萍、王悦夫妇为孩子治病的足迹。尤其是首都北京,夫妇俩每年都会去好几次。
在北京看病期间,张爱萍常常抱着十几岁的一林,挤公交车、地铁,每天都要倒四五趟车。北京的公交车常常是座无虚席,连车厢中间通道上也挤得脚挨着脚。在没人让座的情况下,张爱萍总是背着大背包,一只手抱着已经十几岁的一林,一只手扶着车上的扶手。实在抱不动时,她就把孩子放在售票桌上让孩子坐一会儿。晚上回到住的地方,王一林常常发现母亲的胳膊又红又肿,像大萝卜,痛得她整夜整夜睡不着觉。由于嫌上厕所耽误时间,张爱萍尽管时常汗流浃背,但外出时从不喝一口水,即使需要“方便”,也尽量憋着,等回到病房再上厕所。
从小说中看,一林从小就对母亲知冷知热,心思细腻的他还常常给父母送去一些惊喜。
前几年,张爱萍带着王一林到北京大学附属医院住院。院方采取封闭管理,每周除了探视日,不允许重症病人的家属陪护。经过苦苦哀求,医院勉强同意她陪护,条件是:除探视日外,不得离开住院部。在这期间,王一林吃的是院方提供的“病号饭”,张爱萍只能吃自带的方便面和面包。一天晚饭时,王一林吃完一碗饭,对送饭的护士说:“阿姨,我没吃饱,能不能再给我盛一碗?”护士破例给一林又盛了一碗。护士走后,张爱萍准备给儿子喂饭时,王一林得意地笑道:“我早吃饱了,这是让您吃的。您每天光吃方便面,吃不到一点儿新鲜蔬菜,时间长了,身体会垮的!”
一次,张爱萍半夜头疼,难受得睡不着觉。王一林听到母亲呻吟,立即爬起来给母亲倒了一杯水,可水端到母亲面前时只剩少半杯——一林无法掌握身体平衡,一路摇摇晃晃地走向母亲,杯子里的水剩得没有洒得多。张爱萍接过这少半杯水,鼻子一酸,大颗大颗的泪珠滴在杯子里。
关爱他人:长期资助一名贫困生
在采访中,我们意外地得知,尽管王家经济条件并不富裕,但仍长期以王一林的名义资助一名贫困生。
1997年,王一林从电视上看到“希望工程”的公益宣传片后非常感动,希望“一对一”资助一名贫困生。
因为当时全家每月收入不到1000元,加上王一林长期看病,其医疗费不足时还不得不向亲友“化缘”,这让张爱萍一度非常犹豫,但一林期待的目光最终还是让她下定决心支持孩子的善举。
“希望工程”办公室给王一林安排的帮扶对象是宜阳县石村乡纪彰小学学生伊少阳。此后8个学期里,王一林都会按时资助伊少阳学费,直到少阳初中毕业。其间,每年春节前,他还邀请伊少阳到洛阳家中作客。
张爱萍说,少阳来家里,他们会热情地请他“下馆子”;少阳离开时,她少则50元、多则100元硬给少阳塞钱,还把家里的旧电视、衣服送给他。
少阳的父亲伊作地激动地说,第一次到王一林家作客,当他们看到王一林竟然是一个残疾人时,感动得直掉眼泪。一林这孩子面临这么大的困难,还不忘帮助贫困人家的孩子读书,真让人不知该说什么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