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5月23日,年仅19岁的我在河南电视台进行了8分钟的二胡独奏表演,演出结束后,导演告诉我:“你很幸运,你是第一个来我台独奏二胡的人。”因为当时太激动,我忘了“记住”演出的栏目及导演的姓名。只记得当聚光灯齐刷刷射来时我内心紧张、浑身冒汗的尴尬了。
1953年11月,我出生于漯河市,11岁那年我去表哥家走亲戚时,碰到表哥的同事正在表哥家拉二胡。二胡那种如泣如诉、能融化沧桑时空悲凉的坚韧神性之音,深深地吸引了我。于是,我央求表哥借了一把二胡,当即向表哥的同学拜师学了起来。经过两年勤学苦练,1968年,我考入漯河市3515厂宣传队;1969年,考入漯河市文工团;1970年,考入驻漯河某部文工团;1971年,调到部队师宣传队,并很快崭露头角,成为文工团的“台柱子”,但凡外单位来人看演出,部队领导总是力荐我的表演。
1974年,在河南电视台有了首场个人二胡独奏演出的经历之后,1975年,我被“上调”到部队在省城郑州的宣传队;1988年,我被调到河南武警文工团任团长。渐渐地,我因不满足于仅仅演奏他人作品,在演奏之余,开始了独立创作乐曲,1988年7月,我创作的《中州卫士之歌》等三首歌曲,在全国武警征集队歌大赛中,获得两个佳作奖、一个优秀创作奖。
1990年,我被调到北京武警总队,专门从事歌曲创作工作;1995年,从部队转业到洛阳。凭着一把二胡,我有幸和马季、时乐濛、古月等名人有过近距离接触,从他们身上感受艺术的无穷魅力。
我认为,作为中国传统乐器的二胡,应该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应该让所有喜爱音乐的人生活充满阳光。
西工区 魏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