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B07版:影像记忆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二胡为媒
当年街头宣传画
本版征稿启事
想念老同事
学“毛著”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07 年 7 月 13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晚报》评价网上调查>>>
二胡为媒
——我与名人交往的故事
  1988年7月,我创作的三首歌曲在全国武警征集队歌大赛中获奖,著名电影演员陶玉玲参加了这次颁奖活动,这是我应邀到她家里的留影。

  1990年3月,我调到北京武装总部搞歌曲创作,其间,乔羽先生经常给我们讲课,老先生讲话风趣、幽默,且富有哲理,我从中受到很大启发。这是我们在他家留下的纪念。

  1988年9月,我在河南武警文工团任团长,组织策划一台晚会参加“省首届艺术节”,当时,我们还特邀了著名电影艺术家、毛泽东特型演员——古月和我们同台演出。
  一九九○年五月,我和几位搞音乐的战友去看望解放军艺术学院的老院长时乐濛,他对我们带去的作品提出了一些中肯的建议,其中我创作的《巡逻画屏中》经时老修改后,还在中央电视台播出。
    我所在的部队旁边有一潭特别清净的湖水。这是1971初,我在湖边练琴的照片。

  1980年11月,我到北京出差时顺便去老师家里拜访,碰巧碰到马季来我老师家里玩。我为马季拉了一曲《红旗渠水绕太行》。马季老师虽然去世了,但他那平易近人的品格和意味深长的话语却一直在我脑海中回荡。
  1989年10月,我随生茂(左二,《学习雷锋好榜样》曲作者)和石祥(右二,《十五的月亮》词作者)到基层了解情况,这是我们在三门峡参观时的照片。
  1974年5月23日,年仅19岁的我在河南电视台进行了8分钟的二胡独奏表演,演出结束后,导演告诉我:“你很幸运,你是第一个来我台独奏二胡的人。”因为当时太激动,我忘了“记住”演出的栏目及导演的姓名。只记得当聚光灯齐刷刷射来时我内心紧张、浑身冒汗的尴尬了。

  1953年11月,我出生于漯河市,11岁那年我去表哥家走亲戚时,碰到表哥的同事正在表哥家拉二胡。二胡那种如泣如诉、能融化沧桑时空悲凉的坚韧神性之音,深深地吸引了我。于是,我央求表哥借了一把二胡,当即向表哥的同学拜师学了起来。经过两年勤学苦练,1968年,我考入漯河市3515厂宣传队;1969年,考入漯河市文工团;1970年,考入驻漯河某部文工团;1971年,调到部队师宣传队,并很快崭露头角,成为文工团的“台柱子”,但凡外单位来人看演出,部队领导总是力荐我的表演。

  1974年,在河南电视台有了首场个人二胡独奏演出的经历之后,1975年,我被“上调”到部队在省城郑州的宣传队;1988年,我被调到河南武警文工团任团长。渐渐地,我因不满足于仅仅演奏他人作品,在演奏之余,开始了独立创作乐曲,1988年7月,我创作的《中州卫士之歌》等三首歌曲,在全国武警征集队歌大赛中,获得两个佳作奖、一个优秀创作奖。

  1990年,我被调到北京武警总队,专门从事歌曲创作工作;1995年,从部队转业到洛阳。凭着一把二胡,我有幸和马季、时乐濛、古月等名人有过近距离接触,从他们身上感受艺术的无穷魅力。

  我认为,作为中国传统乐器的二胡,应该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应该让所有喜爱音乐的人生活充满阳光。

  西工区 魏本立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