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车队进入玛多县,远处的雪山令人神往。 |
|
路上多美景
昨日上午9时40分,中国黄河漂流探险20周年纪念团队从西宁市区出发,开始向黄河源头的高原县城——玛多前进。
沿着西倒(西宁至倒淌河)高速公路行驶了数十公里,经过我国著名的多巴高原体育训练基地后,眼前的美丽景色顿时让全体队员惊呼不止。天空湛蓝通透,朵朵白云在翠绿的山腰间、高空中随风飘移。由于云朵的遮挡,太阳光此时变得格外奇幻,放眼四望,有的地方艳阳高照,明亮刺眼,有的地方则昏昏沉沉,阴暗一片。大家纷纷拿出自己的摄像机或照相机,拍下这极美的景致。
在这条高速公路的左侧,还有一条狭窄的公路在山间蜿蜒盘行。我们这辆车的司机、河南黄漂队的天津籍队员杨贵儒大哥看着这条小路说,他们当年就是沿着它到达黄河源头的,20年过去了,没想到这里的交通条件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
11时20分,我们经过日月山收费站后,面前突然出现了漫山遍野的油菜地。这里的油菜正是开花的季节,金黄金黄,铺满了河谷、山坡,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壮丽。推门下车,浓浓的花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让人陶醉。
正在这时,一大块浓重的乌云突然飘到了我们的头顶上方。“云彩雨来了!快进车躲避呀!”领队话音未落,密密麻麻的雨点便落了下来,噼噼啪啪砸得车顶和车玻璃直响。没过多久,路面上就淌起股股雨水。
我们急忙上车前行,谁知跑出了仅仅五六百米,眼前竟是艳阳高照,地面连湿都没湿。高原上天气多变,由此可见一斑。
美丽的传说
随后,地势越来越高。到达日月山和倒淌河这两个地方后,我们所处位置的海拔已达3200余米,比西宁高出了约1000米,空气中的氧气也随之减少,人呼吸一会儿,鼻腔干涩难受。不过,这里的景色却非常漂亮。
日月山是青海农业区和牧业区的天然分界线,历来有“草原门户”、“西海屏风”之称。独特的自然地理位置,使山的东西两侧形成了明显不同的景象。东边,绿阴匝地,田畴纵横;西边,草原广袤,牛羊成群。在我们随后经过的道路的两侧,放眼望去,碧绿的原野上全是一群一群的白羊和黑黑的牦牛,数量之多,让人惊叹。此情此景,真的如歌里所唱:“云朵好比白莲花,牛羊好似珍珠撒。”
倒淌河,是一条由东往西流的河,清凌凌的水,透明晶莹,涓涓绵长,静静地、温柔地流淌着,像夜空中一条流动的星河,蜿蜒40多公里。
关于日月山和倒淌河,当地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日月山原名“赤岭”,唐朝初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曾驻驿于此。她在峰顶翘首回望,对家乡的思念油然而生,不禁取出临行时皇后所赐的“日月宝镜”,从镜中观看长安的迷人景色。当她想到身负唐蕃联姻通好的重任时,便果断地摔碎了“日月宝镜”,斩断了对故乡亲人的眷恋情丝,义无反顾地走上了西行的道路。从此,“赤岭“被改名为“日月山”。公主离开日月山后,继续往西,想最后一次望一望故乡,不料视线已被重山阻隔,不由得又流下悲伤的泪水。这时,奇迹发生,泪水幻化成了一条小河,并随着公主一同向西流去,形成倒淌河。后人为纪念文成公主入藏,在日月山山脚下建了文成公主庙,此庙至今仍在。
抵达玛多县
从倒淌河开始,我们下高速,沿着214国道继续前进。
下午1时45分前后,路过河卡镇,纪念团队准备翻越出现在面前的河卡山。此山危峰林立,突兀高耸,上山的道路全是沙石路,崎岖不平。车队的所有司机启用四驱装置,刚刚爬过山脚,忽然乌云密布,天空落下雨滴,几秒钟之后,代之而降的竟是黄豆般大小的冰雹,密密麻麻砸得车顶和玻璃乒乓作响。不一会儿,车辆挡风玻璃上积存了一堆堆的冰雹,内面上还布满了水蒸气,让人难以看清路面。坐在副驾驶位上的人拿出毛巾不停地擦水蒸气,司机们才得以驾车艰难前行。此时,气温陡降,只有8℃。
20分钟后,我们历尽艰险,终于到达了河卡山口。看看标志牌,这里的海拔高度为3900米。在河卡山口两侧的山坡上,插置、悬挂满了五颜六色的经幡,大风吹过,猎猎作响。此时,我们头顶上依旧乌云密布,一阵阵响雷不停地炸响,让人胆战心惊。为了安全,大家来不及欣赏这奇妙的景色,迅速小心下山。
接下来,经过兴海、温泉等地,我们与玛多的距离越来越近。随着海拔高度的逐渐增加,高原反应也开始在许多人身上出现:鼻腔更加干涩,喉咙发紧,呼吸困难,两侧的太阳穴和后脑勺处隐隐作疼,胃也闷涨得厉害,稍一活动,眩晕恶心。下午6时30分左右,经过花石峡时,天空中竟然还飘起了雪花。
青藏高原,被人称为“肉体的炼狱”、“精神的天堂”。困难面前,大家相互关照着、鼓励着,继续前进。
昨晚8时许,经过约500公里的高原奔袭,克服了种种险阻,我们终于抵达海拔4600米的玛多县。在玛多县城,黄漂队员们一看到20年前就矗立在县城中心丁字路口的玛多影剧院,禁不住热泪盈眶。
玛多(是藏语,意为黄河源),因黄河而得名,是中华母亲河黄河的发源地。玛多县隶属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位于州境西北部,是世界上最高的县,境内共有4007座湖泊,又被称作“千湖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