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证券报》图片 |
|
方便面将全面涨价的消息,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因为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这一轮行业集体涨价风潮再一次牵动了社会各界的神经,有关人士更明确指出其有“垄断”嫌疑。
全面涨价已成定局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自去年底开始,由世界方便面协会中国分会牵头,国内方便面巨头已经召开了3次内部价格协调会议,最近一次于7月初召开,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康师傅、统一、今麦郎等10多家知名企业将全部统一调价,其市场覆盖率在95%以上。与此同时,1元钱以下低端面的价格调整,将由各企业为主,按地区分头推进,各企业根据自身情况采取不同的提价策略。
种种迹象表明,这一次方便面集体涨价已成定局。
律师质疑“价格垄断”
除了普通市民的不满情绪外,法律界人士也对此提出了质疑,认为其已经涉嫌“垄断”。
我市律师杜鹏认为,当前物价连连喊涨,此时方便面行业通过内部价格协调会议集体涨价,必然会对食品市场构成冲击。而且,这种集体涨价方式是以“价格同盟”的形式出现的,不仅是一种典型的协议垄断市场行为,同时也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
首先,它违犯了《价格法》关于“(经营者)不得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规定;其次,它违反了2003年11月1日起施行的《制止价格垄断行为暂行规定》,该规定所称“价格垄断行为”,是指“经营者通过相互串通或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操纵市场调节价,扰乱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合法权益,或者危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而此次10多家知名方便面企业通过协商集体涨价的行为,显然是一种“价格垄断行为”;另外,它还涉嫌违犯《反不正当竞争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
这种“价格垄断行为”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是什么呢?杜鹏称,第一,正常的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秩序将被破坏;第二,广大消费者将为“价格同盟”的产品支付更多的金钱,其利益将被损害;第三,尤其值得警惕的是,在方便面行业集体调价的引导下,很有可能会有其他行业纷纷效仿,出现更多的“价格同盟”,势必将使得更多低收入群体增加生活压力。
杜鹏表示,有鉴于此,他将以《涉嫌价格违法行为投诉书》的方式,提请商务部和国家发改委等价格部门对方便面巨头“串通涨价”的行为进行调查,以维护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需要有关部门认定
“这一次方便面集体涨价,确有行业垄断的倾向,但现在还很难认定。”据河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席升阳解释,从根本上来说,方便面集体涨价是因其包括原材料在内的产品链出现供求失衡所导致的。而在我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呈上涨趋势的背景下,这究竟是一种纯粹为了保护已有的市场利润的行业自救手段,还是一种为了谋求超额的市场利润的行业垄断行为,需要有关部门进一步调查才能认定。从现有的报道看来,这次方便面集体涨价仅仅是行业协会内部协商后的一种结果,并没有经过价格部门核准,这种操作程序是否跨越了法律的“门槛”,也需要有关部门认定。
市发改委价格管理科有关人士称,方便面的价格原本属于市场开放价格,各生产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生产成本、产品质量、市场预期等自行调价,但相关企业经内部协商而统一涨价的做法是否合适、对居民日常生活会造成多大的影响、是否需要由相关部门进行干预,这些问题必须向国家和省发改委进行请示后方能确定。
商务部表示
密切关注
针对日前传出方便面将全面涨价的消息,商务部有关人士25日表示,政府正密切关注此事。
“方便面价格的上涨是一场合理的回归。这次提价,是继康师傅、统一等高价方便面6月份开始提价后,行业采取的进一步自救行动。”世界方便面协会中国分会事务局局长孟素荷对此次涨价如此解释。
对此,中国市场占有率最大的方便面生产企业康师傅与统一企业第一时间回复媒体,解释说一年多来的原材料价格上涨是方便面“不得已”而调价的主要原因,且调价可能刚刚开始。
而国内多家媒体也对此作出了反应:
在原材料大幅上涨的情况下,方便面涨价可以理解。但是,这种联合涨价、集体涨价的行为却未必正当,特别是其中浓重的“价格联盟”色彩,已经破坏了市场经济的良性规则,必须予以质疑和追究。此次涨价的方便面企业曾经是竞争对手,他们彼此残酷竞争,甚至恶意压价排挤对手的场面宛如昨天,但是,今天他们却坐在同一张桌子旁,“设计”了一个统一的提价清单,商定在同一个时段全面出击。如果说,这些方便面企业以前涉嫌不正当的竞争行为,那么,他们现在统一涨价则是一种垄断行为。(《齐鲁晚报》)
“涨声一片”中,方便面价格的上调似乎是在情理之中,然而令人费解的是,“真正处于公平、公正竞争之下”的方便面行业,为什么不是由各个企业自主调整价格,而是由行业协会牵头统一采取行动?方便面行业的“价格联盟”值得引起足够的重视。类似“价格联盟”的力量越强大,民众的权益就越容易受到侵害,即使涨价,方便面也绝不应该涨得如此“方便”。(《新快报》)
(据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