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漂探险20周年纪念团队的队员将五星红旗插在了卡日盆地。 |
|
■本报特派记者 陈运团/文
赵茂平/图
长期以来,虽然人们对黄河的正源有多种理解和争议,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无论是卡日曲、约古宗列曲,还是藏族群众认为的玛曲曲果,都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的麻多乡境内。因此,人们把麻多乡誉为“黄河源头第一乡”。
麻多乡,是一个地广人稀的高原之乡。它位于曲麻莱县西北部,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境内群山高耸,草原广袤,全乡面积1.5万平方公里,但人口只有4900多。它是一个神奇的地方,藏族和蒙古族人民心中勇猛、威武、神奇的英雄,知名长篇史诗《格萨尔王》中的主人公——格萨尔,相传就是在麻多乡的玛域草原赛马取胜,获得王位。
在藏语中,“麻多”、“玛多”都是“黄河源头”的意思,人们把境内的黄河称为“玛曲”。
历尽艰辛,抵达约古宗列曲
24日9时,黄河漂流探险20周年纪念团队从曲麻莱县城出发,向麻多乡行进。
当日下午5时许,穿过色吾河,翻越高高的知秀山,经历车辆爆胎、紧急换胎的艰难历程,我们终于到达了麻多乡。在距离麻多乡乡政府还有七八公里的地方,当地朋友为我们找来的藏族向导更青伊西让车队停了下来,指着路西侧的一个低洼广阔的大草甸说,这就是通往黄河正源约古宗列曲的地方。
“约古宗列”在藏语中是“炒青稞的锅”,它四面环山,地势低洼,南北宽约20公里,是一个呈盆状的滩地。我们从公路上下来,在约古宗列盆地中向西前进,发现简直无路可走。这里的河流曲曲折折,或深或浅,草甸上高高低低,湖沼密布,车辆正在行驶,突然间就会陷下去,只有用车拖拉,方可脱离危险。
用去2个多小时,艰难行进了50多公里,我们终于见到了黄河正源之一约古宗列曲的发源地。它位于一个小山沟的沟底,一个泉眼静静地向外冒着珍珠般的水花,形成一汪只有三四十厘米宽的水潭,涓涓细流,由此向西绕过一个山丘,折向东流。在泉眼上边的山坡上,竖立着多个碑刻。其中,由江泽民同志书写的“黄河源”碑高大庄重,居于最重要的地方,是国家水利部、青海省政府、黄委会在1999年建立的。在它的右下方,则是河南黄河漂流探险队于1987年5月竖立的“黄河源头——约古宗列曲”纪念碑。这块碑由钢板制成,正面镶嵌锌板,上面雕刻着碑文。
远远看到这处黄河源头,河南黄漂队的袁世俊、王新文等飞奔过去,扑倒在他们20年前竖立的纪念碑前号啕大哭。“保洛,兄弟们,20年了,我们终于又来到这里了!”他们呼喊着每个遇难队友的名字,泣不成声。王新文介绍,1987年5月,郎保洛队长带着河南黄漂队的一个分队,费尽艰辛才找到了这个黄河源头。5月14日,这里冰封雪盖,天气异常恶劣,他们抬着皮艇,从泉眼一步步地拖着向下走,一直走了20多公里,才终于可以开始放艇漂流。
河南队所立的“黄河源头——约古宗列曲”纪念碑,经过20年的风吹雨打,碑体的钢板已锈迹斑斑,队员们当初刻下的名字也模糊不清。但让大家惊喜的是,碑基本保持完整,底座部分被人用混凝土进行了加固,四周被摆放了许多表示吉祥的牦牛头骨。“20年了,我几乎天天都想着我们立的碑会成啥样子,是不是早已被毁、没了踪影?没想到,这里的藏族同胞如此看重黄漂,将碑保护得这样好。”袁世俊激动地说。
得知黄漂纪念团队来到了黄河源头,麻多乡党委副书记罗松尼扎带着当地的许多干部和牧民赶了过来,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慰问。随后,纪念团队的所有队员和当地干群在这处黄河源头举行隆重仪式,对母亲河、治理母亲河的故人以及在1987年黄漂中遇难的7位勇士进行祭拜。大家燃放起鞭炮,倾注美酒,将洁白的哈达挂上碑头,进行缅怀纪念。直到晚上9时天黑了下来,大家才从源头泉眼中取过水,装上车,恋恋不舍地离开。
卡日曲源头,激情颂黄河
25日一大早,我们在当地干部群众的引领下,前往黄河的另一正源卡日曲进行回访。
卡日曲位于麻多乡的卡日盆地,与约古宗列曲隔着祖母山,地理位置非常偏僻,连许多当地人都没有到过。我们翻山越岭,在荒原上走了一个多小时,终于看到了它美丽的姿容。
卡日曲的发源地海拔在4800米左右,由3个呈品字形分布的湖泊组成。湖水纯净蔚蓝,自然流淌,最后汇到一起。在这3个湖泊北方的一个山坡上,当年从这里下漂的河南黄漂队队员袁世俊、郝景川,很快就找到了他们当年所立的“黄河源头——卡日曲”碑。他们跪倒在碑前,用手久久地抚摸着碑体,悲痛不已,哭倒在地。由于恶劣的环境,这座纪念碑已经移位,碑面雕刻着文字的锌板也被风暴吹损,两片脱落的残块躺在一旁。队员们当初在碑面上刻下的名字,只剩下左上端的“雷建生”尚可看清。
“建生,难道你的在天之灵还念着我们当年的约定?我们看你来了!我们又到黄河源头了!”已经53岁的郝景川看到这一切,更是激动不已,几乎哭昏。在这个山坡上,队员们无意间还发现了甘肃黄河漂流探险队于1987年6月竖立的一块黄漂纪念碑。看到这块石碑倾倒在草地上,大家挖坑将其埋好归位。
“洋洋大河,揽雪山,越高原,辟峡谷,造平川,九曲注海,不废其时。绵五千四百六十公里之长流,润七十九万平方公里之寥廓。博大精深,乃华夏文明之母;浩瀚渊泓,本炎黄子孙之根……”看着面前的黄河源头,思咏着对黄河的颂扬,现场的人们禁不住动情地呼喊起来:“黄河母亲万岁!中华民族万岁!”
捐款支持黄河源教育事业
由于地理位置等原因,麻多乡交通不便,电、通讯等还未供达。生活在这里的藏族牧民,由于遭受到严重的草原沙化、简化以及鼠灾和虫灾,可以用来放牧牛羊的草场越来越小,收入非常有限,十分贫困。
在距离约古宗列曲和卡日曲非常近的黄河源第一小学,校舍简陋破损,47名学生许多都是单亲贫困家庭的孩子,有几名甚至还是孤儿。但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孩子们仍然要赶着两三天才能到校的路途求学,6位来自曲麻莱县城的年轻民办老师更是数月不回家,辛勤工作。
为了支持黄河源头教育事业的发展,纪念团队的王新文、郝景川、陈正期、方维和、韩红、郝静、张帅等纷纷捐款,凑集近3万元,交给了当地的老师和学生。昨日,纪念团队结束在麻多乡和曲麻莱县的活动,开始返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