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黄长明(左)、郭万志(右)在长江抗洪前线采访铁军官兵。 (资料图片) |
|
他打开9年前的采访资料,那是厚厚一沓虽已发黄但保存完好的稿件、照片,凌乱的字迹记录的故事是那么清晰,绿色的军装映衬着一张张黝黑的脸庞……这些1998年随铁军在长江抗洪抢险时留下的采访手稿、照片,一下子将本报记者黄长明拉回到了那段与铁军官兵生死与共的时光。
临时接到的紧急采访任务
1998年8月17日下午2时许,黄长明和往常一样到单位上班。在路上,他看到一辆辆军车拉着铁军战士飞驰而过,战士们脸上夹杂着紧张而兴奋的表情,黄长明一下子就明白了:铁军要奔赴长江抗洪前线了!
此前,全国人民都在关注着长江特大洪灾的情况。每一次洪峰的来临都牵动着亿万人的心;每一次抢险,最危险的堤段都可以看到子弟兵的身影。现在,就在长江第六次洪峰17日9时通过沙市后5个小时,这支被陈毅元帅誉为“党指到哪里就打到哪里”的忠勇之师如离弦之箭,急奔长江抗洪第一线。
黄长明立即冲到附近的小店,买了一箱矿泉水,送到军车上。他说:“当时有不少知道情况的群众都在自发地购买水、食物往军车上送。大家像是在送自己的亲人,认为这样做是理所当然的。”
就在这时,黄长明的传呼机响了:他接到了报社的通知,要求其跟随铁军赴抗洪前线采访。黄长明马上赶回报社,简单准备后,下午4时许,以他为组长的采访组一行4人,登上了铁军发往抗洪前线的专列。
哪里有危险
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经武胜关,过仙桃,昼夜不停急行军710多公里,铁军官兵抢在第六次洪峰前,于19日到达洪湖市燕窝镇、乌林镇的抗洪第一线。
8月20日晚,长江第六次洪峰逼近洪湖,燕窝、乌林段告急。
当晚6时,黄长明等得到消息:燕窝段发生重大险情。采访组冒雨连夜赶到事发地点,雨点密得人都几乎无法呼吸,路两旁的树木被拦腰斩断,到处是汹涌的激流,把眼前的一切都无情地吞噬……然而,铁军官兵们冒雨在泥泞不堪的大堤上,逆着纷纷后退的群众,背着沙袋、迎着洪水向溃口飞奔。
“这一幕,我一辈子也忘不了!”黄长明说。
随后几天的战斗更加惊心动魄,哪里出现险情,哪里就会有铁军官兵的身影。洪峰经过洪湖期间,铁军官兵几乎不休不眠,到处响起“团结就是力量”的歌声,到处能听到“党员突击队加油”、“团员突击队加油”、“干部突击队加油”的口号声。中暑倒下的战士苏醒过来后,马上又投入战斗;指挥员嗓子嘶哑到几乎不能出声,但没有一个人退缩。一些休假的战士想尽一切办法赶到前线抢险,参与抗洪的战士在不断增加,至今也无法准确统计出到底有多少铁军官兵参加了这次战斗。
“在国难当头之际,他们抛却了一切个人的欲望,把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为更多的人换取生的希望。”黄长明在一篇稿件中这样写道。
生死线上结下的鱼水深情
这次采访,黄长明等和铁军官兵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刚接触时,双方都是礼貌性地交往,因此也抓不到有价值的新闻,我们也很着急。”黄长明回忆说,“我们之间的信任和友谊是在长江大堤生死线上一点点建立起来的。”
20日上午,从乌林抗洪抢险现场回到“前指”给本报发稿时,采访组记者听说部队炊事班的战士都冲到一线抢险了,抢险官兵还没有吃上饭;要吃饭,得去洪湖市买,可战勤科长说手里没现金。心疼战士的副参谋长申银彬急了:“找地方联系,先借,一定要让战士吃上饭!”
黄长明马上请示报社领导,从采访经费中拿出1万元捐给了铁军官兵。现在提起这事儿,黄长明还有些得意:“后来,慰问部队的当地群众络绎不绝,铁军某部政治处8月28日为此专门下发《通告》:不接受群众慰问的钱物,我们洛阳报人有幸提早献上了这分心意。”
面对随时都可能冲出江堤的洪魔,战士们冲锋在前,采访组的摄影记者涂侃也冲到一线抓拍照片;战士们休息时,黄长明就抓紧时间采访。几天下来,采访组记者和铁军官兵就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1998年9月1日是黄长明的40岁生日。铁军副参谋长申银彬特意从洪湖市订了个大蛋糕,并买来一些食品,在一艘抢险船上为黄长明举办了一个小型的“生日宴会”。
黄长明等人结束采访任务离开洪湖后,才打电话告知铁军的朋友们自己回洛阳了。他这样解释其中的原因:“整个采访期间,我们每天都被感动着,情感积累已经到了顶峰,再也不敢见到那种分别的场面,太悲壮了,我怕我会哭出来。”
难以忘怀的忠诚军魂
回报社后,在汇报会上,黄长明讲到抗洪抢险的铁军官兵时,还是没能忍住,在讲台上痛哭失声。
他说:“铁军的历史比共和国的建军史都要长,北伐战争、五次反围剿、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大小3000余次战斗,它得到的荣誉数不清!然而,要我说对铁军的感受,只有一个词,那就是忠诚!对党的忠诚,对国家的忠诚,对人民的忠诚,毫无保留、不计代价的忠诚!”
黄长明动情地说:“忠诚决不是空洞的词,它是用生命、鲜血和汗水铸就的!它就在战士们布满血丝的眼睛里、在被蚊虫叮咬得红肿的泥腿上、在被洪水冲得摇摇摆摆却一直不倒的身影中……” (记者 孟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