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建军节当晚,洛阳新区南湖广场西南角,因一群“当兵的人”参演,已经持续演出17场的“河洛欢歌”广场文化活动市区板块再掀高潮:一队身穿深蓝色作训服,脚蹬军警靴的武警战士,精神抖擞地出现在舞台上。只见他们呐喊一声,“匕首”出鞘,为现场上万名观众表演了白刃格斗技艺。然后他们“捉对厮杀”,用高超的擒拿技艺向观众展示了武警战士的雄风。
战士们最后一个格斗动作结束后,主持人上场介绍说:10多个小时前,这些战士刚从三门峡陕县煤矿抢险前线赶回。顿时,一阵更加热烈的掌声“洒”向这些“最可爱的人”……
■活动高潮迭起 动人场面不断
岂止建军节当晚的演出,这样精彩而动人的场面,始终贯穿于“河洛欢歌”广场文化活动中。自活动开始至今,各承办单位坚持“优中选优”的原则,集中编排一批格调健康向上、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动员职工和群众自编自演、积极参与,充分体现了活动的群众性和广泛性;邀请文艺名家和知名演出团体参与,通过专场演出、参加演出等形式,提高活动的整体水平。
7月30日晚是洛阳市总工会的专场演出。在激越的乐曲声和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中,中钢集团洛阳耐火公司镁质分厂成型班班长郭东林等十佳进城务工人员披红戴花走上舞台,接受表彰。洛阳日新月异的发展凝结着全市人民的汗水,也与30万进城务工人员的劳动密不可分,为了表彰他们的贡献,洛阳市委宣传部、市总工会等部门联合组织评选了“洛阳市十佳进城务工人员”。十佳进城务工人员每人获得1000元奖金和保额为13万元的平安保险保单,并将按程序为他们申报洛阳市五一劳动奖章。
在洛阳市文物局的专场演出中,古墓博物馆编创的服装表演《汉风唐韵》,以精美独特的艺术手法,从汉唐服饰这一独特视角展示洛阳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河洛文化,充分体现出洛阳的地方特色。
在中国工商银行洛阳分行的专场演出中,麦克和柯林这两位来洛阳留学的“老外”也从观众席里走上舞台,一句生硬的“我爱洛阳”赢得全场一片掌声。而后,他们即席清唱了中国民歌《茉莉花》,更是赢得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八一”建军节前夕,“河洛欢歌”组委会又组织了“欢乐进军营”活动,率演出人员到驻洛部队进行了10场慰问演出……
■各行各业参与 艺术人才献艺
洛阳市直有关单位把广场文化活动作为今年宣传思想工作的“亮点工程”、“精品工程”,各部门全力而为,力求在活动规模、节目档次、群众参与、组织策划等方面达到高标准、高水平。各基层单位也成立相应组织,保证广场文化活动扎实有序开展。
截至8月2日,市文化局、市广电局、市文物局、洛阳移动公司、市房管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中行洛阳分行、市教育局、工行洛阳分行、市国土资源局、市人口与计生委、市中级人民法院、市检察院、市工商局、市总工会、洛阳网通公司、市财政局和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这18家单位组织了18次专场演出。
看到“河洛欢歌”广场文化活动如此红火,一些专业艺术院团也主动与组委会联系,希望在新区举办高质量、高水准的文艺演出。其中,河南电视台、河南省豫剧院、洛阳少儿古筝艺术团、洛阳杂技团等单位已经参加了演出,中央民族乐团、总政歌舞团、总政歌剧团和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的知名艺术家也将前来,为全市观众献上精美的文化大餐。
■群众喜闻乐见 场场笑声不断
高水平的节目,开放式的演出形式,自然引来追捧的观众。
在新区南湖广场演出现场,来自我市各区的居民是主要观众。他们纷纷占据有利地形:有的站在农用车的车斗中,有的站在音乐喷泉的池边……南湖广场西南角的演出现场成了欢乐的海洋。
李女士是“河洛欢歌”广场文化活动的忠实观众,从第1场到第18场,她场场不落。
75岁的王城山老人坐在轮椅上,被孝顺的女儿推着过来看演出。他女儿说:“我们就在附近住,平时就是散步,如今有了演出,老人家可高兴了,几乎场场都来看。”
古城乡的陈女士则抱着1岁的孩子前来观看演出,她笑着说:“也让孩子开开眼。”
现场观众也表现出良好的素质。一次,市杂技团演员在表演顶技时,因为风大,头上的银碗掉了下来,观众们不仅没有喝倒彩,反而送上鼓励的掌声,让演员深受感动。
除我市居民外,外地甚至国外的游客也纷纷光临现场,有的甚至主动上台演出,形成良好的互动效应。据不完全统计,仅在新区南湖广场的演出,就吸引了28.6万人次的观众。
■影响遍及全市 河洛共唱和谐
7月4日,“河洛欢歌”县区板块活动在宜阳县提前启动。创办于2002年的宜阳县“滨河之声”广场文化活动已成功举办五届,今年,宜阳县按照市“河洛欢歌”广场文化活动的要求,确定在7、8、9三个月举办第六届“滨河之声”广场文化活动,活动期间演出戏剧、电影、曲艺说唱共90场。
其他县(市)区也不甘落后,如今在洛阳各个县(市)区,你都可以看到火红的舞台和打着“河洛欢歌”字样的彩虹门,到处可以听到欢声笑语和悠扬婉转的乐曲声。
截至目前,全市九县(市)六区共组织广场文化活动264场,组织电影放映2497场,观众总人数达到340.33万人次……“河洛欢歌”已经唱响河洛大地。
(本报记者 李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