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24版:网友大本营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百家讲坛》气象榜
当盘者迷
猫三狗四⑧好消息坏消息
有个好伤疤你会更迷人
天使遭遇意外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07 年 8 月 7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晚报》评价网上调查>>>
《百家讲坛》气象榜
河南郑州 书剑雪茗
  风:易中天

  本来《百家讲坛》是一个相对安静、中规中矩的地方,自从来了易中天先生,栏目就变得越发“活跃”了。

  “语不惊人死不休”、打破常规的评论“风格”;极有亲和力、从容不迫的甲等“台风”,让我们感觉到这位主讲人和以往的不一样。开始是新奇,后来是赞叹,最后是折服……从大汉风、刘邦风,到三国风、曹操风……一发不可收拾。终于形成了易中天的超强风暴,并且在转瞬之间,席卷了大江南北、黄河两岸、长城内外。问问亲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逛逛书店,海报贴画,畅销榜首……

  2006年“历史”的红红火火,和易老师的这把风也是分不开的。

  雨:于丹

  “好雨知时节”,在国庆黄金周讲《论语》,确实是挑到了好时候。

  《论语》是国学经典,但其晦涩的词句,容易拒人于千里之外,《于丹〈论语〉心得》无疑是架起了名著与百姓的桥梁,这确实是场“及时雨”——其实,像《论语》这样的名著,早就应该好好讲讲了。

  于丹女士学识、口才皆好,演说风格犹如“晴雨空灵”,遣词造句又似“白雨跳珠”。

  而“论语心得”不仅讲到学问,更讲到人生、心灵。时如“春风化雨”,听之动容、久久欣然开朗;时如“急风骤雨”,淋之而觉爽,瞬间大彻大悟……(后来的“庄子心得”亦是如此)。

  “冷、暖锋交会”便会下起“锋面雨”。这场持续的雨正是哲学天空中“儒”与“道”的交会吧。

  雷:孙丹林

  “孙丹林讲述楹联的故事”,这是《百家讲坛》在2006年春节的特别奉献。这位讲师,有“东北硬汉”的风格,他声音洪亮,铿锵有力,肢体语言也非常丰富,偶尔来句方言,也是“咣咣地”(又有新说法为“刚刚地”)。

  在春节的爆竹声中,他把楹联讲得生动出彩,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东北的朋友,对他的讲座尤其喜爱。

  只是后来孙先生讲了唐伯虎,我个人不是很习惯,不是学术问题,主要是风格上不大接受,感觉如果讲北方诗人的话,可能效果会更好一些。

  电:孔庆东

  紫电青霜,萧萧剑气。曾几何时,武侠小说,也走上了《百家讲坛》。孔庆东先生讲过很多课,但犹以评论金庸小说最为精彩。

  孔先生长相奇特,经常一副武林人士的打扮,在似乎“稀松平常”、“不加修饰”的语言中,时常灵光乍闪,在一瞬间把一群人“乐倒”。这大概就是“武功”的上层境界吧。

  幽默也是智慧的光芒,虽然孔先生写过文章强说自己并不幽默,但这已是“欲盖弥彰”的事儿了。

  云:纪连海

  说到2006年讲坛的风云人物,自然不可忽略纪连海先生。

  他讲的《清朝二十四臣》,仿佛是一部古装版的《京华烟云》。

  他的讲座风格带有说书特点,绘声绘色,生动传神;有如天上之云,变幻无穷:时如“黑云压城城欲摧”(如讲到多尔衮用兵);时如“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如讲到和王申发迹);时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如讲到和王申的爱情);时如“一品黄山,天高云淡”(如讲到“纪大烟袋”晚年的“无争”);时如“云翻一天墨,浪蹴半空花”(如讲到刘墉的宦海沉浮,及书法爱好)……

  而纪老师又极爱设伏笔、留悬念。如在解说孝庄下嫁的几讲中,那真是云山雾绕、绵延千里……不知道那一时期,纪老师家的电话会不会被打爆——都急着询问出个“结果”、“究竟”呀!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