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如烟,但往事不能忘记。那是上世纪90年代初,参加工作报到那天,学校分给我一间房子。
拿到钥匙的一刹那,我感到幸福万分,毕竟有了自己的小天地。管后勤的校长只说小了点,我豪情满怀地说没关系。谁知,一开门,我傻眼了,怎么是一间不到6平方米的瓦房?那有什么办法,学校房子很紧张,咱要体谅学校的难处。校长的话言犹在耳。
我知道再交涉也是白费口舌,便开始布置起来,先用报纸糊了山墙,又买了锅碗瓢盆,算是有了家的感觉。等安顿好办公桌和单人床,才发现凳子居然成了第三者,怎么也搁不下,只好坐床俯桌备课。
恰好,可以把凳子放在门后搁炊具,油盐酱醋等常用的东西只好屈尊于地上。就这样,我开始了新生活。
我所住的瓦房是上世纪50年代建的,山墙上面是相通的,邻居说话听得一清二楚,特别是晚上邻居看电视,老是影响我备课。
这且不说,要命的是电线老化得厉害,隔三岔五都要出故障。每到黑灯瞎火时,或点蜡烛,或到教研室备课。好在,我很快就习惯了这种生活,甚至练就了一手摸黑做饭的本领。
当时有些老师甚至戏称我为“大厨”。然而,“大厨”也有失手的时候。
那是个冬天的清晨,我带学生跑完早操不到7点钟,天还是黑的。熬完粥后刚把油锅支好,就停电了,到处也找不到那半截蜡烛。
反正豆芽是头天晚上洗好的,不用再洗了,就直接倒进锅里,然后加盐。一尝不咸,再加。还是不咸,再加。
如此三次,忽觉味道不对,再迎着晨光一瞧,锅里起了好多沫,急忙关火。仔细一看,发现将洗衣粉误以为盐放进了锅里。
(市教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