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曾经是商人、商业、商文化起源和发展的热土,改革开放以来,一批批河南人或走出故土,或扎根中原,凭着“不等、不靠、不要”的拼劲和韧劲,征战商海,创造了辉煌的成就。新豫商,这个群体的出现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并成为中原崛起的重要力量。
下面,我们介绍新豫商的几位突出代表,和读者共同来解读他们的创富奥秘,分享他们的成功经历:
王任生:
世界圣诞灯王
创建企业:台湾东裕国际集团、丹尼斯百货有限公司等
从事行业:电器、灯具、百货等
1935年,王任生出生于河南新安县的孙都村。1949年,14岁的王任生为寻找父亲,一路漂泊去了台湾,后读于台湾一所师范大学。毕业后,王任生从事了18年的教学工作,在35岁那年辞去教师职务,踏上漫漫从商路,从事圣诞灯串的制造及推销。在1985年前后,台湾灯串占美国市场的90%,其中1/3为东裕的产品,因此王任生被业界人士称为“世界圣诞灯王”。
1990年,王任生为母奔丧回到了久违的家乡。次年,王任生在洛阳设立了河南东裕电器公司,以做圣诞灯为主,继而又在深圳设立了中裕电器公司,生产灯串。1997年,王任生在郑州市投资建设了占地5.3万平方米的丹尼斯百货公司,并于1998年6月27日开设郑州市第一家量贩店,开创了百货与量贩错位经营的多元模式,展现了全新的消费观念和都市时尚。
2003年,王任生重磅推出“十大投资计划”,涉及总金额达11.2亿元,目前已成功建设完成了洛阳丹尼斯百货、丹尼斯量贩、洛阳市中州店综合百货等多个项目。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丹尼斯至今已成为集百货、大卖场、便利店与物流配送等为一体的零售业集团。
这些年来,仍是一口地道洛阳话的王老,虽然已年届古稀,但仍不遗余力地为河南宣传,为河南引资。
许家印:
南国公益第一人
创建企业:广州恒大集团
从事行业:房地产、钢铁
许家印1958年出生于周口太康,家境十分贫寒。他发愤读书,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年,以优异成绩考上武汉钢铁学院(现武汉科技大学),毕业后分配至舞阳钢铁公司工作。
1996年,怀揣创业激情,许家印只身南下,创办了以经营房地产为主要业务的广州恒大集团。他长期坚持以低价销售商品房,让工薪家庭也能置业安家,并不断拼搏,使恒大的规模日益壮大,每年都有10余个楼盘开工建设,在建工程年平均达200万平方米。2004年,该集团实现销售收入87.19亿元,仅2003年、2004年,就上缴税费9.35亿元,跻身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20强、中国房地产企业10强。他本人先后入选“中国民营经济十大风云人物”、“中国房地产十大风云人物”。其独具特色的经营管理模式,被誉为“恒大模式”。
许家印还是一位慈善公益事业的热心人。在家乡,他先后投资近亿元兴建恒大附属中学;新疆哈密地区教学设施落后,他拿出100万元用于当地的希望工程建设;1998年,恒大集团捐资100万元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2004年广东省号召社会各界支援贫困山区农民危房改造,他又代表恒大集团捐出1000万元善款。热爱家乡、情满南粤的许家印,对公益事业的贡献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赞扬,被聘为广东省慈善总会永久名誉会长,被媒体誉为“南国公益第一人”。
2006年9月,许家印当选广州市房地产行业协会会长,兼任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中国企业联合会副会长。
杨光伟:
中国影木大王
创建企业:广州木易木业有限公司
从事行业:高档装饰板材
杨光伟祖籍信阳。1996年,已经46岁的他,在经历了创业失败的痛苦后,离开家乡前往广州谋求发展。
他到广州的第一份工作,是给一家木器厂做采购员。在跑市场的过程中,他看到一种全部从欧洲进口的装饰板——“影木”,既贵又抢手,普普通通的一张竟要价800元。一打听,原来这种影木装饰效果非常好,高档装修根本离不了。
杨光伟怦然心动,用一年多的时间,跑了国内好多地方,甚至还去了缅甸,最终找到了他要的木材。1999年,杨光伟成立了广州木易木业有限公司,最终推出了国产“影木”,其质量比欧洲板好,而价格只是它的1/3到1/4。巨大的优势,让杨光伟生产的“影木”供不应求,甚至通过港台销售到了欧洲,被人称为“中国影木大王”。
最近5年,杨光伟把精力放在了节材、环保、阻燃的合成木研制上,2006年3月,他成功研制出高性能环保阻燃合成木,改变了木材易燃烧的特性,使之无烟、不怕火烧、不含甲醛,有着巨大的潜在市场和广阔的市场前景,被业界誉为“木易奇木”。
周国允:
从落榜生到建筑巨头
创建企业:安阳华都建设集团
从事行业:工程建设项目承包及施工
周国允1964年7月出生于安阳滑县。1984年,周国允参加高考,不幸落榜。次年9月,他带着村里的人到了银川,承建了一家水泥厂。在这期间,他有了自己的建筑公司。
1987年,周国允杀回北京,并于次年承接了亚运村9号楼第二流水段工程。1994年,国家重点工程——西客站邮件处理中心工程中,周国允被“点将”承建此项目。他果然不负众望,该项目的质量荣获北京城建集团第一名。
2003年非典时期,为了解决隔离病人数量猛增的问题,北京市有关部门研究决定扩建北京市海淀区温泉胸外科医院,并将此项改建的部分任务交给了北京城建集团,集团又直接把该项目交给了周国允。经过四天三夜的艰苦奋战,他成功完成任务。
周国允先后承建了亚运村运动员公寓、远洋大厦、北京市人大办公楼、首都机场新航站楼、中华世纪坛、国家大剧院、京承高速十二标段四匝道立交桥、森林武警指挥学院等100多项国家及地方重点工程。其中,北京市人大办公楼、首都机场新航站楼、中华世纪坛工程还荣获建筑行业最高奖——“鲁班奖”。
经过多年的发展,周国允的小建筑公司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拥有职工近7000人的建设集团。2006年至今,他们承担了国家体育场(鸟巢工程)、国家体育馆、奥运村等一系列奥运工程和首都航站楼3号楼等国家重点工程的建筑施工任务,合格率达100%。
陈泽民:
领跑中国速冻食品
创建企业:郑州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从事行业:速冻食品
陈泽民是个传奇的创业者,他50岁时,辞去省会市级医院副院长的职务,蹬着三轮车卖起了自己研制的速冻汤圆。如今,63岁的他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中国速冻食品的创始人,企业年销售额近20亿元。这个人,就是郑州三全食品公司掌门人——陈泽民。
1989年,陈泽民和爱人借了1.5万元办起了“三全冷饮部”,专门经营软质冰淇淋。第二年,冷饮部用陈泽民自制的设备制作、批发郑州当时唯一的夹心冰淇淋,生意非常火爆。可是每年10月之后,冷饮业就进入淡季。这时候,陈泽民想起来有一年冬天到哈尔滨出差,见当地人包饺子一次包很多,吃不完就放到户外冻着,于是他突发奇想:饺子能冻,汤圆也应该能冻。把汤圆进行速冻,不仅可以解决长时间保鲜的难题,而且可以打破季节限制,常年生产,常年销售。
3个月后,陈泽民拿出了整体的设计,做出了中国第一颗速冻汤圆,并先后申请了速冻汤圆生产发明专利和外形包装专利。1992年5月,陈泽民辞职下海专心卖汤圆,并开始组建“三全食品厂”。
1992年下半年,陈泽民把生产管理交给家人,一个人开着一辆4000元买来的二手旧面包车,拉着冰箱、锅碗瓢盆、燃气灶,到全国各地现煮现尝地跑推销。
在陈泽民看来,这是一段非常艰辛的经历,可就是用这种最笨的方法,“三全凌汤圆”在全国各地的市场迅速打开。1993年起,三全的日产量达到了30吨。
从1995年起,三全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1995年,三全被国家工商局评为“全国500家最大私营企业”之一;1997年,国家六部委将“三全食品”列入中国最具竞争力的民族品牌;2004年,企业销售额为14亿元,列中国私营企业纳税百强第61位;如今,三全已稳居中国速冻食品企业龙头位置。
李占通:
书生闯天下
创建企业:天津大通集团
从事行业:房地产业、健康产业、公共事业产业、传媒业等
李占通,郑州人。1987年,23岁的他以优异的成绩从南开大学毕业,分配到天津大学机械学院担任团委书记。
上世纪90年代初,李占通和4个志同道合的同事勇敢地砸碎了自己的“铁饭碗”,投身商海,去实现他们“扬书生意气,兴民族实业”的理想。
初涉商海,李占通选择了自己熟悉的计算机行业,并小有收获。1995年,已有5年创业经历的李占通成功收购了民营药厂天津红日药业,成为大通进入资本市场的分水岭。
1996年,李占通携大通杀入房地产业。他亮出的第一张牌是天津电镀厂的改造,并购污染严重的电镀厂,并把它改造为“大通公寓”。这个占地20亩的楼盘一经推出,很快就销售一空。接下来,公司于1998年和2000年再次兼并了两家大型国有企业——天津煤矿专用设备厂和天津锅炉厂,改造为多层、小高层、成排别墅等高档社区,在津门掀起抢购热潮。
2004年6月,大通巨资收购了当时处于歇业状态的天津国际商场,为大通的多元化、进一步发展拉开了帷幕。2005年,大通集团通过收购成为上市公司宝光药业的第一大股东,并通过产权置换,使大通集团旗下的燃气公司实现了借壳上市。“大通燃气”成为燃气行业在国内主板上市的唯一一家民营企业。
张芝庭:
27元创辉煌
创立企业:贵州神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从事行业:医药行业等
张芝庭从小就随父母从河南来到贵州省的兴义县安家。为了解除当地老百姓因脚癣而受到的困扰,白天他在一座座危崖峭壁间搜寻,广采良药;夜晚他强忍着药液对皮肤的剧烈刺激,亲自试药。在经过了艰苦的探索和反复的试验之后,他终于研制出“脚癣一次净”。
1986年,他用自己积存的27元钱,买来一包水泥、三个土坛子,开始创办他的“兴义日化厂”。
为了寻求更大的市场空间,1988年张芝庭只身来到省城贵阳,走进连续停产达3年的贵阳金桥制药厂,半小时内便谈妥承包这个厂3年利润指标的协议。而后的日子里,他带领着金桥药厂的全体职工一步一个脚印,抓质量、创品牌,凭着顽强的精神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承包第一年就实现产值30多万元,并还清了8万元贷款,基本攒足了独立办企业所必需的资金和经验。
成功之后的张芝庭并没有滞步不前,而是把重心放在“脚癣一次净”药品的推广上。当得知西安将举办一次全国性的药品展销会后,在没有得到邀请的情况下,他背上自己研制的“脚癣一次净”辗转赴会。到了会上,他利用别人休息的时候,敲开他们的房门“串门子”,当场向别人承诺“三十分钟一定见效”。有足癣者以为他吹牛,就真的要泡脚试试。结果,正如他说的在预定时间内见了效果。这消息就一传十、十传百地传开来。张芝庭刚回到贵阳,全国各地的订单便纷至沓来。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张芝庭所创办的贵州神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现在一跃跻身于全国大型制药企业行列,并已成为跨多个行业经营的集团公司,已步入了一条集团化、多元化、国际化的发展道路。“2005胡润百富榜”显示,贵州神奇集团张芝庭及其家族以15亿元的财富位列第113名,是唯一入榜的贵州富豪。
(记者 陈运团 郭万志 整理)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