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B13版:心理驿站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乖乖女”为何性情大变?
新闻网广告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07 年 9 月 1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晚报》评价网上调查>>>
“乖乖女”为何性情大变?
本报记者 吴 彬
  一向温和、懂事、品学兼优、人见人爱的“乖乖女”,在几天之内突然性情大变,时而暴跳如雷摔东西,时而沮丧无聊不理人,不管父母如何“威逼利诱”,女儿就是不上学了。这下,连在家有“绝对权威”的父亲也降下了“高音喇叭”,束手无策。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如何让那个性情温和的“乖乖女”回到父母和朋友中间呢?本周,记者来到市心理咨询中心,了解了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

  父母惊:

  “乖乖女”要“罢学”

  小优(化名)今年15岁,在我市某中学就读,暑假过后她就是面临中考的初三学生了。从小学到初中,乖巧、懂事的她一向是老师、家长眼里品学兼优的好孩子,可今年6月底的期末考试,她的排名成绩有所下降,一向性格急躁、对她要求严格的父亲不分青红皂白,对她狠狠发了一通脾气,希望让小优认识到中考的紧迫性,让她加油努力,可谁知事与愿违。

  在父亲的暴跳如雷下,从小乖巧的女儿突然一反常态,对着父亲大喊大叫,激动之余竟然抓起桌子上的杯子狠狠地摔在了地上。听着玻璃的破碎声,父母惊呆了,在他们的印象里,女儿从来没有如此暴躁过。可接下来的情况更糟,女儿拒绝跟父母说话,动不动就摔东西,甚至到了抓住什么就摔什么的地步。妈妈专门做了可口的饭菜,可她也不吃,还学会了去网吧打一些无聊的游戏,且向父母要钱时口气生硬:“你们爱给不给(钱),不给(钱)后果自负!”更让父母感到绝望的是,暑假里,学校开始给将上初三的学生补课,以备战中考,小优居然没有参加,她郑重地告诉父母:“我以后不再上学了,你们别管我!”然后便摔门而出。看到女儿如此状况,父母焦虑不已,7月底,为此寝食难安的父母只好向心理医生发出求助。

  女儿恼:

  给我尊重和自由

  站在高级心理咨询师王海滨大夫面前的小优,低着头一言不发,在王大夫的温和询问下,感情细腻、敏感的小优将委屈和恼怒全盘托出。

  事情的导火线是6月底的期末考试成绩,小优的不满由此爆发。据小优说,父亲曾经是名军人,脾气暴躁,在家里从来是说一不二,颇有“军阀作风”,对她这个独生女的学习要求非常严格,而她通过自己的努力也基本可以达到父亲的要求,但父亲从来只看结果不问过程的做法让她非常反感。例如6月底的期末考试,她比父亲要求的名次错后了几名,而实际上据小优了解,几名名次提前的同学在考试时“搞小动作”,这在小优看来是让人不齿的行为,可父亲却不问青红皂白就大发雷霆。事实上的不公平和心理上的委屈让多年忍受父亲坏脾气的小优终于爆发了,她觉得厌恶这个不公平的世界、厌恶“不讲道理”的爸爸、厌恶这个不能表达自己意愿、只能遵从父母指令的家。

  说到性格温柔的母亲,小优承认这几乎是一个无可挑剔的好妈妈。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心她,连早上的洗脸水和牙膏都帮她准备好,有时候她想自己洗件衣服,母亲也会让她放下,说:“你只要好好学习就行了。”而实际上,小优很愿意自己动手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妈妈的爱让她觉得自己像个“吃白食的傻瓜”。

  小优向王大夫诉说了自己的感受:自从对着父亲摔过杯子后,她只要一进家门,就觉得压抑、委屈和不被理解,跟父母说话时会莫名其妙地觉得不耐烦,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整天都感到无聊和沮丧,还出现了失眠和厌食状况。

  心理调节:

  尊重比理解更重要

  王海滨大夫分析,正处在青春期的小优,开始有了较强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她从心理上要求成年人将她当作大人看待,理解她并尊重她,如果这种要求被忽视,她便会出现强烈的“逆反行为”。而脾气暴躁、武断的父亲仍旧把小优当作小孩子看待,已经习惯了一切事务替小优作主、替小优安排,而忽略了小优的意愿;包揽所有家务的母亲不理解小优愿意自己动手做事的心情,对孩子百般呵护的“理由”是让她“好好学习”,这在忽视小优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同时,无形之中给小优带来了巨大的学习压力。

  王海滨大夫认为,孩子的人格成长需要亲人的尊重,父母要充分信任孩子,才能增强孩子的自我认同感,孩子的独立性、创造性才可能发挥出来,而父母一味地大包大揽、全权负责,是对孩子“善意的歧视”。

  在小优和父母的交流过程中,不难发现两代人在有些方面是无法完全相互理解和认同的,这也是现实中普遍存在的情况。王海滨大夫说,在这种情况下,尊重比理解更重要。也就是说,家长对孩子的尊重要放在第一位,只要不是涉及道德品质和生命安全的事情,完全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尊重孩子的意见,给他们充分的自由。

  最后,在心理咨询师的调节下,小优向父母提出:她继续学业,但要求住校,试着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如果自己的经验和精力实在有限,再搬回家住。父母虽然有些放心不下,但他们这次也充分尊重了小优的意见。

  如今,小优已经像其他进入初三的学生一样,开始了紧张而有序的学习生活,她的父母意外地发现,小优的独立生活能力比他们想象中的要好很多。现在的小优又恢复了原来那个温和、懂事的“乖乖女”形象,而她的父母也学会了把她当作一个有独立思想的“大人”看待,凡事先问小优的意愿,一家人生活得和谐美满。

  孩子“逆反”,家长咋办?

  小优的情况是一个典型的青少年出现逆反心理的事例,所幸父母和孩子一起找到了好的解决办法。许多家长在面对青少年逆反心理和行为时都感到束手无策,王海滨大夫认为,家长在充分尊重孩子的同时再掌握一些基本原则,就能比较容易地和孩子一起顺利地走过青春期。

  关于逆反心理,《心理学大词典》上的解释是:“逆反心理是人在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即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王海滨大夫说,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其实质是突出自我的某种需要或尊严,突出自我的独立性、自主性或存在价值,相对地便表现出对他人的不遵从,这种青春期逆反心理往往出现在12岁~18岁的孩子中间。孩子强烈逆反心理的诱因多数是父母不考虑孩子的兴趣爱好,对其不切实际的期望;信奉“不打不成材”,对孩子过于严厉;对孩子一些新奇的想法不理解、不支持,压抑孩子的好奇心;反复唠叨、喋喋不休,“马拉松式”的说教让孩子产生厌烦心理。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不听话”未必是坏事,很多例子表明,没有叛逆期的孩子就没有成长,也不可能超越父母的成绩。首先,家长要尊重孩子的意见,并以自己的生活积累为其作出参考,给其充分自由的空间,以鼓励孩子成长,这个尊重和自由以不破坏道德观念和生命安全为底线;其次,家长应重视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用换位思考加强孩子和父母间的相互理解以及亲密程度;再次,因为青少年接受能力强,但是辨别能力差,面对社会错综复杂的文化现象和社会问题,家长可以选择其感兴趣的话题及时、有效、准确地为其进行分析,帮助青少年建立正确的认知,避免其盲目随从,这也可预防、消除其逆反心理;最后,家长要多赞美孩子,用微笑和鼓励代替简单、粗暴的说教,这样更利于消除孩子的逆反情绪。

  (本版图片均来自互联网)  

  记者手记:孩子出现青春期逆反心理是令多数家长头疼却又无法回避的问题,我们采访到的例子既典型又具有借鉴意义,希望所有家长都能将“尊重孩子”放在第一位,配合孩子顺利地走过青春期。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