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22版:经典洛阳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林森桥和老吴桥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07 年 9 月 3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晚报》评价网上调查>>>
洛阳诸桥大观
林森桥和老吴桥
本报记者 孙钦良
  老吴桥残桥

  (资料图片)

民国时期的林森桥(资料图片)
  林森桥和老吴桥都是近代修建的,现在都是断桥。两座桥的名字与两个著名人物有关。建桥时,林森是国民政府主席,老吴(吴佩孚)是北洋军阀直系首领。林森桥1944年被洛阳守军炸掉以阻止日军攻城,老吴桥1922年夏被大水冲毁。

  前段时间,洛浦公园内贴了许多通告,劝说人们不要走下河堤,说是洛河上游洛宁境内的故县水库开闸泄洪,请游园群众注意安全。市区的几个橡胶大坝纷纷降低放水,这样一来,洛阳桥东边的一排桥墩便露出了水面。

  我查了一下,在平时就露出水面的桥亭之北,现在又露出6个桥墩;在桥亭之南,露出了3个桥墩,自北向南呈现出一座被毁桥梁的走向。这座桥就是林森桥。而在洛阳桥西约700米处,老吴桥在北岸留下的那条“断臂”,仍可怜巴巴地伸在水面上,不知是谁在上面加盖了一个塑料顶,显得毫无生气。

  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这两座桥的动工修建,可是震惊洛阳的大事件,而其最后被炸和被冲毁,也令人扼腕叹息。

  修建林森桥与国民政府迁都洛阳有关

  上篇说到,隋唐天津桥毁于金代战火,此后六七百年间,洛阳城南的洛河上再也没有坚固的桥梁。历史在走过洛河时,不得不放缓脚步,望洛水而兴叹。年年冬春季节,洛阳人只好趁着枯水期洛河水面变窄的机会,建造简易的便桥供行人通过;到了夏秋季节,上游洪峰到来时,又拆去便桥,以利泄洪。

  这令洛阳人感到不便,人们盼望有一座永久性的大桥出现,但自金代到元代,再到明清,这座大桥始终没有出现。

  也是因祸得福吧,1932年1月28日夜,日军突然出动海军陆战队,进攻长江门户上海,企图攻占上海、进逼南京。当夜,国民政府在南京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立即迁都洛阳,定洛阳为战时行都,以缓解日军进攻的压力。同时,国民政府召开临时中央会议,改组南京政府,指定“下野”的蒋介石为刚恢复的军事委员会常委。而当时的国民政府主席是谁呢?就是跑到洛阳建了一座“林森桥”的林森。他是1932年元旦就职国民政府主席的,时年65岁。

  当年1月30日,南京政府浩浩荡荡迁都洛阳。林森和汪精卫等首脑级人物从南京出发,乘火车经开封来到洛阳,1000多名党政军要员随同前来。这些党国大员,都知道洛阳是千年帝都,有无数名胜古迹,但抵达洛阳后大为失望:这里不仅没有足够的办公场所,连居住的地方都难找。国民政府搬进河洛图书馆,行政院挤进一所学校。这里的交通更为不便,喜欢古迹和古董的林森,要去关林庙和龙门石窟参观,可站在洛河北岸一看,滔滔洛水之上只有简易的便桥,破败不堪,这哪里像一个都城啊!

  林森很郁闷,背着手在洛阳老城转悠。而其他军政要员呢,都嫌洛阳没有舒适的居所,蒋介石、汪精卫、宋子文等各自住在一节火车车厢里,沿着陇海铁路跑来跑去,今天停在开封,住在六朝古都;明天停在郑州,伺机东游西窜;偶尔到了洛阳,也是行踪不定,神出鬼没,洛阳百姓根本见不到他们,只能看到洛阳的旧货摊上,一位年逾花甲的白胡子老头,在那里选购古董。

  白胡子老头就是林森?洛阳人指而相告:“这就是林主席!”林森倒也平易近人,喜欢与洛阳百姓攀谈。他空有国民政府主席一职,并不掌握实权。他对手下说:“我现在的地位,相当于神龛中的神位。国民政府主席是虚位,其意义在于垂拱而治,不该管的我不管,让有办法的人放手去做嘛。”

  当时的洛阳警备司令部司令陈继承前来拜访他,林森拒绝接见,说:“武官直接去见蒋,文官去见汪,不必到我这里来!”一个熟人来找他要官,他说:“用人要经过人事部门,不要找我!”他在洛阳期间,不参加宴会,对军事行动不发表意见,好像是什么都不管的甩手掌柜。

  可是,属于政府要办的事情,他是非办不可,譬如修路建桥,他就很积极。看到洛阳离“现代化”很遥远,他提议成立了行都建设委员会,下令筹建洛阳电厂,修建洛河大桥。

  谁知好事多磨,建桥计划迟迟未能付诸实施。1932年12月1日,国民政府迁回南京,到1936年2月15日,这座大桥才动工修建。

  林森桥终于建成了,但又被炸毁了

  动工修建林森桥时天气很冷,洛河水面不宽,建桥设备运来后,都放在北岸的沙滩上。虽然处于兵荒马乱时期,但洛阳民众听说要建桥,都兴奋地来到河边观看。当时这里已经有了一座简易木桥,长300多米,114孔,是1935年3月建成的。这座木桥对拉运建材起了作用。

  承建林森桥的是一家私营公司,名叫复元公司,工程报价为20万元。该公司特意聘请了当时著名的桥梁专家顾桑前来指导。顾桑勘察了洛河水面和洛阳城区后,在隋唐天津桥遗址附近选定了桥址,只不过向天津桥东边移了近800米。按设计方案,此桥为钢筋混凝土结构,19孔,其中9孔跨度较大,每孔宽20米多一点;剩下的10孔跨度较小,每孔宽11米多一点。桥长380米,桥面宽近7米。桥的造型是双悬臂式,桥墩是双柱式混凝土结构,桥梁与墩台的节点采用现代桥梁构筑法,一律用活动支柱连接。

  建桥过程还算顺利,1937年8月该桥建成通车,遂成为洛阳重要的交通设施之一。由于当时兵荒马乱,建材价格飞涨,复元公司在施工中偷工减料,桥建成后与设计标准不符。本来按照桥梁专家顾桑的要求,桥的承重是12吨,10年之内属于保险期,没有人为破坏或不遇大洪水桥不能坍塌。可是,桥建成后第二年夏末,桥北端就被洪水冲毁100米,6个桥孔两边的桥墩从此失去桥面,钢筋外露,直指蓝天。

  此事立即在洛阳引起巨大震动,一时舆论哗然,洛阳民众纷纷指责复元公司偷工减料。复元公司面临责任追究,该公司老板四处活动,收买了有关人员,此事最终不了了之。

  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十分恼火,下令抢修断桥,但因资金筹措困难,该桥无法修复。

  这是林森桥第一次被毁,闲置两年无法通车,直到1940年10月才修复。这次,政府出资修复了100米桥梁,同时对尚未冲毁的其他桥墩进行加固,砌石护底。当时社会动荡,人心不安,但修桥人员安心施工,昼夜不停,修复工程终于在1941年6月汛期到来之前完工,受到洛阳民众的称赞。

  1944年4月,日本侵略者因太平洋战场形势恶化,企图围歼国民革命军第一战区主力,打通平汉线,豫中会战拉开帷幕,洛阳外围战于5月初打响了。5月10日,日军战车第三师团推进到洛河南岸东西一线,洛阳守军94师一个营奉命坚守林森桥北桥头堡。为了阻止日军前进,守军忍痛炸毁了林森桥,这座现代化的钢筋水泥大桥,仅使用了不到7年就被毁了,令人惋惜。

  林森桥就这样建成又被炸毁,但它作为洛阳桥梁史上的一座重要桥梁,曾发挥了它的作用,书写了它的历史,留给后人一个并未走远的背影。至于林森本人,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他随国民政府去了重庆,1943年5月因车祸受伤,当年8月1日去世。

  “老吴桥”的本名叫“天津桥”

  1920年,吴佩孚屯兵洛阳。

  来洛阳之前,他刚刚打败了皖系军阀,得意洋洋,踌躇满志,正处于“霸业”巅峰。他在西工扩建兵营,一边练兵一边控制全国局势。当时的北洋军阀直系首领表面上是曹锟,实际上是吴佩孚。1920年~1924年,吴驻洛阳,曹居京津,时云:“只要洛阳打个喷嚏,北京天津都要下雨。”足见吴佩孚当年的号召力。

  当时,整个河南省的较大型桥梁仅有八九座,而洛阳城区洛河上没有大型桥梁,不能通行军车,这给吴佩孚的军事行动带来极大不便。他决定建一座钢筋混凝土大桥。

  也是机缘巧合,1921年,上海北方工赈协会会员来到洛阳,吴佩孚利用这个机会,发动社会各界出钱出工,开始在洛河上修建大桥。此桥于1922年6月建成,长206米、宽6.1米、23孔,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中原地区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

  桥建成之时,吴佩孚非常高兴,请来洛阳文人墨客为大桥命名,但大家讨论半天,也没有取出合适的名字。吴佩孚最后拍板:“这座大桥附近,原是隋唐天津桥遗址,‘天津晓月’乃洛阳八大景之一,我看也不必起什么新名字了,仍叫‘天津桥’吧!” 于是他请人在该桥第12孔上方内侧镌刻“天津桥”3个隶书大字,桥名上方刻“上海北方工赈协会重建”10个小字,落款为“民国十年”。

  也是天公不作美,吴佩孚6月28日上桥检查验收时正值汛期,上游发大水,滔滔向东奔流。吴佩孚笃信神灵,喜欢占卜,每次打仗前都要算卦祈祷,他认为建桥是件大事,也要许个愿,祈祷一下,于是就站在桥中间,双手合十祷告:“如果吴某能在洛阳立足成事,请上天保留此桥;若不能,请毁之。”话刚说完,洪峰来到,汹涌澎湃,瞬间冲塌了两侧引桥,吴佩孚被困在桥中间,无法脱身。

  他的夫人在城中听到消息,心急如焚。时近黄昏,营救困难,吴夫人赶紧吩咐工兵连前往。士兵们赶到洛河北岸,只见断桥在侧,激流在前,吴佩孚一干人等,影影绰绰在桥中间站着,过不来又下不去。没有办法,吴的部下只好开来几辆军车,打开车灯照向桥面,彻夜为吴佩孚照明。

  工兵连不敢怠慢,连夜修复引桥,次日上午将吴佩孚救下残桥。

  此事令吴佩孚很懊恼,但既然费尽周折修建了大桥,总得让它发挥作用吧!吴佩孚带领部下修复被冲毁的北端引桥,在修补南边引桥时战事又起,只好匆匆筑成土坡,勉强连通南北两岸,可以暂时通车。1924年秋,第二次直奉大战爆发,吴佩孚由洛阳北上指挥作战,无暇指挥修桥一事,工程就此停工。加上他的部下冯玉祥、胡景翼、孙岳发动了“北京政变”,阵前倒戈,离他而去,吴佩孚顷刻兵败,再也无心修桥,于当年年底黯然离洛,把一座断桥留在洛阳城边。

  “老吴桥”的具体方位在中原明珠电视塔东边不远的洛河北岸,现仅余一截桥头,犹如断臂悬在空中,指向南岸。当初,这座桥之所以刻有“重建”两个字,有“复兴”隋唐天津桥之意,因为“老吴”本人饱读诗书,喜欢引经据典,但洛阳百姓不管那么多,反正是你“老吴”修的桥,那就是“老吴桥”,至今仍是这样称呼。

  纵观林森桥和老吴桥的“命运”,都是先建后毁,不得善终,留下断桥,成为历史的碎片。但历史的碎片,有的闪闪发光,留下无尽浪漫,譬如杭州西湖之断桥,述说着许仙和白娘子的爱情故事,被后人编成戏文唱到今天;而林森桥和老吴桥这两座断桥,却是一东一西,直撅撅地被晾在车水马龙的洛阳桥两边,荒凉寂寞,孤独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