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友说,每年教师节,她都会想起曾经教过自己的老师,很想寄一张贺卡,很想打一个电话,终因羞涩矜持而作罢,换作一次默默的回顾,将对他们的感激和敬意压在心底。相信这样的人绝不只她一个。所以,今年借“职务之便”,代表所有无法表达感激之情的学生献给恩师们一份礼物:一支“话筒”,请老师们对学生说说心里话;一面“镜子”,帮老师们照照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但愿,这份微薄的礼物可以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让师生之间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宽容。
当学生的,或许不在意父母的表扬,却一定会在意老师的些微鼓励。人生起步,老师就是引导他们上下求索的火炬。他们渴望这把火炬能给自己多一点儿光和热,渴望能从老师那里听到更多的肯定,只是听到的总是:现在的学生……唉!
这真让孩子们郁闷。现在的学生怎么了?那后半截省略的到底是怎样的评价?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谜底。
可怜 可忧
发言人:张艳梅 洛阳市第二十七中学教师
孩子们学习压力太大
现在的学生太可怜了!稚嫩的肩膀,沉重的书包,前有老师督导,后有父母鞭策,早出晚归,晨昏习课,比填海的精卫还累。
我和孩子们的关系比较好,时常有学生找我聊天。学习好的,说害怕考试成绩达不到父母的期望,不开心;学习差的,说得不到应有的关注,不快乐。
私下里,我和其他老师也曾讨论过,是什么让学生变成了这个样子。说到底,还是中国的教育制度。就拿我们学校来说,老师们都很清醒,知道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专长,培养自信、自尊、自强的合格公民。可是,社会衡量你这所学校好不好的标准还是升学率,是你们学校考上洛一高的学生人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只能揣着明白装糊涂,拿分数来压学生了。正是由于过分关注分数,很多老师忽视了“差生”身上的闪光点。可是“差生”也需要精神安慰,于是孩子们就到另一个领域寻找价值感——上网。网瘾之所以是中国的独特现象,我看是孩子们在学习中无法获得成就感,所以只能在网络中寻觅。不知道哪一天应试教育能真正变成素质教育,不知道哪一天我们可以对学生说,你可以不考清华、北大,你也可以成为第二个刘翔。
“优等生”自私冷漠,“差生”劳动积极性高
分,分,学生的命根!既然现实决定了成绩是评价一个学生优劣的主要指标,自然有学生想当然地认为,抓住这个“命根”,别的都可以不管不顾了。
我教了几年书,很少见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那些成绩好的学生,多半集体观念淡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你让他当个劳动委员,他说忙学习,没精力管其他事;你让他打扫卫生,他不情不愿。倒是那些“问题学生”,老师要他办个什么事,他慌得不得了,跑得比兔子还快。
谁来安抚他们青春期的躁动
现在的孩子早熟。营养好,生理早熟;认知领域扩展,心理早熟。曾有个初中毕业生请我给他写毕业留言,我翻开留言簿一看,上面全是“祝你找一个好老婆”、“祝你早日发大财”等字眼儿。偶尔在课堂上没收学生传的字条,内容吓人一跳:今晚咱俩在老地方约会好吗?他们才十三四岁呀!怪不得家长们忧心忡忡,视早恋为洪水猛兽。可话说回来,我觉得不分青红皂白,便将孩子们的青春期躁动定性为早恋有些不妥。他们这个年纪,哪懂得什么是真爱呀,充其量只是由懵懂、好奇引发的迷恋而已。如果学校能加强对学生的青春期教育,举办几场校园集体舞,让孩子们有机会接触异性,找一个释放情绪的出口,估计“早恋”的学生会减少一半。
可爱 可气
发言人:张梅 洛北乡中心小学教师
孩子们的心单纯如水晶
我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他们的世界简单、纯净,没有半分虚伪,充满新鲜的氧气。
每天上课前,总有孩子跑到办公室门口等我,上课铃声一响,他们抢着帮我拿东西,仿佛这是一件特光荣的事儿。中午放学后,小可爱们赖在我身边不走,见我拿起钱包准备去买饭,马上有小手举得高高的:老师,我去帮你买面条吧!
如此热忱,如此贴心,只因为我是他们的老师。我想,这么纯粹的人际关系,可能只存在于校园里吧。
“问题学生”冥顽不化
再可爱的孩子,也有气人的时候。
我的一个当教师的朋友,曾向我大吐学生难教的苦水。她说有一次上课,见有一个男学生在看课外书,她走过去轻轻敲了敲桌面,然后走开,给足了学生面子。哪知那学生竟然说:敲什么敲,没看见我在看书吗?气得她快要吐血。
还有一个老师,说他们班有“四大天王”,上课常使移魂大法,形在神游;写作业时惜字如金,大唱空城计;考试时抓耳挠腮,气得任课老师七窍生烟。
我们班也有几个调皮捣蛋的“问题学生”,像我这样初为人师、没有太多工作经验的人,碰到他们实在是黔驴技穷。可要撇开那份让人郁闷的成绩单不谈,“问题学生”还是蛮可爱的。如果你想了解一些班级情况,把他唤来,事无巨细他总能给你悉数道来。
我想,对于“问题学生”,吼叫责骂基本没用,人家混到这份儿上,什么样的场面没见识过?还是要抓住机会多表扬、多鼓励,再坏的学生也希望听到肯定的声音,哄得他高兴了,上课听讲时说不定就认真一点儿了。
可喜 可盼
发言人:李利锋 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教师
每个孩子都有个性和特长
现在的孩子很聪明,每个孩子都有值得发掘的特长。
我教过一个学生,内向,不爱吭声,给人的感觉很稚嫩。后来,我想创建班级博客,需要一个内行人指路,同学们向我推荐了他。我这才知道,他是在新浪网第一批开博客的“潮人”之一。我专门在网上看了看他的博客,文笔老到,思想成熟,连我这个当老师的都自愧弗如。
像这样的孩子,即便考不上特别好的大学,也会在别的方面有所成就。
大多数学生努力方向明确
今年,洛一高上二本线的考生有800多人,去大学报到的学生却远没有这么多,许多高考成绩相当不错的学生选择了留校复读。有个学生竟然放弃了到西北工业大学本硕连读的机会!众人觉得不可思议,问他为什么“犯傻”,他说,不想把7年时间浪费在同一所学校,他想凭自己的实力上更好的大学,给自己一个更高的平台,以便在以后的社会竞争中有更大的优势。也许,在有些人看来,复读并不是最明智的选择,但至少说明,现在的学生已经有了独立思考能力,对社会现象的看法比较成熟,对未来的走向有清晰的认知。至少,他们并没把考上大学看成学习的终点,而是意识到学习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我觉得这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