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气雾彩带,可能很多人有些迷茫,但要是你对婚礼上这样一幕还有印象的话,对它就不会陌生:一对新人步上红毯,亲朋好友夹道祝福,一时间,花花绿绿的条状彩带喷射而出,撒落在笑意盈盈的新人身上,这种从罐装小瓶中喷出的彩条正是气雾彩带。
不仅在婚礼上,在派对或各种庆典上,我们也常看到这些彩带的身影,然而,这些色彩鲜艳的助兴之物,往往却成为潜伏在我们身边的隐患,尤其在遇到火星甚至静电时,它的隐患便暴露出来。
气雾彩带频频“发火”
2006年,山东菏泽的一对新人在“五一”期间盼来了自己的大喜日子,在婚庆现场,亲友们边祝福边不断地朝他们喷气雾彩带以示庆祝。就在这时,一团火球突然窜到了新郎新娘的身上,新娘的上半身婚纱立马着了起来,新郎也未能幸免,宾客们慌忙扑灭了火,把他们送往医院。经过诊断,新娘烧伤面积达到10%,新郎为1%,主要在背部。尽管伤势并不很严重,但大喜的日子却成了一段噩梦。
然而,这种事情并非个例,在随后的一年多里,北京、天津、青岛、深圳、沈阳等地也发生了由气雾彩带引发的火灾伤人事件,使原本喜庆的日子演变成一出出悲剧。
据了解,我市目前没有发生因气雾彩带燃烧引发的意外伤人事件,但是,这种产品在我市市场上却并不鲜见,无论是婚庆用品商店还是商贸市场,都可以轻易买得到。
记者体验:价格不贵 一点即着
小小气雾彩带威力到底有多大?记者带着疑问来到了该产品比较集中的大型商贸市场。该市场中,大大小小的婚庆用品店差不多有30余家,每一家都经营气雾彩带,记者发现这样的产品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天津某厂生产的,一种是江浙一带的企业生产的,两种气雾彩带均采用不足300ml的铁皮罐罐装,说明也都较为详细,标有“不可与烟花、拉炮同时使用”或“远离高温火源”等字样,但都没有标注具体采用的原材料是什么。
记者选中了一款天津某厂生产的紫色气雾彩带,售价为每罐2.5元,店主说这种彩带销得很好,一般都是结婚用,当听到记者说要过生日用时,店主马上表示多数人都是买上四五罐,并建议记者多买点。记者对其安全性表示担忧,店主笑着说你“放心用吧,没问题”。
随后,记者拿着这罐彩带作了个实验:先喷出少量彩带,感到其略微发黏并有一股明显的气味,点着一根蜡烛放在喷出的彩带上,刚一接触彩带便立刻全部着了起来,速度之快火势之猛着实把人吓了一跳,燃烧时间大约持续了半分多钟。记者又喷出一些彩带并把还存有少量火星的烟头放在上面,也很快烧着了。但是,随着喷的次数的增加,烧着的火势越来越弱。这些烧完的彩带,在外形上并没有太大变化,气味也随之变成了淡淡的芳香味。
据了解,气雾彩带有气味是因为它用乙醇、甲烷等有机溶剂和高分子树脂化合物作为主要原料,这就是彩带遇到火星甚至静电会燃烧的原因。在婚礼庆典上,烟花、烟头都是火源,稍不注意就会使彩带燃烧,而且,这种彩带本来是禁止喷射面部的,可是人们往往忽略了这个细节,就带来更大隐患。
新规:产品必须标明“阻燃”
鉴于气雾彩带伤人事件时有发生,我国气雾彩带首个强制性行业标准《气雾彩带》(BB0046—2007)于今年3月6日由国家发改委发布,并决定于9月1日起正式施行。
该标准在产品的阻燃性上作了明确规定,以后可燃产品将被全面叫停。阻燃式的气雾彩带是使用不可燃抛射剂及阻燃性配方原料制成的,具有不燃烧、不染色、可灭火等特点,可在室内、室外放心使用。这种气雾彩带必须在外包装上标注“阻燃”字样,产品详细说明中也要注明“符合强制性行业标准”。而记者调查中看到的两种产品,均没有在外包装上注明“阻燃”字样,显然不符合新标准的规定。
据了解,在欧美和日本等国家,对气雾彩带这类产品在环保、安全方面的要求非常严格,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全面禁止使用易燃型的彩带气雾产品。我国也在几年前研制出了阻燃的气雾彩带,但由于相关标准的缺失,使这种阻燃型气雾彩带由于成本偏高而无法赢得市场,而且,由于标准的缺失,使伤人事件的鉴定结果出现了很多争议。目前,全国生产气雾彩带成规模的企业大概有25家,主要集中在广东、浙江一带。新标准的实施,不仅规范了行业的健康发展,也使假冒伪劣产品没有了可乘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