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22版:洛阳关注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倾听老师故事 感受社会变迁
广告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07 年 9 月 11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晚报》评价网上调查>>>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不断提高,师生关系和教学方式也悄然发生变化。 且看记者采访3位分别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80年代的教师——
倾听老师故事 感受社会变迁
记者 张喜逢
  从1985年9月10日至今,教师节已经走过了23个春秋。如今,教师被称为“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而教师队伍伴随着“70年代”的成长、“80后”的“担忧”不断发展壮大,师生关系也悄然发生着变化。

  昨天是教师节,记者走进市实验小学,采访了3位分别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80年代的教师,倾听他们的故事,感受社会的变迁。

  “维护师道尊严,重责任、讲奉献”

  人物档案:侯晓丽,1967年出生,1986年任数学老师,执教22年。

  时期:1986年~1989年。

  1986年,我从洛阳师范学校毕业,那年我才18岁。在从事教师工作之前,“老师”这个称谓让我感到敬畏,再加上当时社会环境中教师的社会地位并不高,且收入低,甚至在一些人眼里还保留着“臭老九”的形象。        

  从学生到老师的转变过程中,我还是延续着上一辈人传承下来的“习俗”——“老师是园丁,学生是被看护的花朵”。当老师要有自己的权威性,处处维护着“师道尊严”。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觉得教书育人责任重大,因此尽心竭力地为学生备课、授课,甚至给一些成绩不是很好的孩子“开小灶”补课,讲奉献在那个年代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当然,老师太专注于授课,也易忽略与孩子们的沟通,让孩子们感到敬畏而不敢亲近。

  那时的孩子也很朴实,没有太多想法,更没有现在如此多获取信息的途径,老师在他们眼里是一个“知识宝库”,传与授之间的关系非常清楚。只要上课铃声一响,我就只管用心把知识往孩子们脑袋里装就行了。即使在讲课时,老师讲错了或是学生有异议,也不敢打断老师讲课。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微妙”,既尊重又畏惧,一些学习好的孩子敢和老师交流,而其他孩子见了老师就像“老鼠见猫”一样很远就赶紧溜走。

  那时,我一个月工资不过30多元,很多同事因此辞职“下海”。而令我满足的是,虽然收入少了些,但这个岗位毕竟是“铁饭碗”,甚至转正后一月发50多元工资时,我都不知道该如何去花。毕竟,那时能够当老师的都是一些学习成绩相当优秀的人才。

  记得刚毕业那几年,我只要备好一天的课,批批作业,辅导完一些孩子的功课,课余时间自己就可以出去锻炼锻炼身体,与朋友相聚聊聊天。不像现在授课压力大,各种教学考评接踵而来,老师们累了一天回家只想休息,生活圈子越来越小。

  “教书育人是个‘良心活’”

  人物档案:朱少杰,1977年出生,1997年任语文老师,执教10年。

  时期:1997年~1999年。

  我曾经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从学校一毕业就当了人民教师,角色的转换让我起初很不适应。过去,我们对老师充满敬畏,而当自己成为老师时,反倒不希望带给学生这种感受。在很多同龄人中,教书育人已经成为一个“良心活”,需要辛勤的付出,而不是纯粹地讲“无私奉献”。

  为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我所教的第一个三年级语文的第一堂课上,我并没有讲课,而是和孩子们沟通——我与孩子们之间是平等的,我希望孩子们能够把我和他们看成朋友关系,弱化年龄上的差距,从而在建立良好的平等关系的前提下再“传道授业解惑”。

  当时改革开放使人们观念上也发生了变革,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也普遍增多,孩子们思想比较活跃,个性鲜明,勇于提问,甚至敢和老师在一个问题上“争执”,大胆指出老师错误的地方。

  作为老师,我也因为这些“90后”孩子的“突变”变得不安分起来。因看不惯一些老师教学方式上的循规蹈矩,我开始琢磨创新,使用课本以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来丰富教学活动,让孩子们尽可能对课堂上的知识产生兴趣后再慢慢消化吸收。

  我们那时最初每月工资平均400多元,因为上世纪90年代初期,“再穷不能穷教育”的观念已被人们接受,教育逐渐受到社会重视,教师的工资逐年提高。

  整体上说,我们这一代的教师尽管有了创新的思想,但多数还是延续着过去教学模式的“经验主义”,对孩子教育上理论要比实践更多一些,从“保守”开始走向“创新”。师生关系也有所改变,从“师道尊严”变为朋友关系,双方尽可能相互尊重。教师工作压力逐渐增大,优质课评比、职称问题比较突出。

  “老师就是‘孩子王’”

  人物档案:王健,1982年出生,2003年任英语老师,执教4年。

  时期:2003年~2007年。

  作为“80后”的一代,我们被人们认为桀骜不驯、特立独行,也有人戏称我们为“垮掉的一代”或“独生子女时代”。我们处于“接受老教育模式的末端,新教育模式又不成熟”之间。

  如今我也成长起来,拿起教鞭走上了三尺讲台。“80后”遭遇“90后”、“世纪儿童”,我们对于“铁饭碗”已经没有概念,感受到的就是社会竞争的激烈,我们更多的时候把自己看成“执业者”,认为教师只是一种工作,需要的就是职业精神,淡忘了一些“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美誉。

  我第一次忐忑不安地给孩子们上英语课时,孩子们见面的第一反应竟是“这老师真帅”、“帅呆了”。这要放到我们那个时期的学生来看,会认为这些孩子“反常”,但是由于我们和这些孩子年龄上的差距很小,加上成长的社会大环境又很相似,因此我反而觉得挺高兴,我们之间几乎不存在代沟,也有人称我们这一批“80后”老师为“小老师”。

  这个时期,师生关系比较亲密、和谐融洽,因为我们接受的新生事物大致相同,从流行语、QQ到网络游戏、博客。我的优势在于知道孩子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除了上课,我更多时间就是通过QQ聊天、视频交流等方式去引导他们的生活,当好“孩子王”。

  过去填鸭式的教育模式已经被多数人摒弃,这一时期的孩子个性比“80后”更突出,他们要求老师和学生处于一个平等的角色上交流,既要民主又要得到一种“小大人”的锻炼,孩子们在我的课堂上不叫我老师,都叫我“Mr Wang(王先生)”。

  但是,仅有一个良好的沟通基础还不够,孩子们的要求越来越高,希望你是一个“多面手”:既要会教课,还要会打球、踢球等,用他们的话来说,“你可以不精通,但是你不可以不知道”。因此,“小老师”要想带好这些孩子,让他们“崇拜”你,知识更新的能力就需要靠自己来不断提升,这直接导致私人时间比较少,同时也就更“吝啬”有限的私人时间被工作占用。

  和老教师相比,我们的优势在于更容易亲近孩子,劣势在于我们的知识系统性没有老教师完整、精细,需要他们在“传帮带”过程中扶一把。

  在采访中,记者体会到,无论是生于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还是80年代的老师,无论授课方式从填鸭式教育变为开放式教育,还是师生关系从“敬畏”变为“朋友”,教师职业的内涵在本质上从未改变——教书育人,尽心竭力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去传授给我们未来的接班人。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