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治国 摄 |
|
“‘五一’期间,我和男朋友收到的‘红色罚款单’有五六份,仅5月1日一天就走了3个场。同学们都二十五六了,要开始考虑终身大事了。我也想结婚啊,可没房子怎么结,现在的房价一个劲儿地升,新房从哪里来?连自己的房子都没有,哪来幸福呢?”说起房子,记者的朋友显得忧心忡忡。
“80后”如今已经到了结婚的年龄,“先买房后结婚”几乎成为他们的一个潜规则。因此,他们成了购房大潮中的主力军。然而,大学毕业不久,两手依然空空,面对高涨的房价,“80后”叹息连连: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圆梦”?可是,买了房,就会比以前更幸福吗?
据一知名网站的调查,现在有91.1%的人选择了按揭贷款的购房方式。仿佛在一夜之间,大家都学会了“用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然而梦是圆了,圆梦的感觉怎么样呢?在一项针对购房人群的调查中,购房后幸福感增强的人不到三成,更多的人感觉“压力倍增”,另有30%的人对购房行为“感到后悔”。
美国老太太“忽悠”了我
郑姝 26岁 大学辅导员
几年前,一则有关美国老太太和中国老太太不同的购房观念的故事在人群当中不胫而走。这则故事中,中国老太太和美国老太太在天堂相遇。中国老太太说:“我攒了30年钱,终于买了套大房子。”美国老太太说:“我住了30年大房子,临终前终于还清贷款。”
“此后,购房人的数量一下子增加起来。”郑姝说。“在美国老太太的鼓舞下,超前消费理念在中国推而广之。然而多数按揭购房者,绝没有美国老太太那种轻松惬意。这其中,就包括我。”买房子,可以算是郑姝生活中的一道分水岭。
21岁参加工作时,别的同事还在当“月光公主”,郑姝就开始攒钱了。本命年恰逢单位集资建房,一平方米1500多元,比市价低不少。郑姝仔细一思量,咬咬牙报了名,要了一套90平方米的小户型。从此,每个月雷打不动的给银行上缴600元。
后来产生了提前还贷的念头,于是拼命压缩开支,化妆品和品牌服饰基本上绝迹了。可是,眼看着身边没有房子的女孩子都嫁出去了,她却开始进退两难:既不甘心把房子当陪嫁,又不想再多出一份月供。最重要的是,往日那种从容应对生活的良好心态也发生了彻底改变。“压力、矛盾、迷惘”,她用这三个词来形容现在的状态。
看到上面那个关于幸福感的调查时,郑姝说:“我就是感到后悔的那一类吧。”
觉得自己像蜗牛
李开晔 25岁 公务员
李开晔的变化,曾在朋友圈里引起过不小的“轰动”。曾经是饭局上、聚会里中流砥柱的他,从今年初开始以各种冠冕堂皇的借口拒绝参加任何“腐败”活动……
听说他要结婚,朋友们赶紧聚集起来准备好好“蹭”他一顿饭,谁知见面后,他却向大家大吐苦水:“我现在连联络感情的电话都不舍得打,总是用短信息或者占便宜似的拿公家电话解决。真是越活越倒退了。”
李开晔从前的生活是一个圆圈,由无数个点串起:练歌房、电影院、饭店,交通工具基本上都是TAXI。节假日还时不时到外地转转,陶冶情操。现在的生活成了一条线段,不是家就是单位,公交车是唯一代步工具。“按我女朋友的话讲,能省就省了,超标还不上贷款可就麻烦了。”李开晔道出了“节衣缩食”的缘由。
每月28日,他必须向银行账户存将近800元的房贷按揭款,占月收入2/3。贷款买房让他有了两个小毛病:一是每月28号,就犯“头痛”病。二是每天早上一睁眼,就记着今天要还银行几十块钱。
刚工作时李开晔信誓旦旦:攒点钱就让父母出去旅游。如今,他说自己更像只蜗牛,房子是个大包袱。
把父母逼回“老家”
覃淼 25岁 公司职员
20多年前,从老家的房子里搬出来的覃师傅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到如今还有几年就要退休的时候,居然还要和老伴再搬回郊区去。他无奈地说:“在市区住了这么多年了,老了反而‘挪窝’了。”尽管郊区的房子各项条件都差些,但考虑到孩子,他确实也没别的办法。(下转B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