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观察 ☆玉 儿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国家为了集中社会闲散资金支持国民经济建设,陆续向社会公众发行了一系列的国库券。从1994年开始,随着凭证式国债的发行,国库券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便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逐渐成为人们心中尘封的记忆。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库券越来越受到收藏界人士的宠爱,成为继邮票、钱币、粮票之后的又一收藏新贵。
与其他藏品相比,国库券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和值得期待的升值空间。国库券采取的是实物货币化的发行方式。作为一种有价证券,为了兑付方便,国库券采用标明面值的实物票证形式,从面额上看,它分为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500元、1000元、5000元等。国库券的制作工艺相当考究,它的图案精美且丰富多彩,多为国内的风景名胜及各种大型建设场面,烙上了十分鲜明的时代印记。
同人民币一样,国库券是国家统一发行的有价证券,代表着国家的信用。因此,它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了较强的防伪工艺,相对于邮票、粮票而言,它不易于造假,赝品相对较少,提高了收藏的安全系数。最让收藏界人士心动的是,国库券是按年发行的,流通性差,而且从一开始发行,几乎都是以“摊派”的形式到达人们手中的。由于那时人们的收入水平还不高,且国库券有相应的兑付期限,到期后便不再计付利息。因此,人们手头的国库券一到期,便基本上都会拿到相当部门进行兑付变现。这使得国库券,特别是早期的国库券存世较少,大大地提高了其收藏价值。
如今,国库券收藏价值日益凸显。以1982年发行的1元面额的国库券为例,因为它是首套面向社会公众发行的国库券,且是国库券中最小面额及唯一一种1元券,加上发行量稀少,升值价值相当惊人,被业内人士称为国库券中的“猴票”,目前的市场价值已经达到数百元之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