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30版:特别报道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洛阳74岁老英雄全国征婚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07 年 9 月 18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晚报》评价网上调查>>>
54年前,他在抗美援朝战斗中负伤,变成了无性人。去年,与他相濡以沫36年的 老伴去世,深陷孤独的段克科渴望“老来伴”,相偎夕阳红——
洛阳74岁老英雄全国征婚
记者 孟国庆/文 王振华/图
听段老讲那过去的事情。
结发夫妻恩爱有加。
养花打发寂寞时光。
  “没人照顾,我不害怕,但我怕一个人孤孤单单地呆在空荡荡的房子里。”

  正因为如此,现住新乡市荣校路省荣军休养院的七旬老人段克科,作出了一个令人惊奇的举动:通过媒体向全国征婚:“女方是哪儿的人、多大年纪,我都不在乎,只要她能跟我说说话、散散步,陪我共度晚年就行。”

  老英雄的孤独生活

  近日,记者见到段克科时,他正在离家很近的省第一荣康医院接受治疗。“我最近眼有些花,看不清东西,医生说可能是脑血管轻度栓塞引起的。这是小毛病,很快就会好的。”老人乐观地说。

  见到洛阳来的老乡,老人亲热得不得了,马上打开了话匣子:“我在洛阳的亲人可不少,大我6岁的二哥还在老家栾川县庙子乡咸池村;大哥虽然不在世,但他的孩子在一拖集团公司工作。去年我回洛阳看过他们,还顺便到鸡冠洞看了看,那个景区开发得很不错!”    

  老人一边唠着,一边穿起了佩有军功章的旧军装,执意要带我们去他家里看看。一路上,这位头发花白的清瘦老人虽有些驼背,但仍健步如飞,比年轻人走得还快。他说,他每天都要坚持快走10公里左右。

  老人的房子约有90平方米,三室一厅。房子虽然不小,但家具摆放得十分凌乱,衣服、布条以及各种杂物到处都是,窗台上还积了厚厚一层灰。看样子很少有客人来,屋里连坐的地方都找不到。“老伴去世后,我一个人也懒得收拾。白天我在外面瞎转,回到家里就是做饭、吃饭、睡觉,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老人无奈地说。

  阳台的窗台上摆着几盆花草,是老英雄消磨时间的“道具”。段克科指着一盆嫁接的仙人掌顶部长出的嫩芽说:“没事儿我就摆弄这个。”

  阳台门上挂着2006年的挂历,4月25日被圈了起来,上面写着“翠荣走了”。翠荣就是他去世的妻子娄翠荣。

  战火让他变成了无性人

  “她是一个好女人,我欠她太多了!”提起妻子娄翠荣,段克科的眼中溢满了泪水。

  有道是“千里姻缘一线牵”,如果不是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生活在栾川山区的段克科与生活在原阳县农村的娄翠荣恐怕不会走到一起。

  段克科1933年出生,1岁时丧母,小时候家里很穷。1951年,当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的消息传到该村时,他马上和6个伙伴一起,光着脚跑到乡里报名参了军,被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7军199师595团2营4连2排6班。

  战争进行得异常艰苦,他目睹了战友们一个个在身边倒下。1953年年初,20岁的段克科遭遇了一场硬仗——866高地反击战。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上级决定抽12人组成突击队,爆破清除主力部队前进方向上的暗堡等障碍。

  消息传来,战士们都要求加入突击队,段克科也不例外,经过层层考验,他最终以第一名的成绩入选。段克科清楚地知道:加入突击队就意味着牺牲,他就没准备活着回来!战斗打响前,他将平时省下来的鞋子、袜子等物品全部分给了战友。

  入夜,惨烈的战斗打响了,段克科抓起爆破筒、背着炸药包就往前冲,见到暗堡就往里塞爆破筒。战友一个接一个地倒下,段克科顺利地冲到了主峰碉堡前。就在这时,他感到有液体顺着大腿往下流,但他已经顾不得这些了,慢慢挪到主峰碉堡边,拉下炸药包导火索的那一刻,他终于支持不住,倒了下去。

  他醒来时,发现6个战友正抬着他往后方撤。他感到腹部剧烈疼痛,仿佛要把他撕开一样。他低头一看,见腹部血肉模糊,肠子都流了出来,鲜血把战友的裤子都浸透了。到了战地医院,医生检查发现,他的部分大肠、膀胱以及生殖器的一部分已被炸烂了,粪便直接从腹部往外流……

  让他欣慰的是:866高地被我军拿下了!

  因为受伤太重,他随即被送到上海虹仁医院抢救。一路上,他曾经6次昏死过去,又6次被叫醒。经医护人员全力抢救,这个钢铁般的战士最终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但彻底丧失了生育能力。

  上海市民得知他的事迹后,纷纷到医院探望他。一些学生,还有比他年长的市民见到他的伤口后,不禁痛哭失声:“我们就是您的儿子!我们就是您的闺女!”段克科闻言也不禁泪流满面。

  “如果我走了,谁来照顾你?”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段克科被评定为一级伤残,并荣立一等功。1955年,他被送到位于新乡市的河南省荣军休养院休养。

  在休养院里,段克科也没闲着。他觉得自己除了腹部伤残不能生育、定期要做尿道扩张手术外,与正常人并没什么两样。身体好的时候,他就帮着休养院写写板报、放放电影,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儿。

  转眼到了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因故被定为反革命。“为了祖国,我差点死了,却被打成反革命,当时真是想不通。”段克科非常郁闷,经常到邻居、老红军曾丙友家中诉苦。时间长了,两人成了无话不谈的忘年交。

  有一次,两人在菜地摘菜的时候,曾丙友突然对段克科说:“克科,我给你说个媳妇吧!”这把段克科闹了个大红脸。其实,当时已经37岁的段克科也不是没有想过娶媳妇,可是一想到自己的情况,他就把这个念头打消了:“我这个样子还娶妻,不是把人家害了吗!”

  段克科想了想,半开玩笑地对曾丙友说:“要是对方了解我的情况,仍愿意嫁给我就行!”他心想:“就自己这情况,谁知道后还会嫁给我啊!”

  没想到曾丙友还当了真,很快,他通知段克科去相亲。在曾丙友家,段克科见到20岁的娄翠荣后比较满意:娄翠荣来自农村,家里也很穷,善于做家务,非常善良。他红着脸介绍了自己的情况,娄翠荣愣了一下。两天后,原以为毫无希望的段克科收到喜讯:娄翠荣同意了这门婚事!

  1971年,段克科和娄翠荣正式登记结婚。

  后来,娄翠荣告诉段克科,他第一次提醒自己有“毛病”的时候,她还以为段克科是在开玩笑,直到结婚后才知道,段克科说的话是真的。但是,娄翠荣并不准备因此而离开段克科,她说:“我也后悔过。可是如果我走了,谁来照顾你呢?”

  这句话让段克科彻底打消了顾虑,并一直温暖着他。

  36年的无性幸福生活

  这句话也让上世纪80年代来采访段克科夫妇的《中国青年报》的记者泪如雨下。

  时值改革开放初期,离婚的家庭越来越多,段克科夫妇的幸福与之形成鲜明对比,婚姻幸福的秘诀在哪里?听到娄翠荣的话,《中国青年报》的记者全明白了,她对段克科说:“大爷,您一定要善待大娘啊!”

  诚然,虽无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命运的线却将他们拴在了一起,他们没有试图挣脱,而是竭尽所能去温暖对方。这对相濡以沫的夫妇生活就比许多健全的家庭还要幸福。

  “她对我就像对待孩子一样细心。晚上我经常尿失禁,她总是让我挪到干的地方,她去暖我的湿褥子;我的门牙打仗时被崩掉了,她总是做软和的、能咬动的饭菜给我吃;我爱出去溜达,她总是陪我出去,走很远都不觉得累;有时候她不去散步,便在家等我回来再开饭,无论多晚她都要等……”

  5年前,娄翠荣偏瘫在床,段克科担心之余又有些“欣喜”:对于妻子30多年的悉心照料,他既感到欣慰,又觉得很愧疚。莫非,这是老天爷给他一个机会来报答妻子的恩情?

  4年里,段克科一如妻子当年照顾他一样照顾妻子。为了给妻子解闷儿,他趴在床边给妻子唱《血染的风采》,一唱就是一下午;妻子因长期卧床大便不通畅,他就用手一点点帮妻子将大便抠出来……直到去年妻子去世。

  回忆着恩爱老伴的点点滴滴,段克科不禁哽咽起来……

  渴望老来伴 相偎夕阳红

  娄翠荣突然去世使段克科的生活立刻陷入一片“混乱”:“吃饭也不定时了,去溜达时形只影单,晚上独自睡在这么大的房子里,咳嗽一声都带回音,感觉孤苦伶仃的。”

  今年4月,新乡电视台的记者在采访段克科时,不小心打翻了段克科的饭盒,看到老人吃的面糊泡馍,心疼不已,建议老英雄再找个伴儿照顾自己。老英雄也觉得“这么多年了,习惯了被人照顾。猛然间照顾自己的人不在了,一时半会儿还真适应不了”。在征得段克科同意后,电视台做了一期节目,专门为老英雄征“聊友”。

  “节目播出后,效果不是很理想,很多人不知道‘聊友’是做什么的,产生了一些误会。”

  一个月前,50多岁的重庆“无性人”何女士通过郑州某无性婚姻介绍所得知了老英雄的情况后,来到新乡与段克科相处了一段时间。“感觉还有很多需要磨合的地方,比如说她是重庆人,喜欢吃辣椒,而我不能吃辣的;她喜欢外出旅游,而我喜欢呆在家;她还觉得我太抠门,舍不得花钱……”

  思量再三,老英雄段克科想通过媒体在全国公开征一位“老伴”。刚开始他还有些顾虑,怕人们说闲话。没想到此事得到了休养院内邻居们的一致赞同,不少人鼓励他:“你年纪这么大了,找个知冷知暖的人,有啥不好?”

  这让老英雄下决心求助媒体。可是,连日来,多数应征者都是问他的收入情况和房子大小。“她们没有真情,这让我很灰心!”

  段克科说,他准备调整征婚标准:“年龄在60岁左右、无依无靠的人更好,这样我们会有更多的共同语言。”

  《晚报故事》关注洛阳人的人生经历,反映洛阳人美好的人生境界、人生追求以及洛阳百姓的百味人生。凡属有故事的人,我们统统感兴趣。欢迎提供新闻线索,电话:13015597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