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没有户口的人,将面临怎样的生活境遇呢?
“20年来,家住武汉市青山区厂前街的邹龙军因为没有户口,失去了作为一个人的‘社会符号’,并为此付出代价:不能正常上学,不能结婚,甚至找不到一份稳定的工作……”(9月21日《长江商报》报道)
不可否认,户籍制度在维护社会稳定及计划生育诸方面具有重大的作用,然而,我们更无法否认的事实是——任何一个社会都是人的社会,人的存在是第一性的,从他成为一个生命事实的那一刻起,理所当然就要得到社会的承认,享有包括户口权利在内的基本生存要素,别无任何附加要素可以将其剥夺。
计划生育固然要继续严抓,可一旦生命事实业已出现,我们就理所当然以生命的理念视之。同时,也很难想象,因被剥夺户口而“不能正常上学,不能结婚,甚至找不到一份稳定的工作”的人群,对社会而言将是怎样潜在的巨大非稳定因素。
如果说,邹龙军所代表的“黑人们”的遭遇,集中体现了有无户口社会成员之间社会权利赋予的显性不公平的话,那么,依然与户口相关,还有一种不公平更为普遍,也更为隐秘,即户口所在区域权利共享的不公平。
一些企业招人明确要求“应聘者须为某地或某地户口者优先”,这条“民间规则”甚至也被某些公务员招考单位照单全收,尤其是高考招生中,某些高校招生政策“内松外紧”,外地考生即使是拔尖者也要经历一番激烈火拼才能入内,而本地三流考生照样安闲地登堂入室,某某城市动辄发布禁止外来人口入内指令的情况更是屡见不鲜。针对凡此种种,前些时候,一些人发出“某某城市究竟是谁的城市”不平呼声,难道全无道理吗?
户口,以维护社会稳定和人的基础生存权利为己任的户口,究竟是多少不公平事实的合法借口呢?为了以公平为基础的社会稳定,也为了适应中国当下新的发展形势,户籍制度是否需要改革呢?(司振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