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35版:视野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为何叫中华人民共和国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2007 年 9 月 28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晚报》评价网上调查>>>
新中国国号诞生内幕揭秘:
为何叫中华人民共和国
  图为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 (资料图片)
  中共党史出版社最近修订重版的《解密开国大典》,以新中国开国大典的筹备、举行为主线,翔实地记录了开国前后中国各个阶层的不同经历和感受,回顾了开国元勋为新中国诞生所付出的辛劳和智慧,全景式地再现了那段难忘岁月的动人情景。

  周新民等冒酷暑起草《政协组织法》

  新政协筹备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结束后,下设的六个工作小组于1949年6月18日各自举行了第一次小组全体会议。根据新政协筹备会的安排,由第二小组负责起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由第四小组负责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第二小组组长为谭平山,副组长为周新民。组员有林伯渠、李德全、符定一、史良、叶圣陶、沈兹九等21人,秘书为陈昭。在6月18日举行的小组会议上,第二小组讨论了本组的工作。组员们就新政协的任务及其存续性交换了看法,最后推举谭平山、周新民、王绍鳌、叶圣陶、沈兹九等5人起草讨论提纲。

  8月18日,第二小组在中南海勤政殿里举行第三次会议,对草案进行了讨论修改,然后上交筹备会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草案经常委会通过后,第二小组于9月15日召开了第四次会议,根据常委会的修改意见进行了处理,并对文字进一步加以整理,然后送常委会提交筹备会第二次全体会议讨论,这一稿草案原则上获得了会议通过。

  经过若干次的讨论修改,该草案正式取名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

  新国号后是否要加“中华民国”简称?

  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相比,《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的起草过程就复杂多了。筹备会第四小组担负了起草这个组织法的任务。

  第四小组组长为董必武,副组长为黄炎培。黄炎培不在北平时,由清华大学教授张奚若代替。秘书为赖亚力。组员有张文、沈钧儒、张东有、胡厥文等22人,全组共有25人。

  在起草政府组织法草案的过程中,第四小组成员和有关专家对国家属性、政府组织的基本原则、民主集中制、国家最高政权机关产生的方法、人民委员会的组织、最高行政机构的名称、政务院及其下属各部机构的组织,还有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人民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署的组织和隶属关系等问题的讨论,意见基本上趋于一致,没什么大的争论。意见分歧最大、争论最激烈的是关于新中国的国号,是叫“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还是叫“中华人民共和国”呢?“中华人民共和国”后面是否要加上“中华民国”的简称?

  6月15日,毛泽东在新政协筹备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致词时,最后呼喊的三个口号中,有一个是“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万岁!”

  在新政协筹备委员会组织条例中,也提到要建立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政府之方案。

  张奚若:“我看叫中华人民共和国好”

  在7月9日举行的第四小组第二次会议上,清华大学教授张奚若对“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的称呼提出了质疑。张奚若说:“有几位老先生嫌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的名字太长,他们说,应该去掉‘民主’二字,我看叫中华人民共和国好。”

  张奚若一副学者风度,语调显得有点激动,他继续说:“有人民就可以不要‘民主’两字了,岂有人民而不民主的呢?且民主一词democ-racy来自希腊语,原意与人民相同。去掉‘民主’二字后,以下解释也很容易明白:为共和而非专制,是民主而非君主。”再说,“人民是指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我们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人民这个概念已经把民主的意思表达出来了,不必再重复写上‘民主’二字。”

  张奚若发言后,中国民主促进会的代表雷洁琼说:“如果国名太长,使用时不作全称即须注明是简称。”

  黄炎培和张志让两人主张要用民主二字,他们的看法被整理为书面意见:“我国国名似可将原拟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华民国或中华民主国。将来进入社会主义阶段即可改称中华社会主义民主国。”

  以后经过反复讨论和征求意见,确定把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然而,这时在国号后面仍拖着一个“尾巴”。在提交给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的文件中,共同纲领和政府组织法中的国号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后,都带着一个括号,里面写着“简称中华民国”六个字。这容易使人把它与辛亥革命建立的“中华民国”混为一谈,造成误解。

  司徒美堂慷慨陈词引来众人喝彩

  9月25日深夜,黄炎培、司徒美堂、何香凝、马寅初、沈钧儒等在下榻的北京饭店里,收到一封由周恩来和林伯渠联名相邀的午宴请柬。上面写着:“9月26日上午11时半在东交民巷六国饭店举行午宴,并商谈重要问题,请出席。”接到这种请柬的共有二三十位70岁上下的老者。第二天中午,应邀者按时赶到六国饭店。出席这次午宴的有:张元济、何香凝、周致祥、符定一、马寅初、徐特立、吴玉章、张澜、黄炎培、简玉阶、陈叔通、沈钧儒、陈嘉庚、司徒美堂、林伯渠、张难先、郭沫若、沈雁冰等。他们中只有几位不到70岁。

  周恩来主持宴会。宴会之前,周恩来叫人关闭了餐厅的大门,开始讲话。他在讲话中说:“今天请来赴宴的,都是辛亥革命时期的长辈……我国有句老话,叫做‘请教长者’,今天的会就是如此。在讨论文件时,各位看见国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之下,有一个简称中华民国的括号。这个简称,有两种不同意见,有的说好,有的说不必要了。常委会特叫我来请教老前辈,看看有什么高见。老前辈对‘中华民国’这四个字,也许还有点旧感情。”

  周恩来说完后,民建代表黄炎培首先发言。他说:“我国老百姓教育很落后,感情上习惯用中华民国。一旦改掉,会引起不必要的反感,留个简称,是非常必要的。政协三年一届,三年之后,我们再来除掉,并无不可。”

  接着,辛亥革命老人、72岁的廖仲恺夫人何香凝发言。她说:“中华民国是孙中山先生革命的一个结果,是用许多烈士鲜血换来的。关于改国号问题,我个人认为,如果能照旧用它,也是好的,大家不赞成,我就不坚持我的意见。”

  第三个发言的是周致祥,这位清朝末年的进士在辛亥革命后隐居38年之久,一生中不写中华民国的国号,但拥护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主席。

  他态度坚决,反对用简称,说:“我反对仍要简称,什么中华民国,这是一个祸国殃民、群众对它毫无好感的名称。二十多年来更是被蒋介石弄得不堪言状了。我主张就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表示此次人民革命和辛亥革命的性质各不相同。

  美洲侨领司徒美堂,年高83岁,耳聪目明,但听不懂北方话,这次由司徒丙鹤陪同赴北平参加新政协。在今天的会上,也由司徒丙鹤把别人的发言口译给他听。听了之后,司徒美堂激动地站起来,要求发言。宴会厅里这时显得很安静,大家等待着听这位老人的意见。

  他说:“我没有什么学问。我是参加辛亥革命的人,我尊敬孙中山先生,但对于中华民国四个字,则绝无好感。理由是中华‘官国’,与‘民’无涉。22年来更被蒋介石与CC派弄得天怨人怒,真是痛心疾首。我们试问,共产党所领导的这次革命是不是跟辛亥革命不同?如果大家认为不同,那么我们的国号应叫中华人民共和国,抛掉中华民国的烂招牌。国号是一个极其庄严的东西,要改就得改好,为什么要三年之后才改?语云:‘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令不行。’仍然叫做中华民国,何以昭告天下百姓?我们好像偷偷摸摸似的。革命胜利了,连国号也不敢改。我坚决反对什么简称,我坚决主张光明正大地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全称。”

  司徒美堂的这番话,言之成理,掷地有声。他一说完,大厅里顿时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曾以痛骂国民党官僚资本而出名的马寅初也站起来,表示说:“我完全拥护刚才司徒先生提出的主张。括号中的简称不伦不类,不像话,应该去掉!”

  民盟领导人张澜老先生,重庆谈判时毛泽东当面称赞他“老成谋国”,这时他表示:“我也反对用什么简称。”陈叔通也赞成此议。

  接着,法律专家沈钧儒从法律的角度对简称问题进行了解释。他说:“如果有些群众还要写中华民国,那是他们的一时之便,我们也不必明令禁止。至于堂堂的三大文件里加上简称中华民国的括号,这的确是法律上的一个大漏洞;不合法律观点,也万万不应如此。遍观世界各国国号,只有字母上的缩写,而没有载之于立国文件上的其他简称。将来在行文上,用国家名义与别国订约时,也有不便。所以我也主张不用那个‘简称中华民国’。”

  陈嘉庚一口厦门话,旁人听不懂,由秘书庄明理翻译成普通话。他说:我也不同意用括号里的简称。大家对中华民国绝无好感,落后的人可能一时不会习惯,但过些时候就会好的。

  会上的态度成了一边倒,除黄炎培主张用“中华民国”简称外,其他的人几乎都反对用这个简称。

  政协第一届会议一致同意去掉简称

  最后,周恩来作小结。周恩来介绍了文件草案上有这个括号中的“简称中华民国”的缘由。他表示:“我要把今天大家发表的意见综合送给大会主席团常委参考,并由主席团常委作出最后决定。”

  周恩来讲完话,已是下午l时半。宴席开始。黄炎培和简玉阶是素食者,另单设素席。简玉阶每饭必先祷告上帝,在宴席上也是这样,表情显得十分严肃。当他还在祷告上帝时,其他吃荤席的人已是谈笑风生,互相敬酒,一派欢乐的气氛。

  9月27日,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讨论和通过《共同纲领》和政府组织法时,一致同意和决定:去掉国号后面“中华民国”的简称。政协代表们认为,简称“中华民国”去掉,不等于把中华民国过去革命的历史意义一概抹杀。如辛亥革命、国共合作等都是有它的历史意义的。这一点毛泽东在开幕词中也讲过。同时“中华民国”这个名称,因为在民间已很习惯,所以在目前,也不要禁止使用。在人民中还允许有这样的称呼,正如现在我们用阳历,同样也不禁止人民用阴历。慢慢地引导人民在公文上用统一的国名和统一的公元年号,最好在正式文件上要有这样一个法律性规定。

  自此之后,政协会议通过的大会文件,就完全去掉了“中华民国”这四个字。

  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民国”在人们习惯性称呼中渐渐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了。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据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