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向低调行事的海信又悄然完成了一次大布局。9月19日,设立于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海信信息产业园内的海信电视液晶模组生产线正式开工投产,随着首批“海信制造”的液晶显示屏从生产线上缓缓下线,从此中国液晶电视模组几乎全部依赖国外品牌的现状被彻底打破。
2005年海信就取得了音视频核心领域芯片“信芯”的研发突破,打破了中国彩电企业无中国芯的被动局面,这次又率先建立了中国电视行业第一条液晶模组生产线,对于中国彩电企业的发展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打破中国电视受制于人的局面
液晶电视中,显示屏通常占据60%~70%的成本,可以说显示屏是平板电视的核心技术。此前,与日韩的外资企业相比,中国本土企业在这类核心部件上的生产能力几乎为零。
“那时中国彩电‘制造大国’的称呼徒有虚名,至多被称作是‘加工大国’。”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说,和当年决心自主开发芯片一样,海信决定做好模组产业,希望通过对芯片和模组这两个电视核心部分的掌握,优化产品、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力图改变中国彩电业的现状,迅速提升海信在全球同行业的竞争力。
计划2009年年产300万片
其实早在3年前海信就着手筹备模组产业,相较于当年众多只是借助模组题材进行宣传而无实质进展的彩电同行,更加注重实干的海信已悄然完成了项目规划和一期目标:第一条年产50万片38厘米到107厘米液晶电视模组的生产线以及屏的维修线体已经在海信建成投产。
从2007年到2009年,海信计划投资7亿元人民币分三步完成五条模组生产线的建设。明年上半年,海信将正式投产第二条生产线;2008年底完成第三条生产线并达到年产150万片的制造能力;2009年五条生产线全部完成,届时海信电视液晶模组年产能力将达到300万片。其间,海信将建成一条LED背光模组生产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主任陆刃波认为,整机厂商进入模组的前提一是自身液晶的销量足够大,成本优势明显;二是技术能力足够强。他认为已经连续三年稳居国内平板电视第一的海信上马模组生产线正当时。
据介绍,去年年底,海信“低成本动态LED光源系统开发”项目获得国家863计划支持,这是中国彩电企业首次承担国家863计划在该领域的项目;今年7月,海信大尺寸液晶电视用LED背光模组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又中标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重点项目,海信自主研发的中国第一台大尺寸LED背光源液晶电视也同步推出。
实现中国彩电业第二次腾飞
陆刃波认为,液晶电视整机采用自己生产的液晶模组,必然比从国外企业模组工厂处购买降低成本。此时,海信电视液晶模组生产线的开工投产意义重大。“这是中国彩电业在液晶电视产业链中首次掌握了一定的话语权,将完全改变中国彩电企业受制于人的弱势”。
对此,信息产业部给予了更高的评价:“这标志着中国彩电企业向上游新型平板显示产业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对提升中国电视产业生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信产部有关领导指出,集中优势力量,积极培育我国新型平板显示器件的产业群体,大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这是实现中国彩电业第二次腾飞的重要途径。
(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