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记者获悉,国务院办公厅在近日公布的文件显示,总计186项行政审批项目被取消和调整,其中包括取消由发改委执行的“国家特殊规定的移动通信系统及终端等生产项目核准”,这意味着实施数年来的手机生产核准制将正式取消。业内人士认为,这个消息意味着“黑手机”转正,同时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发展规划进军手机制造行业,从而引发手机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
据悉,与手机生产核准同时被取消的还包括由信息产业部执行的另外9项电信类行政审批项目,包括通信工程施工企业资格认证、通信勘察设计企业资质认证等。
根据信产部的统计,在由信息产业部主导牌照制度的5年多时间,信息产业部共发出49张牌照。其中GSM手机牌照30张,CDMA手机牌照19张,拥有手机牌照的企业38家。自2005年2月,由国家发改委实施核准制以来,核准的新增手机企业有41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11家,国内企业30家。而一位业内人士称,发达国家的国内手机厂商顶多是2家~3家企业,国内手机厂商的数目无疑十分惊人。
另外,根据信息产业部所公布的数据,在今年1月~8月,中国市场总计生产了3.47亿部手机,据此推算,中国内地的手机产能在5亿部以上。据咨询机构预测,中国市场的实际购买力只有1亿部左右。产能过剩,导致市场人士质疑2004年出台的手机牌照核准制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分析人士还指出,部分手机厂商申请牌照之用意并不在于产品本身,而是依靠贴牌来生存,这搅乱了市场的正常运行。
业内人士指出,其实手机生产核准制的取消正说明了核准制已没有存在的必要性。虽然核准制的取消让“黑手机”有了转正的机会,但“黑手机”转正之后反倒可能运营得不如以前。手机制造行业已成为微利行业,想进入手机行业的企业都会三思而行,因此,核准制的取消并不会对如今的手机行业造成太大冲击。
万方咨询分析师付亮分析称,国务院取消手机牌照核准制,意味着国家部委正在逐渐释放通信行业的企业管理决策权,将权力交还给企业。此前的手机牌照从审批制到核准制,尽管进一步开放了市场,但同时也带来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部分手机企业虚报相关内容,例如以所有投资(包括在其他产品上的投资)代替实际要求的投资;另一方面,许多企业借牌生产,牌照出租成了部分企业生存的良方。国务院取消手机牌照核准制度,传递了决策部门的一种心态,即是否进入手机生产领域应该由企业自己来决定,即使竞争激烈,如果企业决策层认为有合适的机会同样可以进入,市场自然会优胜劣汰。 (据《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