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子远在美国,李月芳夫妇通过网络欣赏孙辈的视频画面。儿孙成才让两位老人感到特别顺心。 |
| 抱着孙子,享受着儿子的孝心,申玉琴觉得啥烦恼都没了。 |
|
王祥卧冰求鲤、黄香扇枕温衾、庭坚涤亲溺器……古代二十四孝的故事教育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现代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家庭人口结构的变化以及社会养老制度的逐步健全,孝的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无论怎么变,孝的本质不过“孝顺”二字。
本周,记者深入到老年人当中,采访了3个有代表性的家庭,让他们说说,现代老人,需要什么样的孝。
最低要求是放心
在涧西区天津路与联盟路交叉口附近的居民楼里,记者见到了75岁的李丹金和72岁的陈新华夫妇,他们笑着说,儿孙平安、顺利,能让老人放心就是孝顺。
李丹金夫妇的老三儿子和儿媳有轻微的智力残疾,他们的女儿李莉在上完小学二年级后,进入培智学校接受教育。在老人的4个儿女中,老三一家三口曾经是最让老人“闹心”的,但老三儿子、儿媳现在都认真、勤恳地做着搬运工作,自食其力;19岁的孙女李莉在刚刚结束的特奥会上,捧回了乒乓球运动的2银1铜共3枚奖牌,最近还在一家酒店找到了工作,这让老人感到特别欣慰。陈新华老人告诉记者,儿孙都挺孝顺,去年她因脑梗塞发作住院时,老三一家也在病床前伺候,孙女李莉更是懂事,平时就主动帮她们洗衣、打扫卫生,每次去外地训练或者比赛,隔一两天就打电话回来报平安,让爷爷奶奶放心。今年,参加上海特奥会回来,除了3块奖牌,李莉还给爷爷奶奶带回一种俗称“咕咕鸟”的果子,这是从集训地长春带到参赛地上海、又从上海带回洛阳的一分孝心。两位老人说,孩子们能自食其力,过得平安顺利,就是让他们享受孝心了。
虽然李丹金夫妇家的情况有些特殊,但据记者了解,“让父母放心”是现代社会老人在理解“孝顺”时的最低要求,这包括:做儿女的要努力工作学习,为自己赢得平稳的生活;儿女要经常跟老人聊天、报平安,让他们知道儿女的近况。西工区的孙大爷说,其实老人们常出现的啰唆、唠叨等毛病,源头就在于他们对儿女的不放心,如果儿女们能理解这点,就更能理解父母的苦心了。
儿孙成才特顺心
在涧西区华山路,记者刚见到61岁的李月芳,就被她爽朗的笑声所感染。深紫色的头发,大方得体的穿着,若非提前得知,谁也不会想到这个略带时尚感的母亲已经年过花甲。
李月芳和大她3岁的老伴儿王明章有两个“高材生”儿子,一个在美国,一个在河北邯郸,都是从事科研工作的。“从小到大,两个孩子学习都比较努力,成绩也不错,没让我过多操心。”李月芳笑着告诉记者,今年34岁的大儿子王强1998年就去了美国,现在已经在那里取得了博士学位,目前在一家科研公司工作,上个月他们公司总部改组时,三个部门的负责人争着要他;今年31岁的小儿子王斌,3年前硕士研究生毕业,现在河北邯郸的一家科研单位工作,颇受领导赏识。两个儿子都有光明的前途,让老两口感到特别欣慰。
虽然儿子不在身边,但老两口却能通过网络和电话,时刻感受到儿子的孝心。大儿子每隔十天半月就会打来电话,还时不时从海外给他们邮寄回西洋参、深海鱼油以及鞋子等物品;小儿子几乎天天通过电脑网络跟老两口语音聊天,教他们上网、炒股,一次一两个小时,这让老两口觉得儿子好像就在自己身边。两位老人高兴地说:“天下父母都会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只要儿孙能成才,我们就高兴,看着啥都顺心,日子就过得舒坦。”
顺从老人是关键
我们平时常会听到“老小孩儿”的说法,其实,家里老人到了一定年龄,确实容易像小孩子一样“耍耍脾气、闹闹人”,有时甚至变得有些“不讲理”。在涧西区3号街坊20号楼与父母同住的阮鑫是四邻皆知的孝子,他说:“这个问题其实很好办,只要顺着父母,哄哄他们、逗他们开心,全家就万事和睦了。”
本周,记者来到这个融洽幸福之家,阮鑫的母亲申玉琴指着客厅里的装饰告诉记者,2005年,家里准备装修这套房子时,曾产生分歧:她和老伴儿喜欢重色系,认为大方沉稳且易清洁;儿子和媳妇喜欢浅色系,认为时尚清新,双方为此争论了快半个月,最后,儿子跟媳妇商量:“听爸妈的,他们高兴就好。”最后,这套房子的装修风格便随老人的意思而定,皆大欢喜。
提起阮鑫,周围的邻居都说:“这个儿子什么事儿都顺着妈,经常见他挽着老妈的手逛街呢!他妈爱吃水果,他就经常买很多水果回家。”2006年,申玉琴退休回到家,多年来习惯了忙碌工作,突然成了“闲人”的她一时适应不了,变得烦躁、爱发火。虽然儿子和媳妇抢着帮忙干家务,她还动不动就跟家人发脾气,甚至因为一点小事就动手摔筷子、打儿子耳光。可儿子阮鑫从来不跟父母争执,每到这个时候,他就搂着母亲的肩膀笑着说:“妈你别生气,快,我给你揉揉肩膀,你说的我们下次一定注意,不要生气了啊!”在这种情况下,做母亲的即使再“挑刺儿”,也无话可说了。她心情烦躁、要发火时,儿子就说,我看见刘阿姨穿了件漂亮的毛衣,明天带你去买一件吧!你喜欢啥颜色?转移了注意力,母亲的气就慢慢消了。
现在的申玉琴脾气已经好多了,说起以前的这些事,她还有些不好意思呢!她感慨地说,其实家事无所谓对错,只有融洽与否,“孝顺”离不开“顺”,儿子、媳妇都那么顺着她,一家人便快乐融洽,这就是幸福的关键。
物质要求在其次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老人们在谈及“孝顺”时,更多地是强调“孝心”,对物质的要求倒在其次。除了以上实例中提及的“让父母放心”、“儿女成才”、“顺从老人”以外,很多老人内心都非常渴望得到儿女的问候和陪伴。
西工区63岁的张新伟老人说,目前社会物质水平普遍提高,绝大多数城市老人有退休金等经济来源,而且经历过困难年代的老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要求并不高,所以基本生活大多能得到保障。老人就像小孩一样,需要有人陪着玩儿、聊天,哪怕只是电话那头的问候也会让他们开心好几天,亲情、孝心是用什么也换不来的。
郑州路56岁的居民蔡革新说,老人需要的其实不是很多,只要有一颗心,一颗赤诚的孝心就够了。老人出门时走路速度慢,做儿女的要像小时候父母对待自己一样,拉着老人的手慢慢走;老人吃饭时会弄脏衣服,穿衣时会忘记系扣子,做儿女的要耐心、温柔;老人爱重复讲老掉牙的故事,做儿女的要体谅,因为和你们在一起,老人会有很多温暖的回忆涌上心头。做儿女的有颗孝心,即使穷人家的父母也会很幸福,百万富豪若没有这颗孝心,其父母也一样会不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