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民张女士在一小土杂摊以2元钱买了10小包牙签,可回去打开后闻到一股石灰味,她只好把这些劣质牙签扔进了垃圾桶。
牙签,本是一种常用的口腔卫生工具,若如张女士所说,反而有害健康。我市牙签市场状况如何?记者做了一番调查。
小餐馆:
牙签随处放,顾客随手抓
10月16日,记者走访了我市多家小餐馆,发现这些餐馆为顾客准备的牙签确实存在卫生隐患。
在凯旋西路某小餐馆的饭桌上,一个塑料杯里盛着一把牙签。塑料杯由喝完的饮料瓶瓶底制作而成,没有盖子,任人抓取。再看里面的牙签,明显粗细不一,有不少半根的混在其中,有的表面还有毛刺。饭后,很多顾客从塑料杯里取牙签使用,有的客人抓了一把后又将多余的放回。
在附近一家汤馆,餐桌上并没有盛放牙签的器皿摆放,而是在食客用餐后发一个小塑料牙签包,包中只装有三五支牙签。但包装袋上没有任何字迹,更不用说厂名、厂址、生产批号等。记者进行询问,店老板生硬地说:“你是来吃饭的还是买牙签的?有的用就行了。”
据专家介绍,卫生部门化验的结果显示,一根不卫生的牙签上附着有几万个细菌。牙签是直接入口的用具,如使用卫生不合格的三无牙签,或把牙签随便放在简易的器皿中任人抓取,很容易附上乙肝、结核等病菌,传染给消费者。
市场上:
“三无”牙签真不少
记者走访发现,在一些大超市如家乐福、王府井等,牙签外包装上的生产标志俱全,做工也比较精细,价格大约在每100根1元钱;而在一些小商品市场中,“三无”牙签普遍存在。
在唐宫路小商品市场,不少销售土杂用品的摊位都有牙签出售,价格明显要比超市便宜,每包在0.5元到1元。我们发现其中很多只有厂名,其他的生产标志却看不到。在一个摊位前,营业员拿出两种包装的牙签,一种包装上仅显示为“龙门县牙签厂生产”,记者进行询问,营业员看了半天也没有回答,还说“就是洛阳龙门”,觉得不对又改口称“不知道”。
另一种牙签更让人看不懂,外包装上全是日文。当记者问“是否为进口产品”时,营业员笑着说:“不是进口,就是咱们这儿产的。”接着她有些警觉,支吾着走开了。
据业内人士透露,这些“三无”牙签大多来自一些竹子资源丰富的省区,有些小作坊低价收购来竹子,通过简单的抛光、磨平、漂白处理后,再经过简单包装就卖给各地的批发商,然后由批发商转卖到地区内的小商品市场和批发市场,最后流入餐饮场所。
消协提醒:
要使用生产标志俱全的牙签
市消协工作人员表示,我国目前对于牙签还没有明确的卫生标准,但是牙签厂商在生产中应符合一定的质量标准。牙签虽然属于干燥的产品,一般不容易滋生细菌,但是非正规渠道购买的牙签,可能因为消毒不彻底或者受潮而影响卫生,建议消费者购买生产标志俱全、有质量保证的牙签。
消协工作人员还提醒消费者,选购牙签应选择韧性较好的软木质地,表面光滑无毛刺,横断面扁圆形或三角形为佳,尖端不能太尖。消费者去餐馆吃饭,要选择包装较好、标志清楚的牙签使用,没有放在密闭容器内和可能引起污染的牙签最好不要使用。此外,过白的牙签也不要使用,因为加工者很可能是用硫磺熏蒸的方式给牙签“美白”了。 (记者 陈旭照 见习记者 郝洋 通讯员 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