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火如荼的各路申领“非遗”的大军中,又增加了中山装这支“新军”。为了更好地保护中山装,目前,中山市相关单位正在搜集中山装的历史资料,如果资料能够齐全,中山装将申报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0月30日《广州日报》报道)
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通过决议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评选时,公布了三个基本条件:一是有艺术价值,二是处于濒危的状况,三是需要有一个完整的保护计划。按照这三个要件分析,已知的或正在申领的国家级和地方级的“非遗”项目,颇有点鱼目混珠的味道。试想,就连“牛郎织女”这样的神话传说据说也要“申遗”,这就不难看出申报“非遗”的醉翁之意了。
当前,“申遗”更像另一种意义上的企业改制,在“非遗”的窗口前,挤满了等待“上市”的财富渴望者,他们更希望用“非遗”的名气给自己换来现实中的真金白银。而在现实中,一些真正需要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却往往因为不能拉动当地GDP的增长和带来更多的商业附加值,而被打入“冷宫”。
“非遗”其实是一道保障线。它的本意在于通过保护“盘活”历史存量,使得那些凝聚人类智慧的非物质文化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正如《威尼斯宪章》开宗明义说的那样:“将文化遗产真实地、完整地传下去是我们的责任。”但是,在一些现实主义者那里,“非遗”的取得更像是获得了一张“低保证”,只是为了能让自己活下来。
这种冒领“非遗”和对“非遗”颠覆性解读的做法,值得人们警惕。“重申报,轻保护”的轻慢,更加把“申遗”变成了一场可怕的流行性感冒。 故宫、丽江古城、布达拉宫等6处世遗先后被亮“黄牌”,正在警醒着把世遗当作财源的人们,涸泽而渔的态度坚决要不得。
其实,在服装界,能够真正带来名利的只有创意和品牌。因此,即便“非遗”能给中山装提供一条生命线,但想凭此走向世界,我看恐怕只是一厢情愿。如此看来,给中山装申报“非遗”又有什么意义呢?
(叶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