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小兵正在接受检查。 |
|
“种下一点爱,收获的将是一颗感恩的心。”“独狼”(网名)是洛阳师范学院的一名教师,今年7月,他在洛宁县义务支教时,意外结识了当地的一位聋哑少年张小兵,张小兵对知识的执著追求深深地打动了他,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决定——带张小兵来洛阳看病。
看似“亲戚”,原是“恩人”
10月31日,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的耳鼻喉科来了三个人,两名中年男子和一个小孩,该科的医生胡书君对他们还有印象。胡书君记得,这个小孩名叫张小兵,上个月来医院准备做听力检查时,被查出患有中耳炎,为了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胡书君给他开了一些消炎药,嘱咐两名男子等孩子吃完药再带他来。
在有隔音设备的测听室,胡书君开始为详细检查做准备,他注意到,那名较为年轻的男子一直忙着交各项费用,跑上跑下。检查前,胡书君开玩笑地对张小兵的父亲张耀宗说:“能在城里有这样的亲戚真是难得,他真为这个孩子的事儿上心。”
没想到一句话触动了张耀宗的心灵,45岁的张耀宗忍不住流下了眼泪:“他哪里是我的亲戚,他是我们全家的恩人!”张耀宗口中的“恩人”就是“独狼”。
随后,张耀宗将“独狼”和助教师生们的感人事迹娓娓道来。
张小兵是“意外收获”
独狼和市内其他学校的老师、大学生一起,连续8年为我市边远山区的在校学生捐赠书籍并义务支教,深受当地学生和老师们的欢迎。
刚满12岁的张小兵家住洛宁县陈吴乡陈吴村,是陈吴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在老师眼里,张小兵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他学习刻苦,成绩也比较优秀。但他与别的孩子有个最大的不同之处,张小兵几乎听不到声音,说话也只能发出“谢谢、叔叔、阿姨”等简单的词。
“独狼”说,接触到张小兵,是通过一个偶然的机会。张小兵的哥哥是洛宁一中的学生,学习非常优异的他家境困难,因为家里实在拿不出600元的学费,这名怀着大学梦的优秀学生即将辍学。
“独狼”和其他前来支教的老师知道小兵哥哥的情况后,打算到他家里去看一看。“独狼”说,当时他的想法很简单,如果情况属实,他们就会资助小兵的哥哥,600元对他和同事来说,可能只是几件衣服的价钱,但对于这名寒门骄子来说,却是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
就在这个家里,“独狼”遇到了执著的张小兵。
“我想也许小兵还有救”
来到张小兵的家,“独狼”和同事们都愣住了,他说:“当时外边下着大雨,屋里下着小雨,为了接雨水,洗脸盆、塑料袋都被用上了。”
张小兵的母亲精神失常多年,平时言语不清,犯病时全家人都要出门找她。
张小兵两岁的时候,张耀宗就发现他对放炮、敲锣等反应迟钝,同龄的孩子已经开始说话了,他却一直闭口不言。直到张小兵上小学时,张耀宗才觉得儿子可能真的有毛病。当问及为什么不早点送孩子去医院时,张耀宗一脸的无奈:“家里哪有钱治病啊!孩子能有口吃的就不错了。”
就这样,张小兵的病情被一天天耽搁下来。
但是,张小兵没有因为身体残疾而放弃学业,他对知识的渴求让他不但跟上了其他同学的学习进度,还学会通过辨别口型来听别人的话。
“独狼”等人含泪听完这段故事,当即凑了600元交给张耀宗,嘱咐他一定要让大儿子继续上学,同时,他们决定带张小兵到洛阳看病。
张小兵没有做过任何听力检查,从他的学习成绩来看,他的听力似乎并没有完全丧失,要知道,一名完全聋哑的儿童很难有这样的学习能力。在感动之余,“独狼”有了一个大胆的念头:“我想也许张小兵并没有完全聋,也许他还有救。”
于是,一个月的支教结束后,“独狼”带着张小兵回到洛阳,希望能找到治疗办法。
爱让真情延续
在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下属的洛阳市儿童听力筛查诊断中心,胡书君为张小兵进行了详细的听力检查,发现他患有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同时,CT检查结果表明他还患有乳突小房气化欠佳、鼻窦炎和右侧颈静脉球高位。
根据检测结果,胡书君断定,张小兵具有残存的听力。以目前张小兵的病情,最好的治疗方法是植入电子耳蜗,但电子耳蜗价格昂贵,每只需要10万元到20万元,这对贫寒的张家来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
胡书君说,还有一个效果较差的方法——佩戴助听器,再加上语言康复训练,有可能让张小兵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但是,质量稍好点的助听器也要数千元,对“独狼”来说也不是一笔小数目。
“独狼”说:“爱的种子,真的会发芽。”在带张小兵求医期间,他们用笔交流时,张小兵画了一辆汽车,把这作为送给“恩人”的谢礼。看着这张充满感恩情怀的画作,“独狼”更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此刻,“独狼”和同事们还在为张小兵的未来奔波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