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人”王文献
出生于农民家庭的王文献,对艺术有着天生的爱好和敏感。四五岁时,他就喜欢拿着石灰粉、炭条、砖块到处“撒字”、“作画”。
13岁那年,南京汽车厂一名被划为“右派”的高级模型工背井离乡来到孟津,以做木工活为生。学校闹革命,无学可上的王文献跟随他学起了木工手艺,给人打制家具、在各种器物上做木雕。
16岁时,王文献到位于新郑的部队服役,当上了部队木工队队长。闲暇时,他找些木板雕花刻鸟,乐此不疲。1982年,带着50元钱,王文献复员回了家。20岁出头的他开始带着两个徒弟到陕西做木工活。
1997年,王文献在某县城开了一家字画装裱店。自幼钟爱的木雕手艺仍是王文献的最爱。他雕字画、雕屏风、雕牡丹,那一朵朵脉络毕现的牡丹花,“两米外你根本看不出真假”。
经济状况好转后,王文献又动了在两年前已有的念头:将国宝《清明上河图》用木雕表现出来。
可他用两年时间试着雕了几十块《清明上河图》的局部后,感到十分沮丧,太难了:图中人、物千姿百态,场面太宏大,各处的线条又太细太密。他一度想放弃,却心有不甘。
屡试屡败后,王文献前往浙江东阳这个全国闻名的木雕之乡求教。在当地遍寻木雕老师傅咨询,他得到的答案是:“这不可能,你一个人想作出这么宏大的作品,不现实!”
回到孟津,王文献情绪颇为低落。望着工作台上各种版本的《清明上河图》,他思索着如何用别的方式将其展现出来。他考虑做金箔画,可金箔画作品的表现力不能令人满意:太缺乏立体感。
“2000年的一天下午,我一下子想开了。”王文献说,“我当过木匠、漆匠,对打腻子、上漆的手艺都很熟,如果用浮雕表现出木雕的凹凸感,再贴上金箔,一定很漂亮!”
“未有先例,精彩绝伦”
想法虽好,但困难重重。首先是用什么材料在木料上堆积出浮雕图案,这种材料既要附着力强,又要容易成型。清漆调牙粉,混合聚酯漆,加入蛋清的天然材料……经过多次摸索,王文献配出了“特殊化工材料”。
但将材料“挤”在木板上,再将金箔贴上,这些工序都没有现成的工具可用。
“那时候我真是天天都有新发明。”王文献笑道。实验中他发现160℃的温度使金箔与浮雕画粘合得最好,王文献便一圈圈地缠出了恒温烙铁:先将金箔附着在烙铁上,再粘附在浮雕表面。图案效果如何更鲜活、生动,如何不变色失真,如何使画面效果长久保存,王文献不断地摸索着……为了试制材料,他曾经一个星期没有走出工作室。
3年钻研,终获成功。2003年元旦,王文献的浮雕金箔书画作品展出后一鸣惊人。中南海紫光阁书画院副院长刘志刚称赞“这浮雕金箔书画实在是未有先例,精彩绝伦”,并当即买下一幅收藏。
匠人的执着
王文献的浮雕金箔画声名日隆。如今,从当时他和市领导、书画界名人乃至中国书协领导在其作品前的合影,便可见当时的“盛况”。
“那时候,我的作品一天就能卖两万元钱。”王文献说。
浮雕金箔字画,大型木雕屏风上再配以浮雕金箔书画……王文献的路子越走越宽,其作品开始远销东南亚、欧洲、美洲……
多家媒体记者纷至沓来,他可谓春风得意。
可是,2004年至2005年,他在生意上出现了两次失误,一批价值近百万元的浮雕金箔作品,因为“对朋友的信任”被运往海口,从此杳无音信,这让王文献的家当几乎荡然无存。
茫然中,王文献租住在邻近310国道的一间民房内。家徒四壁,他仅有的宝贝就是两块半成品的《清明上河图》浮雕金箔画。
“匠人有匠人该做的事情,我的出路就在我的浮雕金箔画上。”他说。
王文献四处筹钱,到浙江考察了不少工艺品厂,并购回了大量金箔。抱着破釜沉舟的决心,他酝酿着“翻身”计划。
“翻身”在此一役
王文献憋着一股劲儿,独自在租住的斗室里开始创作浮雕金箔画《清明上河图》。缺少工具,他因陋就简;雇不起喷漆工,他就借钱买来设备,自己动手给木板上漆。
两年间,包括过去的徒弟和请来的帮手,王文献的助手换了30多人。“这是个劳神费力的工作,没有经验也做不来。即使能坚持下来,眼睛也疼得厉害。”王文献说。艰难和看不到前途的工作,加上王文献所能支付的微薄薪水,没有人愿意留下来。
后来,一名湖南女子小杨留下来帮助王文献。小杨做刺绣出身,手巧,很多图上极细密的线条都出自其手。她的加入纯属偶然:一个与王文献相熟的朋友带她来参观,对作品叹为观止的小杨执意要拜王文献为师。
在木板上描图,上化工原料,贴金箔……每一道工序都是对眼力的考验。记者眼前的王文献,眼睛总是眯缝着,眼眶中总显得异常潮湿。两年时间,王文献的眼睛用坏了:“本来我视力很好,现在需要戴600度的老花镜了,牡丹花是再也雕不成了。”王文献说。
做浮雕金箔画成本很大。除了借钱,王文献有时会倒腾些仿古唐三彩、奇石等物筹些资金。在外省做仿古家具、古玩生意的侄子知道王文献的技术好,便劝他帮自己做,但王文献谢绝了:“我心里容不下别的,一定要做成这幅图,这一辈子能否‘翻身’全靠它了。”
凌晨3时起床,直到午夜休息,王文献每天伏案工作十八九个小时。他患有慢性肠胃炎,“肚子疼起来真要命,吃两片药,还是疼,我有时候疼得把胳膊掐出了血。”王文献说。
两年来,他没有给自己一个休息日:卧室中是一张木床,创作室中是一张大桌,两室紧邻,王文献的日常时光就在这两个屋中度过。
今年,资金殆尽的王文献开始做小幅金箔字画,并拜托在郑州开店的朋友代售。精良的工艺吸引了朋友在北京政府部门工作的好友,他们为王文献揽到了为京城要人书画做浮雕金箔书画的活计。
8月,当朋友帮忙将《清明上河图》浮雕金箔画的半成品发至网上时,立即吸引了俄罗斯、美国的收藏家,他们纷纷要以高价收购,不少媒体也给予了报道。
就在这时,王文献有了将作品献给北京奥运会的念头:“这幅图是我的全部心血所在,是我实现梦想的载体。我要把它带到北京,让它成为一件惊世作品。”
今年夏天,北京的朋友帮王文献联系到了奥组委,对方对他的作品很感兴趣,并邀请王文献携作品赴京面谈。
11月15日,在为作品正面外框喷了第六道漆,为浮雕上完第十道金箔后,王文献的浮雕金箔画《清明上河图》宣告完成。
用去金箔近万块,用秃毛笔近两千支
全图依宋代张择端所作的《清明上河图》放大3倍而成,全长14.6米、宽1米,分为6块,形象地展示了宋都汴京的繁华景象,图中多处画面上细如蛛丝的线条更是让人赞叹不已。
整图用去14厘米见方的金箔近万块,单是用于粘贴抚平金箔而用秃的毛笔就有近2000支。
离“功成身死”也差不多了——徒弟小杨这样说如今的王文献。的确,王文献头发花白稀疏,腰身佝偻,除了看自己的作品外,脸上很少有表情。
不过,王文献又一次成了名人。18日,他携作品赴郑州展出——独创作品的成功引起了省相关部门领导的注意。
之后,他将携浮雕金箔作品《清明上河图》从郑赴京,将作品赠给北京奥组委。
数年没有回过家,但王文献所盼望的“翻身”日子似乎不远了。他说他还有“更大的计划”:打造长60米、宽71厘米的浮雕金箔作品《中华山河颂》:新中国成立60周年、党的生日、黄河长江两条巨龙、全国的山川名胜、56个民族大团结、海峡两岸的统一……都将包容在这幅鸿篇巨制中。
“《山河颂》要是做成了,那绝对是举世无双令世人瞩目的!”永不服输的王文献兴奋地说。
(记者 陈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