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20版:经典洛阳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自在飞花李清照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07 年 11 月 23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晚报》评价网上调查>>>
宋代名人大观
自在飞花李清照
本报记者 孙钦良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的《醉花阴》     (资料图片)

  李清照是让宋代生动起来的女人。她一脚跨了两宋:金兵南侵之前,她是自在飞花,她是碧水回流,蹴罢秋千去填词,幸福又自由;金兵入侵之后,她南渡漂泊,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经受国破、夫亡、再婚的痛苦。她的人生历经坎坷,正像她的词一样,百转千回。 

  上篇说道,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为了写《洛阳名园记》,把洛阳最著名的19座园林看了个遍,李清照时不时跟着父亲到这些园林中徜徉。可是,她记住的不过是花草的赏心悦目,而其父亲忧虑的却是大宋的前景。

  这时李清照刚刚10岁,阅历很浅,自离开济南老家后,也只是到东京父亲工作的地方住一住,再来老外婆家洛阳道德坊玩一玩,她怎知父亲写《洛阳名园记》的立意很高,哪像她的少女时代那么无忧无虑……

  一

  公元1084年,李清照出生。她的母亲王氏是仁宗朝状元王拱辰的孙女,父亲李格非祖上也是书香门第。李格非还是苏轼的得意门生,是精通经史典籍的大学者。你想,在这样的家庭长大的李清照,文化营养还会缺乏吗?

  可是,别以为她会“营养过剩”,是个肥嘟嘟的胖妞,史料记载,李清照虽非绝色美女,但也相当讨人喜欢:该丰满处丰满,该苗条处苗条,脸蛋红艳艳,双手白嫩嫩。要不,她还怎么“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呢?

  真该为这个美丽的女孩子庆幸,她快乐地成长着。物质生活方面,父亲有官职有俸禄,母亲的娘家更富有。她要园林有园林,要喝酒能喝酒:“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她老外婆家就有一座环溪园,就在洛阳城区洛河南岸。她要划船就可以划船,要赏荷就有荷花:“兴尽晚归舟,误入藕花深处。”她想像疯丫头那样疯一疯,也行!看谁划船划得快:“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她的精神生活方面,更是充满了诗情画意:“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是她写的《如梦令》。说是有一天,下了雨,刮了风,这种天气使人有了饮酒的情绪,于是晚上她吃了酒,一觉睡到次日晨。她问丫环,也就是那个“卷帘人”:“外面的海棠花事如何啊?”丫环到外面一看,说:“没事没事,海棠依旧,还是老样子。”李清照却给丫环上了一堂审美课:世上万物,都有生命有情感,一场风雨过后,“海棠”怎么能“依旧”呢?应是叶子更绿更肥了,而花朵却凋零瘦弱了!

  这首《如梦令》引起了轰动,京城太学的太学生们争相传阅,并引起了争论。有的说,这词写得这么好,没有30年的“词龄”根本写不出来;有的却说,有才不在年高,确实是一位17岁少女写的。

  有个太学生名叫赵明诚,也参与了争论。他出生于1081年,比李清照大3岁。他很佩服李清照的才情,一打听才知道她是李格非的女儿。他觉得这女子和自己很般配,两个家庭门当户对,于是就有点那个意思了。

  原来,赵明诚是高干子弟,其父亲赵挺之因与蔡京(宋徽宗的宰相)的关系好,所以频频升迁,其时担任吏部尚书。而李清照的父亲呢,当时是礼部员外郎。

  你该说,赵明诚是高干子弟,会不会有纨绔子弟的浮浪?过虑了。他不但没那些坏毛病,而且聪明好学有特长:喜欢研究金石书画。原来,他的祖父就是一位金石书画专家。赵明诚自小受爷爷影响,很会摆弄那些玩意儿,到了十七八岁,他已经收藏了不少前代石刻碑文。

  由于长期与文物古董打交道,他待人接物呆呆笨笨,不会巧言令色。他想和李清照处对象,却不会表达,整天憋着,最后竟憋出一个梦来。他梦见自己在读一本书,书上写着许多晦涩难懂的文字,醒来后只记得其中三句:“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

  他搞不懂这三句话是什么意思,就去问父亲。

  他父亲说:你看,这是一组字谜,第一句“言与司合”,一个言字,一个司字,左右结构,合起来是“词”字;第二句“安上已脱”,拆掉上面的宝盖头,就是一个“女”字;第三句“芝芙草拔”,把“芝芙”两个字上面的草字头都去掉,就是“之夫”二字。三句话连起来读就是“词女之夫”。他父亲想了想说:“看来,你是想娶一个能写词的才女为妻了。告诉我,这才女是谁呀?”

  赵明诚老实地回答:“我倾慕词坛新秀李清照,想与她结为秦晋之好,不知父亲大人意下如何?”

  不料赵挺之听后竟站起身走开了。赵明诚内心忐忑:父亲为什么对李清照如此反感?难道这女孩有什么不检点的地方吗?

  二

  其实,赵挺之这人毛病多,平时颇让人反感。他和大奸臣蔡京打得火热,朝臣都看不起他。他有一个连襟,名叫陈师道,是个文化人,很讨厌他。《朱子语类》记载:一年冬天,陈师道要到京郊祭祀,而家里却无棉衣,他的妻子便向妹夫赵挺之借了一件皮袄。陈师道回家后问:“皮袄是谁的?”妻答:“是妹夫赵挺之的。”

  陈师道说:“若是他的,我不穿,我素恶其为人!”结果祭祀那天,朔风呼号,滴水成冰,家人都劝他还是穿上皮袄,他执意不穿,结果受寒发病,于次年春去世了。

  大诗人苏轼也很蔑视赵挺之,于是老赵就常到皇帝跟前告苏轼的状,动不动就把苏轼贬官。这当然会令苏轼的学生李格非生气,他和赵挺之素不来往。

  可是,现在问题出来了:老赵的儿子小赵喜欢上李清照了,这可怎么办呢?老赵想:我干脆不管不问,你自己折腾去吧,看你们能不能走到一起。

  于是赵明诚只好悄悄跑去看李清照。有一次,人家正在荡秋千时他来了,结果李清照害羞了,写了一首《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剗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词的意思是:我刚刚蹴罢秋千,玩累了,站起来摇了摇有些酸痛的纤纤玉手。花间露气重,小花朵朵开,我薄薄的罗衫透出微微香汗。忽然,我发现人影一闪,有个俊俏书生来了,惊得我手忙脚乱赶紧走开,匆忙中划破了袜子,弄掉了头上的金钗。害羞的我,尽管气喘吁吁地跑到门口了,却不想马上进屋,而是倚着门,装作若无其事地嗅了嗅青梅。回眸看那来人的时候,心中有着无尽的忐忑和无尽的娇羞……

  你看,李清照多会写!短短41个字,就把一个少女那温柔的回眸,那如莲花般的娇羞全写出来了。这首词传出去后,有些人认为李清照有点儿闷骚,据《碧鸡漫志》和《郡斋读书志》记载,当时有人指责她“无顾籍”、“无检操”。而叫当代人看来,这正是李清照这首词的价值所在,她是那么率真那么可爱,高高的秋千架,是她少女荡漾春情的载体,而还未成熟的青梅,已经透露出她向往爱情的秘密。

  公元1101年,18岁的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了。当时,赵明成是研究金石书画的太学生,前途远大。而李清照已经很有名气,其词广为流传,并传到后宫,引起了孟皇后的注意,非要接见她不可呢。

  我们的主人公,就这样潇潇洒洒地告别了少女时代。而成为少妇的她,今后日子会怎样呢?公公不太喜欢她,两人怎样相处呢?

  三

  新婚之夜,说起两人的姻缘,赵明诚讲述了自己做的那个神秘的梦。李清照听完后说:“哎呀夫君,我在12岁时也做过一个梦,梦中也是读了一本书,醒来也只记得三句话。第一句是‘岳父之居’,第二句是‘头出天外’,第三句是‘木上生口’。当时年纪小,弄不懂,也不好问别人,今夜就请夫君帮我猜猜吧。”

  赵明诚不知新媳妇在逗弄他,很认真地猜起来。猜了老半天,他恍然大悟,说:岳父之居,那不就是妻子的家吗?妻子是女人,女之家,合起来就是“嫁”; 头出天外,就是“天”字出了头,是个“夫”字; 木上生口,是个“呆”字呀!好了好了,我猜对了!

  他正在那里高兴,不料李清照歪头问他:这三个字连起来念什么?赵明诚脱口答道:就是“嫁夫呆”。哎呀!你在骂我呆呀,看我不好好惩罚你!

  于是,新郎新娘在婚床上嬉闹起来,只恨良宵苦短。这夫妻俩的感情到底好到啥程度呢?这还得李清照自己说,有她的《减字木兰花》一词为证: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意思是说:我清早起来,在卖花人的担子上买了一枝含苞欲放的花,清露点点如清泪,和着朝霞的颜色。我很担心,怕我的郎说我的面容不如花容好看,便将这枝花斜插在鬓角,好让他细细地看!

  你看李清照也真够浪漫的,一朵花,竟让她弄出恁多情致来。才女就是才女啊,一个普普通通的早晨,让她营造成了“情人节”。

  李清照那么聪明、敏锐、多情,而赵明诚又是那样爱她,两个人茶余饭后,总要打个小赌,做个游戏。她常仗着自己惊人的记忆来设赌,说:某个历史事件在某卷书第几页第几行启述,夫君你信不信?赵明诚说:我不信!难道你记得恁清楚?他翻开书一看,果然如李清照所言。于是,今天的好茶,全让李清照来品尝了,赵明诚只有倒茶送水的份儿。

  每月初一和十五,赵明诚会带李清照到相国寺游玩,并在古董摊上买一些金石古玩。李清照往往是一边赏着古玩,一边吃着赵明诚给她买的零食往家走,颇像如今逛街的小恋人。夫妻俩琴瑟和谐,夫唱妇随:设赌品茶是情趣,共赏书画是雅趣,赏菊饮酒是乐趣,收藏金石是古趣,真是说不尽的惬意道不尽的爱意。这时的李清照,既是盈盈秋水,又是淡淡春山;既是自在飞花,又是碧水回流。连那细细的涟漪中,都荡漾着爱情的柔情蜜意。

  可惜好景不长,婚后第二年,也就是公元1102年,蔡京对已经去世一年的苏轼及其追随者算旧账,追查“元祐党人”。作为苏门“后四学士”之一的李格非,自然在劫难逃了。

  怎么办?李清照想到了自己的公公,公公不是和蔡京关系好吗?对!让公公出面营救父亲!可是蔡京是奸相,他既迫害旧党又迫害新党,赵挺之自身难保,不敢轻举妄动,没有出面营救。结果李格非被罢官,回乡不久(公元1106年)就去世了。李清照很伤心,写了一首讥讽诗转交公公,说公公是“炙手可热心可寒”,只顾自己红火,不管亲戚死活。

  朝廷下令,所有罪臣子弟不得滞留京城,李清照只得含泪离别丈夫,回到济南老家。1107年,蔡京再次打击朝中异己,赵挺之也被罢官,不久就病死了。赵明诚只好离开京城,和李清照一起来到山东青州定居。夫妻二人真正摆脱了官场和家庭的羁绊,过起“二人世界”的清净生活。

  由于李清照一直没生小孩,致使赵明诚在外纳妾,这些憾事,不时折磨着李清照。而后来金人南侵、北宋灭亡、夫亡财散、再婚失败的厄运,对她又是一连串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