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 应该说,此次小额支付系统跨行通存通兑业务的开通,是一个十分及时的与民方便、银行受惠的举措。但是,此次跨行通存通兑并没有获得“一致通过”的掌声,老百姓对商业银行这一服务新举措似乎并不领情,北京市消协秘书长张明甚至直指其“涉嫌形成限制竞争的价格联盟”。
“服务收费定价”再受百姓诟病
通观各方舆论,对跨行通存通兑业务本身都持肯定态度,而备受诟病的,则与此前商业银行推出多种新服务所遭遇的并无二致,症结都在“服务收费定价”上:商业银行方面照样还是强调服务成本,强调自身的商业利益,强调如此收费的种种合理性;而百姓方面则痛斥其店大欺客,收费过高。
与工行、中行、建行、农行“四大巨头”相比,其他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收费定价普遍低得多,有的银行报价低至1%。,而转账类的业务价格上限也不超过50元。
“四大巨头”为何敢于“高收费”
建行上海某支行的一名基层工作人员的话也许代表了四大银行的某种心声:四大银行网点多,布局广,因此四大银行自己的客户一般不存在存兑难题。实行跨行通存通兑后,获益最大的是其他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其他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网点资源不足,网点布局也存在很多空白。跨行通存通兑后,这些银行势必会借助四大银行优势的网络资源,极大缓解自身网点不足的瓶颈。而这恰恰构成对四大商业银行的强劲挑战。”这名基层工作人员说。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丁纯指出,其他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由于起步晚,网点布局本来就很难比肩“四大巨头”,而新设网点又受到监管部门的统一调控,即使想投入巨大资金来扩大网点规模也不可能。跨行通存通兑系统的开通,对这些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来说无疑是一重大利好。“因此,‘四大巨头’当然想通过高收费,一方面抬高跨行通存通兑的门槛,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这些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挑战。”丁纯说。
而四大银行之间,由于历史原因,其庞大的客户资源各有千秋,且相对稳定,借助对方的网点资源来挑战对方的可能性并不大。因此,其跨行通存通兑业务高收费一般情况下不会形成客户资源流失。这也是我国商业银行“四大巨头”敢于“高收费”的一个重要原因。
“善意第三方”不能总是受伤害
四大银行在跨行通存通兑业务上的“高收费”,实质上是联手对抗股份制商业银行。丁纯说,两大阵营之间无可厚非的商业竞争,却忽视了作为“善意第三方”的银行业务消费者——老百姓的利益。
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秘书长赵皎黎明确表示,商业银行在加入这一系统平台,给消费者提供方便的同时,不能损害消费者的经济利益。“对于这样一种跨行的、带有一定垄断性质的收费,相关主管部门不能听之任之,该管的就要管起来”。
丁纯则认为,在跨行通存通兑业务上,四大商业银行不应该向作为“善意第三方”的银行客户收取高额费用,增加老百姓的金融消费支出;而应该通过商业谈判的方式,向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收取网点资源使用费。至于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是否将这笔费用转嫁给消费者,则由这些商业银行根据自身的经营策略来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