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昨日从文物部门获悉,此前的近4个月内,我市孟津县、老城区的一些农民纷纷捐出家中保存的石虎、石羊等精美文物74件,支持邙山陵墓群考古研究工作。
在文物部门的仓库中,一尊石羊(如图)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屈膝卧于一平台之上的这尊石羊俨然和真羊一般,其角呈螺旋形,腹背非常圆滑;膝盖弯曲处、蹄子和腿部连接处雕刻得非常细致。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的慕建中说,这尊石羊长和高都为1.2米,出土地点位于孟津县送庄镇营庄村南边的一个大冢边上,根据出土地点、大冢的性质和石羊雕刻手法,它被初步判断属于北魏时期。
孟津县平乐镇平乐村一农民捐出的两尊石虎属于东汉时期,价值最高。当时去接受石虎时,其中的一个还埋在农家的厕所墙底下,工作人员挖了半天才挖出来。曾有文物贩子出高价收购石虎,都被这位农民拒绝了。
据介绍,由于开荒、平整土地等原因,邙山陵墓群的许多文物被农民朋友保存在家中。文物工作人员在对汉魏陵墓区进行考古调查时,一些农民捐出自家保存的文物用于研究。从今年8月开始,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集中接受农民朋友的捐赠,截至本月上旬,共收到74件东汉、北魏、北宋、明代等时期的石刻。慕建中说,石羊、石虎这类随葬器物,在东汉、北魏时只有一品以上的高官和皇室成员等才有此待遇,这批珍贵的石刻对今后研究汉魏时期的葬俗和历史文化有很高的价值。
(记者 陈小伟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