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时下地忙,农闲上市场。”这是关林市场4号街一群“农民商人”生活的写照,人称他们是“农商一条街”上的“游击队”。昨日,记者走进这条街道,走近了这群“农民商人”。
“农商一条街”50米长,像关林市场其他街道一样,门面齐整,户挨户,门对门,唯一与其他市场不一样的是:这里的门面半年开门,半年关门,经营者开门为商,关门为农。这条街上经营的都是一些带着浓厚乡土气息的服装。产品出自这些经商农民之手,大多销往市区及周边地区的乡村。现在正是“农商一条街”生意红火的时候,关门半年之久的各个门店纷纷又开张了。
说起这条街今日的繁华,要从几年前一位农民走进关林市场说起。一次,商贸城工商所第三分所的工商人员王跃科遇到一位农民,他身上前后挂着自家缝制的儿童鞋帽,他希望能够进入市场进行经营。然而,这位农民既没有经商经验,也没有资本,同时农忙时还需要耕种田地,如果按照普通商户的标准进入市场经营存在一定困难。王跃科看到这些产品,一眼感觉这些产品会有销路,不忍心让这种特色产品在市场上得不到展示。于是,他为那位农民找了一个临时的摊位,让他经营几天试试。谁知,那位农民的产品不仅很快卖完,而且一些乡下小卖部提出要代理他的产品。
受此启发,工商人员到洛龙区关林镇八里堂村、偃师市翟镇进行走访,发现这些地方的很多村民具有缝制针线活的手艺,于是鼓励他们走进市场从事经营。很快,这个市场从当初的几家发展到了现在的26家,这条街道的门面房已经全部被租用。
“农商一条街”上的门店一般过了农历年就要关张了,那时经营户都要回家,秋收以后他们再回到市场。翟镇二里头村的陈宗献说:“这好比到广州打工一样,农忙时回家种地,农闲时回来经商。生意投资小,一年下来也能收入不少。”
记者了解到,关林市场很多门面房一间每年租金超过1万元,而这条街上的房租每年只有4000元左右,工商人员还和这些“农民商人”结对子,一帮一。“工商兴农是我们的责任,作为一名工商干部,有责任、有义务为农民服务。下一步,我们会引导商户进一步开拓市场,扩大经营,让他们得到更多实惠。”洛龙工商分局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