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23版:特别报道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走进洛源(风物篇)
新闻网广告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07 年 12 月 27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晚报》评价网上调查>>>
走进洛源(风物篇)
本报记者 刘居彬/文 寇兴耀 刘居彬/图
  静谧的老街迎来新一天的生活。
  洛河源头的山谷里美如画。
  洛河第一桥,在洛源镇。

  洛源,即洛河之源。秦岭深处,洛水源头,坐落一古镇,名曰洛源镇。金秋十月,记者与朋友走进洛源,那里风物灵秀,民风淳朴,文化深厚,充满神秘,所见所闻如饮甘露,如食美味,足可化解洛河儿女的思源之情,满足同饮洛水人的渴望。兴奋之余,记者把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分风物、习俗、人物三篇,以飨读者。  

  西出宜阳,进洛宁,出卢氏,跨越西峡一角,进入陕西境内。第一站是商南县,过丹凤走蓝田,折向东北深入秦岭腹地,行车半日,进入洛源地区。此路走来,沿途不时可见洛河伴随左右,山川风景美不胜收。

  第二天下午,满身泥巴的车子将我们带入洛源镇。洛源镇群山环抱,三条沟岔伸向三山深处,向北一条便是洛河之源。走入洛源,神秘感油然而生,其方方面面都想让人弄个明白。

  洛源人一开口,热情便扑面而来,让人感到很亲切。洛源镇不仅因洛水与洛阳有缘,其所在地的县名也让洛阳人感到很亲切,它叫洛南县,属于商州市辖。洛源镇是洛南县的一个古镇,位于县城西部,距县城45公里,不言而喻其名来自它与洛河的独特关系——洛河出山后遇到的第一个村镇,叫此名称非它莫属。洛源镇地处秦岭腹地,为洛南、商州、蓝田、华县四县交界区域,海拔1350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坡差大,沟壑纵横。洛源镇气候温凉湿润,年平均气温11℃,属亚热带高寒山区,雨量充足,年降水量790毫米~830毫米,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地表为黑沙土壤,这里宜林、宜耕、宜牧。显然,这里比洛阳地势高出许多,寒冷许多,也比洛阳雨量丰沛得多。

  洛河源头

  出镇向北索源,沿河而上,平坦的山间小道走上十几分钟,车前便没有了道路。弃车徒步上山,半小时不到便走进了龙潭沟,洛河就是从这条沟里流出来的。

  站在沟口,但见白雾团聚沟口,风卷云动,不时扑下山来,神秘深沟时隐时现。山崖怪石嶙峋,层峦叠嶂,红叶漫山,若临仙境一般;脚下乱石成群,清溪穿石罅缝隙汩汩流过,泉声幽咽,如铃如歌,更增添了幽僻、安谧的气氛。

  放眼望去,一脉巨峰好似一道巨大的屏风安放在重重峰峦之间,隐隐约约可以看到白一块、青一块的图案,那个地方叫老猫嘴子。当地人讲,青的是灌木丛、毛竹,白的是石头,因为满山净是白色的鹅卵石,看上去像一道道白色的浪花,因而当地人称那里为石头浪。龙潭沟是绿色和水的世界,曾有人这样描述这里的景致:满目青山绿照眼,入耳尽闻流泉声,山上绿波翻涌,谷底水声震耳;头顶巉岩突兀,藤萝倒垂,奇树悬壁,万木葱茏;脚下溪流潺湲,灌木等身,蒿草没人,野花惹眼。偶尔从树影林隙间传来几声不知名的小鸟鸣叫,更显得谷幽林深。山风吹过,松涛阵阵,与泉声此起彼伏,杂而有序,煞是悦耳。路随步移,景随目换,时而波光粼粼,时而明亮若镜,恰似古人“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诗句中描写的人间仙境。整个山谷曲折幽深,忽然两峰相夹,好似古时的险隘,正疑无路可行时,草丛中一条便道悄悄探出头来,循径而行,却又豁然开朗,顿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山间小道越走越窄,峡谷越来越陡峭,终于水、路合一,再也找不到下脚的地方。溯溪而上,拐过一弯,一汪碧潭藏于山谷之中,这便是洛河第一潭——龙潭。山泉跌落岩下,溅起层层水花,打碎了一湖翡翠,滚落满池珍珠。瀑布炫出阵阵水雾,如烟如霭,随意蒸腾。通常人们把龙潭看作洛河源头,当地也有人称龙潭为龙潭泉,洛河就发源于瀑布的上端。再向上走便是秦岭主脊,此峰名草链岭,是洛南县最高的地方,海拔2645.8米。

  洛河上下的美丽传说

  洛河,古称雒水。“雒”,古书上指白鬃的黑马,古时也指洛河。洛河全长447公里,流经陕西的蓝田、洛南,河南的卢氏、洛宁、宜阳、洛阳市区、偃师、巩义。

  漫漫洛河,上下不乏美丽的传说。这些传说也成了洛河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走到洛河源头当然也有这样的传说,只是故事与我们过去听说的有所区别,且一个故事多个情节,相互重叠,十分有趣。

  关于洛源的龙潭,相传来自上古时期。那时,洛河之水汹涌无比,从山涧奔涌而出。一日,轩辕黄帝坐于元邑之阁,与大臣百人同看滚滚东去的洛水,忽轩辕问:“河之源,何在?”百官面对茫茫苍苍的洛河不知如何回答。恰在此时,一只金凤翩翩飞来,口衔一只金黄色玉匣。众人打开一看,内装一图,正当众人不解之时,金凤沿河飞去。此时,百官恍然大悟,携图追赶。黄帝与百官追至一山谷深处,始见绝壁生竹,飞瀑悬崖,此处鸟鸣山谷,松涛翻滚,古木参天,长天一线,崖下藏一深潭。此时,黄帝口渴,掬水畅饮,顿觉清凉,甘甜无比。从此,此潭得名龙潭。当今,龙潭有一山崖,人称“凤凰啸”,相传那就是当年金凤立足之处。

  龙潭有多深?洛源人又给出一个传说。传说,从前不断有人扛着长长的竹竿上山来试龙潭的深浅,然而一根根竹竿接起来也探不到龙潭的底部。有一山娃,天天在草链岭上放羊,每次经过龙潭,他都想一试龙潭的深浅,然而苦于无人协助,一直没敢下水。一日,山娃的相好山姑与他同上草链岭,俩人走到龙潭,决定协同完成龙潭探深任务。山娃找来长长的藤条,一头系身上,并坠上大石,一头牵在山姑手中。山娃下水后,迟迟不见动静,山姑慌了神,赶快向上拉藤条,不想藤条断开,山娃再也没有上来,山姑伤心欲绝,从此化作山花永久守候着龙潭。的确,金秋十月在龙潭周围还开着许多不知名的山花。

  有洛河之源的传说,也有洛神之源的美丽传说。洛水之神宓妃相貌出众,嫁与洛伯(洛河部落的首领)为妻。河伯(黄河部落的首领)也想娶她为妻,这两个相邻部族曾因战争而种下了仇恨的种子,这时河伯欲夺宓妃,发起了新的战争。洛伯被迫迎战,且节节败退。最后,洛伯的人马被逼到龙头山下(今洛宁长水)的洛河南岸。河伯部族更加嚣张,咄咄逼人,狂言若不交出宓妃,诛灭洛伯全族。洛伯是个直性子,宁愿战死也不愿讲和,决不使爱妻受辱。在这紧要关头,宓妃为了洛伯部族的平安,同意河伯开彩船来接她。河伯高兴万分,亲驾花船来迎宓妃。船至河心,宓妃对得意忘形的河伯冷笑三声,然后扑到水中。她为了保护族人,为了爱情,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后人称她为洛神,并在洛宁长水建造洛神庙以纪念。

  同饮洛水的情结

  当晚下山,我们住在洛源镇一户张姓人家,一交谈,发现洛源人的口音与洛阳差异不大,大家都说这是同饮一河水之故,言语间更觉像一家人一样亲切。

  晚饭也是在这户姓张的人家吃的。我们不坐餐厅,看中了人家的院落,于是主人热情地搬出一张低矮方桌放在院子中间,大家围坐一起,说说笑笑,很是和谐。

  “听口音,你们离这里不远?”一位大嫂问。

  “我们也是洛河边上的。”我们回答。

  一听我们是洛阳来的,这家在西安上大学的女儿张娅也凑了过来。她是回家过黄金周的。大家越说越亲切。他们告诉我们说,时不时会有零散的洛阳人来此造访,都对洛源非常感兴趣,他们把关于洛源的故事讲了一遍又一遍。提起洛阳,他们认为那是一个挺好的地方,因为它是洛河上唯一一座大城市。张娅告诉我们,老一辈洛源人以能走到洛阳为荣,但是很多人没有能够走出大山。现在不同了,有不少年轻人都到过洛阳。接着张娅的话茬,这家人说出了不少现在还在洛阳的当地人的名字。

  大家的话题始终没有离开洛河。这家人还告诉我们,洛南县电视台正在播出《洛河》节目。那是由洛南电视台策划并摄制的一个大型电视系列片,8月17日在洛源镇开镜,采取边拍摄边播出的方式,每晚播出一集,当地人非常喜欢这个节目。按照张姓人家的指点,当晚记者果然看到了一期这样的节目。据说该节目播出后,该电视台的收视率大增,广告效应特好。记者了解到,这部片子旨在全面展示洛河的历史人文、地理民情、风物名胜,历时约3个月。

  看来,我们想了解洛河源头,洛河源头的人们也想了解我们。洛河把我们紧紧连在一起,我们有共同的洛水情结。与记者同行的朋友李元星诗兴大发,作诗《洛源探胜》,抄录如下,作为本篇的结尾。“一水牵情万里长,洛源依然是故乡。山酿甘泉汇清洛,地蕴灵秀钟华章。溪流潺湲终奔海,民风淳厚古韵长。苍茫秦岭当欣慰,煌煌文明毓洛阳。”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