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将迎来新一年的12月,涧西区的初三男生果果(化名)终于逐渐走出了困扰他近10年的阴影,他把小偷小摸的坏毛病狠狠地“甩”在了2007年。
难以管教的“第三只手”
3个月前,15岁的果果在家人的陪伴下找到了心理医生,他屡教不改的坏毛病让母亲泣不成声。
果果从6岁开始偷东西,他会在下课后趁人不备,悄悄拿走同学的铅笔、橡皮;去邻居家串门时,他会“顺手牵羊”地拿走桌子上的针头线脑。以前,家人对果果小偷小摸的行为多是训斥,觉得他年龄小、不懂事,也没太在意,可随着年龄的增长,果果“三只手”的行为愈演愈烈,几乎只要他到过的场合,就非得丢点什么不可。为此,果果经常受到父亲严厉的责罚,鞋底、笤帚、皮带的滋味他都尝过,可挨打后不到一周,身上的瘀血、红肿还未消去,果果的老毛病就又犯了。果果周围的亲戚、同学都知道他的坏毛病,并逐渐歧视、疏远他,果果也知道偷东西是不对的,“可就是无法控制”。
奇怪的是,直到15岁为止,让果果感兴趣的目标始终只是一些针头线脑、廉价的小东西,他偷钱也只偷自家大人的,最高数额不过200元。
“偷拿东西,又惊又喜又刺激”
在市中心医院心理咨询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史静杰和蔼的询问下,果果回忆了自己第一次偷东西的情景。
因为父母忙于生意,常月余才回家一次,果果小时候多是由他奶奶带着。老人家生活简朴,很少给孩子买零食、玩具等“不必要的东西”,也很少给果果零花钱。6岁的果果非常喜欢校门口花花绿绿的糖果,看到别的同学有糖吃,他非常羡慕,几次回家向奶奶索要钱都遭到拒绝,便偷了奶奶放在桌子上的几个硬币,买了糖果。
当他奶奶在桌子上寻找硬币时,果果非常紧张、害怕,同时又有一种窃喜和兴奋,他忽然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快乐。
从那以后,果果又相继偷过同学的铅笔、橡皮以及彩色小本子等,看着同学焦急寻找的样子,他觉得又惊又喜又刺激,于是,他渐渐迷恋上了这种“快乐”的感觉,养成了“顺手牵羊”的毛病,从此欲罢不能。只要看见别人有什么小东西,他要不顺手偷走就浑身不自在,但对于偷到手的东西,他往往会跑到没人的地方将其一扔了之。
偷盗癖,可能源自关爱缺失
为什么果果那么小就喜欢偷拿别人的东西?果果及其父母都认为,这跟他们家当时并不富裕的经济条件有很大关系,但史大夫分析,果果的情况很大程度上源自家庭关爱的缺失。
史大夫认为,根据了解到的情况判断,果果的情况应被称为偷盗癖,是一种强迫行为,属于行为障碍的一种。果果情不自禁的偷拿行为以廉价的小东西为主要目标,并不以经济价值为目的,这明显区别于一般的偷盗行为,应该是他的一种心理需要和依赖。
果果从小跟奶奶生活,基本上每月才能见上父母一次。心理医生认为,五六岁的孩子往往都有恋母、恋父的感情倾向,此时远离父母容易让孩子产生分离焦虑,出现惶恐不安的情绪以及内心的孤独感,再加上经济条件不如其他家庭,可能导致孩子产生自卑、嫉妒等心理。此时,果果就可能通过“偷拿”的形式,来获取丢东西者的一种间接关注,也就是通过物质获得来弥补其幼小感情上的缺失。
史大夫说,遗憾的是孩子的偷拿行为没有得到宽容、理解和及时纠正,老师对他进行批评、教育,奶奶对他进行唠叨、劝说,一个月才得一见的父母,见面就是打骂、训斥,得不到关爱的果果,只能不断迷失在偷盗癖带来的“快乐”诱惑中无法自拔。
摆脱近10年的困扰
针对果果的情况,史大夫对他进行了针对性的心理治疗。
第一,采用心理治疗中的认知疗法。史大夫经过分析,让果果了解自己产生偷拿行为的原因,让他从心理上感到释然和放松,并建立起“可以克服偷拿毛病”的信心。
第二,采用心理治疗中行为疗法之一的厌恶治疗方法,帮助果果建立一种新的条件反射。即每当果果出现偷拿的欲念时,便用钉子扎疼手背,以“疼”的刺激代替原先的“快乐”感受,与“偷拿”之间建立起一种良性的条件反射。渐渐地,每当偷拿欲念出现时,厌恶情绪便随即产生,从而有效制止了不适当的行为。
第三,行为疗法和认知疗法相结合,让果果每天记心理日记。比如今天出现了几次偷拿的念头和行为,自己怎么处理的等。记日记的过程就是心理患者反省和自我分析的过程,经过心理医生的指导和鼓励,有利于患者进行自我整合和自我成长。
第四,让果果一家三口坐在一起,进行面对面交流的家庭疗法。一直缺乏沟通的父母和果果,都在学着进行两代人之间的沟通和表达,说到动情处,一家三口泪如雨下。
经过3个月的心理治疗后,果果现在已经很少再出现“偷拿”的念头了,偶尔出现,也能及时克制自己。
果果说,马上要进入新的一年了,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彻底“消灭”小偷小摸的坏毛病。
(本版图片均来自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