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21版:经典洛阳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遇章教书留美名 尊师重教好村风
悬梁刺股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08 年 6 月 23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晚报》评价网上调查>>>
匾额背后的故事
遇章教书留美名 尊师重教好村风
记者 陈旭照/文 王振华/图
  匾额状况:“七宝同流”是一个青石匾,它原来嵌在一户人家的大门上,严格地说是一幅对联的横批。对联也刻在青石上,上联为“四寿三贤积瑞培兰桂” ,下联为“双珠五玉增辉焕河洛”。“七宝同流”上款为“道光元年”,下款为“高其见题”。

  专家评析:此匾是一个功德联的横批,称颂匾主人是个名望很高的人,持家有道,教育有方,几代人中人才辈出,声名远扬。“七宝”原为佛家用语,在这里指的是“四寿三贤”和“双珠五玉”。“四寿三贤积瑞培兰桂”大概意思是家族中四位年高和三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精心培养下一代,“双珠五玉增辉焕河洛”指的人下辈人中两个儿子,五个女儿都颇有名望,远近闻名。

  鲍家小院匾联多

  “七宝同流”出自偃师市首阳山镇南蔡庄村的鲍德安家。日前,我们来到南蔡庄,鲍德安将我们领到家里。“七宝同流”就静静地躺在他家院子当中,和它一起的,还有“四寿三贤积瑞培兰桂” 和“双珠五玉增辉焕河洛”一对石联。石匾和石联保存得相当完整,用清水洗去石上的尘垢,晾干后,上面的大字小字清晰可见。

  “家里这东西多着呢,你们来一次也不容易,好好帮我看看,这都是啥意思?”说完,鲍德安又领我们上到家中小楼的二楼,在一堆杂物里,我们又看到两块匾额和两幅木质的对联。

  匾额一为“忠厚正直福寿康宁”,上款为“嘉庆十六年秋月上浣恭为大德望圣瑞鲍老先生立”,下款为“诸乡暨本村亲友族人拜赠”,匾额下部刻有几种动物的造型。匾上字为阳刻,字上漆已掉净,红底斑斑驳驳,四周的饰框已不见。嘉庆十六年为公元1811年,“七宝同流”匾的“道光元年”为公元1821年,两者相差10年,我们判断,两个匾主人可能是父辈与子侄辈的关系。

  另一块匾额也是无框,损坏更严重,已完全失去颜色。匾名“本立道生”,上款为“道光二年仲夏”,下款为“后学祝九如敬”。“本立道生”是孔子说的,意思是扎住根以后,道才能往外生长,说的还是儒家的教育,一个人只有先提高了自身的修养,致力于自己根本的建立,才能生出更多的“道”来。换句话说,作老师的,只有自己的知识储备足了,才能教育好学生。

  木质对联保存得较为完好,黑底红字,一副上联曰“读书易运枢天下”,下联曰“孝弟慈成教国中”;另一副上联为“出门游艺仿金精”,下联为“闭户读书宗阙里”。

  这些匾额只是一部分,鲍德安说,家里类似的匾额多着呢,可惜的是,在过去的年代里,烧的烧,毁的毁,“就剩下现在这么多了,还大多残缺不全”。

  那么,鲍德安住的小院曾经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呢?它的主人又是一个何等人物?能让人如此称颂钦佩,送来这么多的匾联,而且都与教育有关?

  遇章设帐留美名

  “这院子以前是个私塾,是祖上留下来的。”鲍德安说,“私塾是典型的老式瓦房,两进。‘七宝同流’嵌在大门上,‘本立道生’挂在二门上,原来也带有边框,可大,可漂亮,那些对联形式的木匾和‘忠厚正直福寿康宁’匾挂临街房子的客厅里,一溜挂着至少十几个。”

  为了说清私塾的来龙去脉,鲍德安请来了自己的叔叔,82岁的鲍敬国老先生,一位对南蔡庄村史和鲍家家谱颇有研究的忠厚老人。

  鲍敬国告诉我们,私塾的主人叫鲍遇章,是鲍家的一位先祖,关于他的事迹留传下来的很少。根据老辈人口中听说的只鳞片爪,鲍遇章很有学问,在自己家里设帐授徒,富人家的孩子掏钱能上,穷人家的孩子不掏钱也能上,加上他教书有方,一生桃李满天下,很受周围乡亲的爱戴。除了育人有方,鲍遇章还急公好义,他性情刚直,不避权贵,又精通大清律,常常为含冤的乡亲们伸张正义,连县令都知道他的大名。

  从前的私塾早已被拆掉,成了如今颇有现代气息的农家小院,徜徉在这样的小院里,端详着那一块块或大或小的匾联,我在脑子里努力刻画着鲍遇章的形象。渐渐地,脑海里响起一阵琅琅的读书声,一位一脸严肃的教书先生正手捧书本,一丝不苟地教一群孩子读书。老师教得认真,学生学得专注,回想这久违了的学堂画面,让人亲切中又增添一丝感动。

  南蔡庄村书香浓

  在南蔡庄采访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深切地感到,鲍遇章只是这个村庄众多教书育人典型中的一个,像他这样的典型,在南蔡庄的历史记载中有很多,尊师重教在南蔡庄有着光荣的历史传统。

  单说清朝,《南蔡庄史话》记载,从光绪年间,南蔡庄村的教育已经逐渐发展,村中设私塾3处。邑庠生鲍怀略、鲍怀韬设北学,鲍国琦、鲍曰赞、鲍曰琮设南学,朱佃阳在村中部也设有私塾。全村上国子监人数达120人。鲍开国一家的后人中,中府庠生2人,中邑庠生、太学生6人。鲍曰琮一家中邑庠生4人。

  这些为发展一方教育呕心沥血的人中,不能不说一个叫鲍重光的人,他因为兴办义学远近闻名,流芳后代。《偃师县志》载其在南蔡庄兴办义学,“施学舍一区,田24亩,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创立”。

  鲍重光兴办的义学被当时的清政府命名为“文明义学”,而这样的学校,全偃师只有两个。

  《南蔡庄史话》对此事记载得更为详细,我们不妨录下细看。其实,单从《南蔡庄史话》本身,就可看出这个村庄流传已久的对知识的崇敬和对教育的重视,试问现在能有几个村子能像他们那样,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就编出一部文风严谨、语言精美、内容全面,厚达300多页的村志来?

  《南蔡庄史话》载,鲍重光生于清嘉庆年间,其祖父、父亲早年在黄河经营水运,获利甚丰,至重光当家时已经有货船两艘,土地百亩,宅院两处。

  重光弟兄两个,他居长。弟弟自幼生活安逸,不知治家之难,染上了赌博和吸毒的恶习,重光苦心规劝,但收效甚微。后弟兄分家,弟弟所得宅院面积欠缺,两人商量购买邻居五亩闲地,以补差失,但邻居要价苛刻,且出尔反尔,最终地没购成。

  已过不惑之年的重光深感人心叵测,叹息子弟无才,又常见穷家孩子无钱读书,终生愚笨,受人欺负,而这一切归根到底,皆为教育缺失所致。

  他下决心兴办义学,为改变家乡的教育现状尽一点心力,他卖掉部分家产,在村里购得闲地一处,又买料督工,道光二十年,也就是公元1840年,义学落成,定名为“南蔡庄义学堂”,他又拨出自家的好地20亩作为义学学田,土地所得维持义学日常开支。

  鲍重光及其兴办的义学名声大噪,当地百姓人人称颂,并将自家子弟送往义学,学生最多时,有70余人。当时的河南府尹、洛阳县知事也相继前去祝贺,在鲍家院内院外树碑六通,叙述义学兴办经过,并给鲍重光送匾三面,分别为“乐善好施”、“一乡善士”和“敬业乐群”。

  呵护“经典洛阳”,期待您的关注。“匾额背后的故事”、“洛阳地名探源”、“洛阳成语典故”诚邀您的参与。希望有关专家及广大读者不吝赐稿。读者如有这方面的线索,请与我们联系,电话:66778866、13503797759。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