旮旯(gāLá),这两字属于方言,许多地区都在使用,使用率是很高的,旮字尤甚,它指角落、偏僻的地方。
老洛阳用时,旮多读gē(哥)音,儿化。如:“锨该(在)哪儿哩?”“那不是,在下头屋,墙旮儿旯儿靠着哩嘛!”
再如:“笤帚在哪儿放着?”“在门旮儿落( Lào)儿靠着。”
另:“乒乓球轱辘到哪儿了?”
“轱辘到墙旮儿角儿了。”
“旮临”有边沿垂直之义,如现在房屋的踢脚线,这部分老洛阳就叫“墙旮临儿”。
有首儿歌谜语:“毛旮儿灵儿,尾巴长;跑得快,住山岗;吃嫩叶儿喝果浆;坐到那儿看着囊;会跳圈儿铃声响;当丁丁,丁丁当。”这“毛旮儿灵儿”是什么东西呢?小动物松鼠是也。
旯字也不是一点儿派不上用场,如角落吧,老洛阳叫“黑旯儿”。譬如说:“这窗户格太密挤,黑黑旯旯儿,不好擦洗。”
说膪 膪(Chuài),猪胸腹部又肥又松的肉也。
老洛阳把这东西叫“脯囊子”。它筋筋丝丝,络络连连,炒菜,既不好吃又嚼不烂。我想,它只能是炸出点大油,或喂喂犬类,再不然就当废物抛掉。
根据它的特征,老洛阳把膪引申为龌龊、邋遢、脏。
一个人穿着打扮不整齐,居室不打扫,长期不洗澡,夏天满身臭汗。大家在旁议论此人:“×××够膪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