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赵守义(右)接受记者采访的资料照片。 李中灿 摄 |
|
核心提示
“豫西一宝”、“小麦土专家”、全国劳动模范……这些都是他获得的称号和荣誉。然而和黄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他,其实只是个一心一意想把地种好的农民。他的一生都在重复相同的劳动:耕种、收获。细看他所留下的足迹,他把一个豫西农民的形象诠释得异常丰满、生动……
作为一个中国北方农民,他把农民这个角色几乎演绎到了极致:多次刷新河南省旱地小麦亩产纪录;被有关方面命名为“小麦土专家”;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河南省原省委书记李长春曾称其为“豫西一宝”;被誉为“旱塬小麦种植的一面旗帜”;是全国劳动模范、省人大代表……
2007年9月9日,当赵守义走完他79年人生旅程的时候,同村的乡亲们感慨道:老赵这一辈子没有发家致富,但省委书记到过他的田头,县委书记每年来为他割麦,他还去北京人民大会堂开过会,一个老百姓能做到这个份儿上,值!
12岁尝到了白面馍的香味
农民爱土地是天生的,赵守义对土地则是异乎寻常地爱,因为身上积淀了太多苦难的他对土地有着深深的感激之情。
赵守义生于1928年,洛宁县王村乡贾窑村人(现属小界乡)。王村乡是洛宁的五大旱塬之一,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唯一缺的是水。雨水充沛的年份,旱塬地的粮食产量能跟水浇地媲美,但豫西地区自古就有“十年九旱”的说法,所以旱塬区的人家经常吃不饱肚子。
解放前这里缺粮缺到啥程度?看看赵守义就知道了。1940年,12岁的赵守义才第一次吃上了白面馍。那是他和弟弟去给别人帮工时,人家给他的“报酬”。那个拳头大小的白面馍,赵守义只咬了一小口,就死死地记住了白面的香味。那时他就想:将来我要有了地,一定下死力把它种好,让全家人都能吃到白面馍!
赵守义15岁那年,豫西大旱,庄稼绝收,老百姓没了活路。为了保住一家人的命,父亲用赵守义年幼的妹妹换来了50公斤黑豆。可是一家人几张嘴,这点黑豆也撑不了多久。于是,赵守义小小年纪就到陕西当起了货郎,总算勉强糊口。
解放后,赵守义回到老家分到了地。有他这种经历的人,能不热爱土地吗?
旱地小麦亩产150公斤让他成了省劳模
有自己的土地后,赵守义好像有使不完的劲。他牢牢地记着老辈人传下来的一句话:“人下力气,地就不懒。”别人挑担子一般挑五六十公斤,而他能挑150公斤;别人锄一遍的地,他锄两三遍。由于吃苦肯干,他一直当着互助组长、初级社长、村长这样的小官儿。
1958年,公社要求村村实现“万斤田”,并指示“深耕密植放大卫星”。赵守义划出了一亩最好的田,选了几十名棒劳力,排着队把地翻了整整1米深,并按密植的要求播下了75公斤麦种,又勒紧裤腰带把150公斤黑豆磨碎沤烂当底肥。
在整个麦子生长期,他们辛勤劳动、小心呵护,上场打收后,果然取得了高产——240公斤,旱塬上从未有过的产量!然而人们高兴了不久就笑不出来了,因为减去75公斤麦种、150公斤黑豆,算下来才收了15公斤粮食。但赵守义有了信心:只要下力气,这旱地还是能够多产粮食的!在这种信念的鼓舞下,他带领村里人精耕细作,使全村的小麦亩产稳定为75公斤左右,成了全县的高产典型。
1965年,赵守义用村里种的苜蓿当底肥,第二年小麦产量又上了新台阶——大面积亩产达到了150公斤!这在当时全省的旱地小麦产区中也名列前茅,赵守义由此成为了省劳动模范。
但是,旱地小麦亩产150公斤似乎是个极限。在此后的10多年里,尽管赵守义领着村里的乡亲们没日没夜地干,可村里的小麦亩产不仅没有突破,反而一直在110公斤左右徘徊。这10多年里,赵守义兢兢业业地当着村干部,在村里的口碑也极好,但他心里却一直有愧——解放多年了,乡亲们连肚子也吃不饱,对不住老少爷们儿呀!
赵守义的苦恼还不仅限于此。作为一个农民却不能全身心地种地,也让他痛苦不堪。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开展,早学习晚汇报、各种形式的“斗私批修会”,让大家的神经绷得紧紧的。到了播种季节,庄稼可以不种,各种形式的会却不能不开,一切都要为政治让路。更让他哭笑不得的是,啥时种庄稼、咋样种,都要统一安排,就连他这个一肚子种地经的人,也要听从那些分不清韭菜麦苗的上级领导“指挥”。
赵守义这种苦闷的心情一直持续了10多年,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走上科学种麦路,真正成为“土专家”
1979年后,作为农民,赵守义明显地感到各种学习、会议少了,上级开始提倡农民把地种好,多打粮食。赵守义想,甩开膀子大干的时候到了。就在这年,县农业局一个叫代文戌的农艺师带着人来到了赵守义所在的村子。
代文戌是来总结旱地小麦种植经验的。作为村党支部书记的赵守义表面上热情接待,心里却不以为然:一个读书人,能比我这个种了大半辈子地的人还懂种地?
果然,两年过去了,不见代文戌他们有啥动静。这两年中,农村却发生了一场大的革命,集体统一耕种了20多年的土地又分给农民自己种了。没有了瞎指挥,农民种地的积极性空前高涨,1982年的小麦亩产量达到了220公斤。从那一年开始,这个地方的人再也没有饿过肚子。
就在人们还沉浸在包产到户的喜悦中,几乎将代文戌一行忘记的时候,1983年春,村里划给代文戌的试验田长出了一片葱绿的麦苗,这让村里人吃惊不小。庄稼人都是识货的,人们的目光一下子被吸引过来了。赵守义也不例外,整天留意代文戌他们用啥方法让麦苗长得恁绿、恁壮。转眼到了麦收季节,试验田的亩产达到了300公斤,比一般的地夏秋两季打的粮都多!赵守义坐不住了,他端端正正地坐在了代文戌的面前,听代文戌谈种粮经。
从代文戌口中,赵守义知道了生产1公斤小麦需要600公斤水,知道了施氮、磷、钾肥的最佳比例,知道了植物生长的最低土壤存墒值……赵守义服了,心甘情愿地认代文戌为老师,并在56岁那年主动辞去村支书的职务,当起了“科技示范户”。他的想法非常朴实:当了大半辈子村干部也没干出啥名堂,那就老老实实把地种好,给大伙儿闯出一条种粮高产的路来。
在代文戌的指导下,赵守义走上了科学种麦的道路。
首先解决水的问题。如何把天上降下的雨水留住,是提高小麦产量的重中之重。根据摸索,赵守义总结出了经验:每月一耕,遇雨就耙。经测算,这样耕作的农田比别的田蓄水量高出14.7%,即一亩地多蓄底墒33.46立方米。
其次是施肥。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把氮、磷、钾三种肥料按一定比例配制好,在种麦前一次施足底肥。
…… ……
经过多年的实践,赵守义独特的“旱作农业模式”总结出来了,即:“伏前深耕,遇雨即耙”以达到“蓄住天上水,保好地下墒”的目的;改传统施肥方法为“有机为主,配方施肥,三肥早施,一次掩底施足”的施肥方法,氮、磷、钾比例为1∶0.61∶0.86;改晚播为适时早播、精量匀播,确保壮苗越冬;改常规管理为以保墒和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为中心的麦田管理。
在赵守义的摸索过程中,一项项纪录诞生了:1984年亩产达到379公斤;1985年至1997年,连续12年平均亩产478.2公斤;1991年亩产达到了518公斤;1997年,亩产达617公斤。
荣誉和困惑
一心一意种小麦的赵守义,名气越来越大,各种荣誉接踵而至,到上世纪末达到高峰。他先后获得省、市、县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被选为省、市、县人大代表。1997年1月,时任河南省委书记的李长春冒雪来到了赵守义的麦田边,倾听赵守义介绍旱作小麦种植经验,并当场赞誉他是“豫西一宝”。2000年,赵守义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进入新世纪之后,随着新品种、新农技的推广,粮食产量大幅增长,温饱早已不是问题了,粮食产量在人们眼中已不再像先前那样重要。于是,对种地痴心不改的赵守义听到了来自周围的质疑声。
“老赵那一套,粮食是可以打得多一些,但费时费力,有那工夫还不如出去打工。”
“粮食种得好有啥用?你算算他投的工夫,看看能不能划得来?”
“老赵种地种得有点魔怔了!他要腾出一半工夫出去打工,哪怕重新当货郎,挣得也比现在多。你看他现在名气怪大,家里有点啥?”
…… ……
这些议论一度使赵守义感觉到困惑:身边许多人做生意发了家,不少人外出打工回来盖了房,自己呢?但是,最终他还是认准一个理:地必须得有人种。要是大家都不种地了,没有粮食吃啥事儿也干不成!
人在一天天变老,赵守义手中的农活却一天也没有放下。在地膜广泛运用到粮食生产领域后,他也积极实践,并在种小麦的基础上,开始种植一些经济作物。
在外地工作的儿子多次要接他过去一起住,好照顾他的晚年生活;一些企业看中他是名人,想聘请他,不用干活就发工资……可他哪里也不去,他舍不得劳作了一辈子的土地。确实,直到永远离开这个世界,他始终也没有离开自己钟爱的这片黄土地。
相关链接
我市的耕地类型大致可分为三种:水浇地、旱塬地和旱坡地,其中旱地的面积远远大于水浇地的面积。豫西地区“十年九旱”的气候特点,决定了干旱是农业生产的大敌。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村生产力得到了解放;同时,随着粮食优良品种的推广应用和田间管理技术的提高,我市粮食产量连年丰收,白面馒头、白面面条早已成为百姓的家常便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