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B03版:教育周刊·热本期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八问 高中新课改(上)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08 年 9 月 1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晚报》评价网上调查>>>
八问 高中新课改(上)
文/本报记者 郑凤玲 实习生 刘萌萌 周 萌 张 越
(资料图片)
  (上接1版)

  一问 为啥实行新课改

  关键词:把学习自主权还给学生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次高中课程改革并不是新鲜事。

  我国高中新课程实验于2004年启动,已有海南、广东、山东、宁夏等15个省(市、自治区)陆续实行了课改。所以,尽管高中课改在我省属于新动向,但在全国来讲,已经不是新生事物了。

  随着课改的不断完善,高中新课程设置更加科学,更加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因此,高中新生和家长大可不必为如何适应课改而担忧。

  据官方说法,这次课改的意义非凡──把学习的自主权真正还给了学生。

  学生可根据爱好选修课程,学业状况用学分予以评价和反映……普通高中的课程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考试方法都将发生较大变化。

  总之,新课改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课程功能上,纠正了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努力使学习过程变为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过程。

  难怪有教育界权威人士这样评价:说到底,新课改的最终受益者还是学生。

  二问 课改亮点在哪里

  关键词一:自主选课

  课改后,普通高中课程分必修、选修两部分。

  教师不再唱主角,而是更像厨师——以前做的是盒饭,现在改成了自助餐,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学习倾向选择适合自己的选修课程。

  3年中,学生必须修够144分,其中必修学分占116分,必修学分包括:语、数、外各为10分,政治和技术各为8分,史、地、理、化、生、艺术各为6分,体育与健康为11分,综合实践活动为23分,其余为选修学分。

  学生从被动听课、接受填鸭式教育,变为自主选择,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而教师则担负起引路人的责任。

  这些大学里的学习模式被引进普通高中教育,将成为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助推器。它的好处是:纠正了以前文科学生不学理科,理科学生不学文科的偏科倾向。

  实行学分制后,无论学生学文或学理,最基本的科目都要学,且必须达到该科目的最低学分,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选择。

  关键词二:综合实践

  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是此次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鲜明特色。

  据悉,新增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分都是必修学分,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15分)、社区服务(2分)、社会实践活动(6分)。学生参加这些综合实践活动,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大有裨益。可不要小看这些综合实践活动,如果修不够学分,学生就拿不到高中毕业证。

  三问 教师该咋教

  关键词一:困惑

  新课改能否顺利开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理念的转变。

  对于教师们来说,课改是熟悉而又陌生的。要把熟悉的知识点科学地理顺了,以新颖的教学方法传授给学生,在未来3年的教学过程里,他们将“摸着石头过河”。

  在采访过程中,许多教师表现出困惑──

  ①教材多了,课时不够;教材活了,教法咋变。

  洛一高的王国瑛老师和市三中的金义权老师反映:首先,教材内容增多,课时却没有增加,按照原来的教法,时间肯定不够。其次,教材变得深入浅出,特别是政治,不用教师讲解学生就可以看懂,那要教师做什么?部分老教师的感受是“有些无所适从,不会上课了”。

  ②选修课应该如何开设

  市三中的翟学智副校长说,按照国家的规定,要开足选修课,实行走班制。对此,学校又犯了难:其一,有不少选修课教师没学过,也没有那么多教师教;其二,硬件设施跟不上,没有那么多教室;其三,学校组织非常复杂,排课表、走班上课场面没法控制,学生要挑教师,有的教师那里报的学生很多,有的教师没有课上,会出现很尴尬的局面。这对学校未来的管理提出了挑战。

  ③如何和高考接轨

  教材内容很多,但是要求较低,并且明确指出教材的内容不是所有的都要求掌握,实实在在的高考问题摆在了师生们面前。看看那些先行一步的课改实验区的高考试题,难度并没有降下来。课改和高考如何接轨,成了课改的又一难点问题。

  关键词二:培训、“洗脑”

  市教育局教研室书记王志奎说,今年秋季开学之前,所有进入新课改的高中一年级各学科教师都进行了系统的岗前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未经岗前培训的教师不能承担新课程教学。

  市外国语学校的朱珍珠老师认为,教师必须先“洗脑”,要把以前那种“把馍掰碎了喂给学生”的做法抛弃掉,重新树立“把学习自主权还给学生”的理念,才能够适应新课改。

  翟学智曾经到多个省份考察过,并参与了全省组织的新课改校长培训。他就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提出了几点意见:

  第一,课前要“备学生”。以前,教师课前准备主要是以备教材为主,新课改后则要求教师在课前更多地去“备学生”:熟悉学生的接受能力、学习能力等,以准备一套适合学生的讲授方法。

  第二,课堂上,要让学生“活”起来。过去的课堂是教师的“一言堂”,新课改后,更强调师生互动,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更多地参与教学。“在互动中产生新知识”是新课改的努力方向。

  第三,课后学会“反思”。课后的“反思”,会促进教学的进行,使教师和学生达到双赢。

  四问 学生该咋学

  教材变了,教育理念变了,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能不能适应新课程的变化?

  翟学智说,其实,从小学到初中,我市一直在推行课改,学生从小就在接受新理念,学习上不会不适应。应该说,新课改把学生小学、初中、高中学习衔接上了。

  新课改要求学生对学习负责,珍惜和有效利用课外实践活动。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配合老师,善于收集、整理、解决问题。

  翟学智对学生提出一些建议——

  ①加大学习时间的投入。不仅要学习课本知识,还要“向环境要学习”,这是新课改的要求。从自己所在的生活环境中(如学校、工厂、社区等)学习知识是一种新的学习方法。

  ②培养学习兴趣。注意调整学习方法,不贪求学难的,先求学会,学会后多练习。

  ③注重有效原则。这是培养学生的一种生存能力,是新课改的一个亮点。

  ④多观察、多动脑、多动手。观察能力是我们接受知识的首要能力,多观察是学习知识的直接途径。

  ⑤学会吃苦,热爱劳动。

  五问 考试该咋考

  翟学智说,这次新课改体现在高中会考方面的变化并不大。

  选修课的考查方式主要是学分评价,即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课外实践情况综合考查,给出学生应得的学分,而必修课的考查方式会采用传统的笔试方式。

  对于3年以后的高考,翟校长说,虽然课程变化这么大,但是只要考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就能够从容应对,取得好的成绩。

  市第二实验中学的师利锋副校长分析道:课改和高考并不矛盾,高考考查能力,课改提高学生能力,方向是一致的。在课改的过程中汲取新课程的优点,保留传统教学之精华,学生在高考中就能考出好成绩。

  六问 课改是否加重学生负担

  关键词:提高学习效率

  “课改以后,学生的负担到底是加重了还是减轻了?”对此,很多家长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忧虑。

  翟学智说,我们要辨证地看待这一问题。

  从课本数量来说,分成多本必修课本和多本选修课本,并且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了艺术、体育健康、通用技术和综合实践科目,知识容量大大增加,这样看来,学生的负担是加重了。

  但是,从另一方面看,新课程改变了以往强制性灌输的教学方式,实质上是减轻了学生在应试教育模式下的学习负担。

  他说,在新课改形势下,学生应该抓住重点知识,学会探究式地学习,提高效率是事半功倍的关键。

  七问 学校有哪些应对措施

  关键词:支持、保障

  新课改不仅仅是在改课程、改教学方法,对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硬件设施等方面也是一个重大挑战。学校要创造条件,为新课改提供充分保障。

  以市三中为例,首先是组织保障。学校成立了课改领导小组,在政策支持、办学条件、制度建设等方面提供保障。

  其次是经费保障。教师培训、硬件投入以及教师后续培训、配套教辅资料都由学校拨出专项经费。

  再次是资源保障。整合教学资源,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挖掘教师潜能,成立学校资源中心等。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