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03版:洛阳·关注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一曲《编花篮》 “正名”二十年(上)
广告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08 年 9 月 1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晚报》评价网上调查>>>
经典名曲《编花篮》不是“河南民歌”,而是地地道道的个人原创作品,它的曲作者是 洛阳人郭复善!由于种种原因,这首歌的真实身份多年来一直被人们误读——
一曲《编花篮》 “正名”二十年(上)
记者 邓德洪 见习记者 陈兵文/图
郭复善弹奏《编花篮》,老伴轻声唱和。
1959年第3期《歌曲》杂志首发《编花篮》原版词曲。
1961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给郭复善的复信。
  讲述人

  郭复善,男,78岁,孟津县平乐镇平乐村人,解放初期在洛阳从事文艺宣传工作,后调至郑州,1991年离休于河南省人民检察院,现居郑州。

  “编、编、编花篮,编个花篮上南山……”

  说起《编花篮》,几代中国人可谓耳熟能详。近半个世纪以来,这首朴实无华的歌曲历久弥新、传唱不衰,从中国的乡村和城市,一直唱到维也纳金色大厅,堪称中国音乐艺术的一朵奇葩。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首极具河南地方特色的经典名曲,并不是人们通常所认知的“河南民歌”,而是地地道道的个人原创作品,它的曲作者是洛阳人郭复善!

  郭复善是个什么样的人?《编花篮》当年是如何在他手中诞生的,后来又是如何“花落旁家”的?在长达20年的维权之路上,他有过哪些坎坷经历?近日,记者专程赶赴郑州,聆听这位78岁老人讲述那段不寻常的往事。

  冲动:洛阳的棉花助他“编”出“花篮”

  郭复善一生经历颇为曲折,对新旧社会的“冰火两重天”感触尤深。1930年,他出生于原洛阳县平乐镇平乐村的一个贫困棉农家庭。12岁那年,由于兵荒马乱,食不果腹,加之母亲早逝,他读到小学五年级便辍学,到城里当学徒混饭吃,其间尝尽了艰辛。洛阳解放后,他才“像个真正的人那样”开始了新生活,先后在洛阳县三区政府、县宣传队,洛阳市、专区文工团从事文艺宣传工作,与豫剧《朝阳沟》的作者杨兰春共过事。后因工作需要,他于1952年调至郑州。

  1958年10月,时年28岁的郭复善在省文联从事行政党务工作,并担任省文联机关刊物《奔流·戏剧专刊》编辑。一天上午,他从报纸上偶然看到钟庭润(省文联诗歌编辑,与郭复善是同事兼邻居)写的《编花篮》歌谣:

  “编、编、编花篮,编个花篮上南山,南山有块棉花田,朵朵开得像牡丹,金牡丹来银牡丹,银牡丹哪嗬哪嗬咿嗬嗨。采、采、采牡丹,三朵两朵采一篮,俺把篮儿送北京,毛主席见了夸奖俺,夸俺手巧牡丹艳,牡丹艳哪嗬哪嗬咿嗬嗨。”

  歌词中的“棉花”二字,一下子“击中”了郭复善的心灵,勾起了他的“棉花情节”——父亲当年伺弄棉花很有一套,小时候家里穷,他自幼便跟着父亲在洛阳的棉花田里除草、掐顶、打杈、采棉……

  “这首歌谣讲述的正是一个棉产区的少女自己种棉花,自己编花篮,棉花熟了以后自己上山采摘,接着又亲自送到北京送给毛主席的故事,塑造的是一个勤劳、欢乐、热爱生活的农村少女形象,表达的是劳动人民对党和毛主席的感激之情……歌词上来就把‘棉花’比喻成一朵朵又大又白的‘牡丹’,后来干脆直接用‘牡丹’来替换‘棉花’,把‘采棉花”说成‘采牡丹’,一来押了韵,二来将丰收的喜悦表达得淋漓尽致,写得好、写得好啊!”他说。

  连读几遍歌词后,一种创作的冲动在郭复善胸中涌起,他立刻拿起笔和自制的五线谱纸,开始为《编花篮》谱写曲调。因为有来自童年的生活经验,加上当时十分兴奋,他用了不到两个小时,几乎一气呵成地完成了全曲创作。至此,一个鲜活的采棉少女形象已跃然纸上。当天下午,他只简单修改了一遍便定了稿。

  惊喜:“初生牛犊”亮相国家级权威刊物

  定稿几天后,“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郭复善以“筱轩”(郭复善的小名叫“小轩”)为笔名,将《编花篮》连词带曲投给了北京《歌曲》半月刊——想当年,那可是中国音乐家协会的机关刊物,也是无数音乐创作者梦想占领的“顶级阵地”!

  郭复善万万没想到,1959年2月2日出版的第3期《歌曲》连词带曲地刊发了《编花篮》,词作者署名“钟庭润”,曲作者署名正是“筱轩”!

  记者注意到,在这期《歌曲》刊发的《编花篮》题目下方,注有“河南民歌”字样。郭复善解释说,他当年谱写的曲调是在河南南阳镇平的民间小调基础上,吸收了洛阳曲子戏的一些元素加以提炼创新,最终将比较低沉的小调调式改为明朗欢快的大调调式,所以,“河南民歌”是他在投稿时特意加上去的,而《歌曲》编辑后来也没有删掉,但这并不代表《编花篮》就是通常意义上的民间集体创作的民歌类型。

  当年收到《歌曲》杂志社寄来的样刊和4元稿费后,郭复善欣喜若狂:自己从解放初期就开始学习作曲,可谓“十年磨一剑”,如今总算在国家级权威刊物上“整出东西”了!

  当然,此时的《编花篮》还只是停留在纸面上,怎样才能让它乘着歌声的翅膀“飞翔”起来呢?一年后,郭复善意想不到的事再次发生了。

  意外:《编花篮》一炮而红超乎他的想象

  1961年春天的一个早晨,因浮肿病住进省干部疗养院的郭复善,在晨练时听到树上高音喇叭里传出一阵欢快流畅的旋律,这旋律是那样的熟悉和亲切。他停下脚步,仔细聆听。“编、编、编花篮,编个花篮上南山,南山有块棉花田,朵朵开得像牡丹……”悦耳清脆的女高音清清楚楚地鼓动着他的耳膜,这不是自己创作的《编花篮》吗?

  那一刻,郭复善的心“突突突”地急促跳动起来。仿佛身上的病全好了一样,他一路小跑到疗养院的播音室,得知刚才播放《编花篮》的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那年出院后,郭复善按捺不住兴奋,提笔给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写信。同年2月20日,该台群众联系组复函,告诉他《编花篮》一曲已由该台于1960年首播,演唱者是广州战士歌舞团的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王曼云(上世纪70年代去世),还告诉他本月底该台将为《编花篮》安排两次复播,请他到时注意录音复制,以作纪念。

  没过多久就到了复播时间,郭复善在家里录制了一盘磁带,保存至今。

  当年,因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首播,《编花篮》很快传遍神州大地,红透大江南北,全国各地的电台和电视台也纷纷将它作为常播曲目,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它独特的音乐魅力,广为传唱,真正达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

  《编花篮》一炮走红,大大超出了郭复善的想象。最令他惊喜的是,这首歌后来居然传唱了半个世纪,还唱出了国门,唱进了维也纳金色大厅,其传唱范围之广、影响之深,河南的音乐作品至今无出其右。

  震惊:作品“改头换面”为“河南民歌”

  一曲《编花篮》,成为郭复善毕生的骄傲,然而也带给他长达20年的烦恼。

  《编花篮》当年走红全国后,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郭复善从没在意过署名问题,也很少向旁人说起自己就是曲作者“筱轩”,因为“对一名创作者来说,最幸福的事莫过于作品本身被大众接受和喜爱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原本平静的心被一次意外的发现激起了波澜。

  1988年,时年58岁的郭复善已转至河南省人民检察院工作了一些年头。那年初春的一天傍晚,他散步至郑州市二七广场,突然听到一家音像店里传出“编、编、编花篮……”的歌声,熟悉的旋律再次令他心跳加速,激动难抑。他跑进音像店,发现店里正在播放磁带,是中国唱片公司北京分公司1986年出版发行的《四十首民歌联唱》,其中一首正是《编花篮》。

  早些年,《编花篮》还没有被录制成磁带公开发行过。当天,郭复善兴冲冲地买下一盒磁带。不料,他带回家后仔细一听,再仔细一看,顿时大惊失色。

  磁带里的《编花篮》曲调一成不变,但大部分歌词已被“改头换面”:

  “编、编、编花篮,编个花篮上南山,南山开满红牡丹,朵朵花儿开得艳,银丹丹嘿银牡丹,银牡丹那个哪哈依呀嗨。摘、摘、摘牡丹,三朵两朵摘一篮,花儿开得多娇艳,姑娘见了好喜欢,哎嗨哎嗨好喜欢,五彩缤纷嘿齐争艳,齐争艳那个哪哈依呀嗨。”

  细心者不难看出,歌词中凡是与“棉花”有关的字眼儿已被删得干干净净,采棉少女的劳动场景、送棉到北京受到毛主席夸奖的美好心愿、劳动人民对党和毛主席的热情歌颂也都荡然无存,通篇歌词中只能看见一个醉心于“摘牡丹”的爱花姑娘的形象,这与原歌词的主题和意境已相去甚远。

  更离谱的是,磁带中的《编花篮》还没有标明谁是词曲作者,而仅仅以“河南民歌”冠名,与其他39首中国民歌并列发行。

  “自己苦心谱写的作品,歌词被改得面目全非且不说,还莫名其妙地变成了纯粹的‘河南民歌’!”郭复善将自己这个惊人的发现告诉了钟庭润,两位原创者对此都百般不解。

  好好的一曲《编花篮》,是怎样被“改头换面”成“河南民歌”的?曲作者郭复善又将如何为自己“讨说法”呢?敬请关注下期报道。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