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03版:洛阳·综合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张博 传播奥运和抗震精神
尹茜 发自内心地关爱残疾人
首批爱心月饼
昨日寄往灾区
广告
中秋牡丹 山中“待嫁”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08 年 9 月 3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晚报》评价网上调查>>>
张博 传播奥运和抗震精神
  “能成为残奥会的火炬手,我感到特别兴奋和自豪!”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某红军高炮团政委张博激动地说。

  今年5月13日,汶川大地震后第二天,张博和他的部队共1118人奉命迅速赶往灾区。14日下午5时,张博和部队进驻重灾区映秀镇。在灾区的整整100天里,他们在余震不断的映秀镇参与抢救幸存者、清理废墟、搜救失事直升机、“进村入户”、卫生防疫和灾后重建工作,抢救出26名幸存者,帮助那里的人们重建家园,恢复了生活的勇气。

  8月18日,在返洛途中,张博得知自己成为北京残奥会洛阳站火炬手,还有些不敢相信。他说:“残奥会和奥运会一样,是全世界参与的盛会,作为一名现代中国军人,成为火炬手是至高的荣誉,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想。”

  他们在灾区铺设管道、整修道路、绿化环境、帮助灾区兴建农贸市场……常常忙到晚上10点多钟。尽管又累又饿,但大家仍挤在25人同住的帐篷里,一起听广播、看电视,想知道当天中国又夺了几块奖牌,又有哪些比赛项目有了突破。有时,当地老百姓也来到军营,和官兵们一起看奥运比赛。

  张博说,在灾区的日日夜夜,他深深地感受到:作为一名残奥会的火炬手,不仅要传递和平与友谊,也要传递众志成城、不屈不挠的抗震救灾精神。“奥运会和残奥会的精神,不仅是运动员的追求,也是军人的追求。”

  (记者 孟国庆 文/图)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