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总是在不断发展,使得我们的生活不断变得丰富多彩、通达便利。为了随时随地聆听乐曲,我们发明了录音放音技术。为了不受拘束地欣赏音乐,我们发明了随身听设备。从磁带到CD,从MD到MP3,存储介质的发展不仅使得随身听的技术实现门槛逐步降低,而且更加使随身听的拥有和使用变得越来越平易近人。
回首放眼,从诞生到发展,纷纷扰扰,竟十年已过。经过了多年来的激烈竞争,如今MP3播放器已经毫无疑问地坐上了最流行随身听的王座,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听歌赏乐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下面就让笔者带着大家一起来回顾一下,MP3播放器是如何一步一步地走过来的。
诞生(1998~1999)
关键词:MP3播放,SAEHAN or DIAMOND,闪存(32MB/64MB)
由于当年的信息传播还没有今天那么迅速发达,而且当年的随身听主流依然是CD随身听和MD随身听的天下,因此一直以来,很多人对于世界上第一台MP3播放器的情况所知不详。也许一些较有资历的玩家还记得第一台MP3大概就是在1998年的时候出现,而且当年比较知名的帝盟(Diamond)公司也因为MP3播放器而与唱片业界打了一场官司,因而这使得很多人以为世界上第一台MP3播放器出自帝盟公司之手。
事实上关于第一台MP3机器的出现,我们可以再往前追溯一点。早在1998年3月的CeBIT展会上,SAEHAN公司展出了世界上第一台MP3音乐播放器MPMAN F-10的工程样机,并在同年5月投入量产销售。于是,MP3播放器就从此迈开了进入我们生活的第一步。
探索(1999~2004)
关键词:硬盘&闪存,GB&MB
尽管在1999年,Compaq已经发售了第一台使用硬盘存储的MP3播放器HanGo PJB-100,但在当年,闪存依然是MP3播放器主要存储介质。然而踏入2000年,HanGo PJB-100的4.86GB硬盘让人们看到了装载100张CD的能力,使硬盘机器也逐步进入了与闪存机器竞争的行列。硬盘机器(从4GB发展到40GB)能为我们带来更大的存储空间,从而存放更多的歌曲,而闪存机器尽管容量小很多(主要为128MB和256MB),却具有硬盘机器所比拟不了的便携体积,让我们更方便携带。在此几年间,各大厂商都推出了很多闪存和硬盘的机器,其设计思路都是为了在各自基础上更大地扩张优势以及更好地处理这个两难的问题。
飞跃(2004~2006)
关键词:彩屏,图片,视频,GB闪存,PMP
在过去几年里,硬盘机器的容量不断地往上涨,硬盘机器也依靠着其充裕的设计空间,不断优化设计和完善功能。而闪存机器也在不断通过各种技术扩展其容量以及深化其便携特性。踏入2004年,硬盘机器开始出现了彩屏机器,图片浏览和视频播放的整合思路,渐渐呈现在人们眼前。与此同时,三星发布了第一片60-Nanometer 8-Gigabit NAND Flash 存储器(1GB),也标志着闪存技术开始踏入GB时代。
延展(2007~2008)
关键词:SD/SDHC扩展、触摸、蓝牙、用户操作
2006年的风平浪静,似乎暗示着2007年的厚积薄发。不管是新品推出还是技术应用,2007年都很好地接上了2005年的棍棒。闪存技术的提高以及芯片的降价,使得闪存机器的容量渐渐变得不再成为窘况。尽管硬盘机器依然相对于闪存机器来说拥有容量和传输速度的优势,较为宽裕的空间也为电路和电池设计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但闪存机器无与伦比的轻便、省电和廉价优势,更大地促进了MP3播放器的普及。由于市场的快速发展和产品的广泛普及,使得产品与产品之间的同质化现象越来越明显,因而各大厂商都在想尽办法让自己的产品拥有与众不同的特色。
(晓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