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学们在出售亲手绘制的鞋子。 |
|
文图/本报记者 郑凤玲 实习生 刘萌萌
“快来买,快来买啊,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啊……”6日下午,一向安静的市第二外国语学校校园里人声鼎沸,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这是咋回事?
原来,这一天是该校第四届贸易节开幕的日子。为了实施素质教育,展示学生的才艺,该校已经连续四年举办学生贸易节活动了,动员学生自行设计并制作科技小发明及手工艺品,在贸易节上出售,据说生意很红火呢。不信,快跟我们看看去——
贸易节规则,有板有眼
6日14:30,贸易节正式开幕。该校团委书记汪颜宣读了贸易节交易规则:
1.每班选派5名售货员负责本班商品的出售,其他学生可自由选购商品。
2.提倡讨价还价,在这一过程中体验社会生活。
3.交款方式仿照商场收款模式,由售货员开票、收银员收款。
4.不得强买强卖、沿街叫卖,活动中由工商组的同学进行监督、执法。
5.售出的每件商品按金额交税,5元以下商品不收税,5元以上商品每5元收0.1元税金。
“呵,瞧这些规则,还真是有板有眼呢。”听到我们的赞叹,汪颜老师说:“是啊,为了保证活动成功举行,学校还专门组织学生成立了工商组、收银组、售货组等8个小组呢。”
你买我卖,热闹非凡
“丝网花美丽典雅,是你房间里最好的装饰品,价格便宜是你的首选……”12岁的王奕珂颇有韵味地叫卖着。
姜雪薇和另外两名同学举着一幅十字绣,高一声低一声地叫卖着,很多人被他们的叫卖声所吸引,摊位前围了不少人。
高音喇叭也派上用场了——两个初一男生的叫卖声异常响亮:“我们虽然年纪不大,但有一颗真诚的心,欢迎你来购买……”
装裱好的字画、手工编织的挂饰、逼真的十字绣、环保风铃等,构成了校园中色彩缤纷的美丽画卷。我们随着拥挤的人流移动着,总是被新鲜的玩意儿所吸引。
一名同学正起劲儿地叫卖一个精致的“贝壳猪”。我们仔细一看,小猪是由大小一样的贝壳有层次地粘成的,其精致程度不亚于精品店出售的商品。14岁的王鹏和15岁的韩众给我们讲了这个小猪的制作过程——“我们到青岛玩的时候,精挑细选出个头一般大的贝壳,用万能胶粘在小猪泥模的外面。这个小猪做了一个暑假,我们准备卖30元。”
14岁的温锡华是个才女,她用画笔把自己的作品绘在鞋子上。原本不起眼的白色球鞋,在她的画的点缀下,显得与众不同又时尚。这一新鲜的创意使她的生意异常红火。
说说自己的“生意经”
“打折让利”、“买一送一”……转一圈后,我们发现很多售货员都低价出售自己班同学的手工艺品和小发明。这些东西都是辛辛苦苦做成的,低价售出能赚钱吗?
“你那与众不同的鞋子成本高吗?会不会赔钱?”我们问温锡华。
“一双白色球鞋15元左右,一盒绘画颜料24元,画5双鞋子也用不完一盒颜料,所以一双鞋子的成本不超过20元。我一双鞋子卖30元,不会赔的。”
11岁的张豪元向我们展示了他自制的笔筒。用“废物再利用,节能又环保”来形容他的作品一点都不为过——一个旧茶叶筒,外面裹上一幅美术作品,精美的笔筒就诞生了。一个笔筒卖5元,真是变废为宝呀!
变废为宝的小发明可不止张豪元的这一件,用旧光碟制成的风铃,经太阳光一照,闪闪发亮,同学们给它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光芒四射”;用废弃的牛奶包装盒组装的机器人更吸引人眼球……
贸易节,学生收获的不仅是金钱
16:00,本次贸易节结束了。同学们收获颇丰,有的卖出了自己的商品,有的买到了自己喜欢的物品。看着他们喜滋滋的样子,校长白帆对我们说——
“贸易节带给学生的,可不仅仅是金钱。他们在这次活动中,首先是通过制作作品,培养了动手动脑能力;其次是参与了市场运作过程,感悟了经济贸易规律,培养了纳税意识;第三,培养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观念;第四,通过讨价还价,增强了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也培养了合作意识。”
记者了解到,通过本次贸易节,同学们还有一个重大收获,那就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奉献了爱心,因为这次贸易节交易商品的税金和外教卖土豆饼、比萨的收入,都将捐给在四川攀枝花地震中受灾的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