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释义:指在功利面前甘于吃亏、能克己让人的人。
成语出处:《东观汉记》中记载:“甄宇,字长文,北海人。建武中,自青州从事征拜博士。每腊,诏书赐博士羊人一头,羊有大小肥瘦,时博士祭酒议欲杀羊称分其肉。宇曰:‘不可。’又欲投钩,宇复耻之。宇因先自取其最瘦者,由是不复有争讼。后召会问‘瘦羊博士’所在,京师因以号之。”
博士,是现代学位中最高的一级,可在中国古代,则为一种学官的名称,出现在2000多年前战国时期。其职责除了传授学问、培养人才外,还负有保管国家的文献档案、编撰著述、掌通古今、备帝王顾问的重任。
要想弄清“瘦羊博士”的含义,需要从东汉时期设在国都洛阳的太学说起。
东汉创立不久,光武帝刘秀于建武五年(公元29年)在洛阳城南开阳门外大兴土木,开始创建太学(遗址位于今天偃师市佃庄镇的太学村附近)。随后屡加扩建,它的规模越来越宏大,到汉质帝时,这里的学生人数多达3万余名,连北方的匈奴都派子弟前来留学。太学里的教师称为博士,博士的选用,除了采取征拜和荐举的办法,东汉时还要经过考试,只有那些学识渊博的鸿师硕儒才能被选拔上。
甄宇就是这样一位博士。他于建武年间初任州从事这一官职,后被征拜为太学博士。
当时,光武帝刘秀对太学的博士非常重视和爱惜,每逢腊月三十,就特别下诏赏赐每位博士一只羊,让他们高高兴兴地过节。有一年的腊月三十,光武帝又把羊赏赐了下来,可太学的长官博士祭酒领着大家来分时却遇到了一个难题:羊有肥有瘦,大小不等,怎么分才公平合理呢?博士们七嘴八舌,有人建议把羊杀了,平均分取羊肉,有人建议用抓阄的办法来分羊。甄宇对斤斤计较的分羊办法感到羞耻,便走到羊群中,挑出了那只最小最瘦的羊,自己牵走了。别的博士看到他的行为,脸都红了起来,不再争论,你谦我让,很快就把羊分完了。
这件事情传播开来,洛阳城里的人无不为甄宇的高风亮节折服,四处赞扬他,以致连光武帝也知道了。一次,光武帝视察太学,想召会甄宇,直接询问“瘦羊博士”在哪里。从此以后,京师洛阳的人们就以“瘦羊博士”来称呼甄宇。
记者 陈运团 整理 李玉明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