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大多数人去K歌时,都免不了要唱上几首粤语歌曲。 (网络图片) | |
核心提示
自20世纪90年代起,包括洛阳在内,大批北方城市的知识分子纷纷南下深圳、广州等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谋求更好的发展,人们戏称之为“孔雀东南飞”。
这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代表性现象之一。
事实上,在此之前,以经营粤菜为主的雅香楼、牡丹大酒店等已进入洛阳人的视线;吃广式早茶,吃海鲜,学唱粤语歌曲成为人们生活中很时髦的事,来自南国的文化让洛阳人大开眼界。
“南风”渐吹,这是洛阳人向往改革成果的心理反映和行为效仿;“南风”渐吹,随后发展到学习深层次的观念、体制和机制方面,这对内地更新观念、发展经济带来的促进作用是有目共睹的。
如今,吃海鲜、在K歌时唱粤语歌曲似乎已成为我们生活中很平常的事儿。事实上,如果去探究一下这些事物20年前在洛阳登陆时的情况,还是蛮有意味的。
那年月,吃“早茶”很时髦
洛阳人早餐喜欢喝汤,一年四季不间断。牛肉汤、羊肉汤、豆腐汤、丸子汤、不翻汤……一应俱全。
正因为如此,1988年,在中国改革开放行进到第10个年头时,刚刚开业的洛阳雅香楼推出“广式早茶”,在当时的洛阳城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早上喝茶会中?”“早茶究竟咋吃,能吃饱吗?”这是很多人心中的疑问。
很快,有些喜欢赶时代潮流者成为洛阳第一批尝试早茶的人。
今年40岁的侯斌先生当时在洛阳水泥厂工作,企业效益不错,而他也正是那种喜欢赶时髦追新潮的人。为了尝鲜,在雅香楼推出早茶的第一个周日,他和女友坐车从新安县赶到洛阳,每人花17元钱吃了一顿早茶,加上来回路费,每人花费近25元。
侯斌吃早茶的事在朋友和同事中传得很快,“烧包”、“瞎拽”,说啥的都有。
1990年10月,当牡丹大酒店开业推出早茶服务时,他再次成为第一批食客。
20年之后再话当年,侯斌先生说,当时的真实感觉是没吃饱,主要还是不太习惯广式早点的口味。但是,吃早茶的环境非常幽雅,和蹲在街边喝汤绝对是两码事,这一点让他印象非常深刻。
另一位从事外贸业务的曲飞先生也喜欢吃早茶。工作调动到三门峡后,他只要有时间,总会在双休日驾车和家人一起来洛阳牡丹大酒店吃早茶,然后上街购物,返回。
曲飞说,当时的牡丹大酒店是洛阳最好的涉外酒店,是外商在洛阳住宿的首选。他经常到酒店点一壶茶,要一些点心,和外商共进早餐。外商的工作效率非常高,总是吃着早饭就开始谈业务,等早饭吃完,业务也基本谈定了,最后只需正式签订协议或合同就行。
时间长了,吃早茶成了曲飞生活的一部分。
当时人们收入普遍不高,吃一顿早茶的价钱可谓不菲。但是,三星级的牡丹大酒店总是顾客盈门,吃早茶的风行程度可见一斑。
稀奇:宾馆不叫宾馆叫酒店
1990年10月28日开业的洛阳牡丹大酒店,其店名是许多洛阳人当时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
那时,洛阳人对洛阳友谊宾馆、洛阳国际旅社耳熟能详,但是,还从来没听过一家以经营住宿和餐饮为主的企业把店名叫“酒店”。顾名思义,酒店应是“喝酒吃饭”的地方,而按牡丹大酒店的档次,显然应属于高档宾馆。一时间,“宾馆不叫宾馆叫酒店”成了人们议论的话题。
牡丹大酒店销售部经理霍星伟告诉记者,在港台、在国外,著名的餐饮服务企业都叫酒店,比如希尔顿酒店、香港曼哈顿酒店集团、九龙富豪酒店,这是一种国际惯例。牡丹大酒店可能因为有港资的背景,管理层大都来自香港,因此被命名为酒店。从实质上讲,倒是和宾馆没什么区别。
牡丹大酒店推出的正宗粤菜很快成为洛阳餐饮市场上的叫座产品。顾客从海鲜池里选择想吃的海鲜品种,厨师现杀现做,这种令人耳目一新的用餐方式很快受到追捧。
而说起当时的洛阳粤菜,就不能不说“越秀”。
越秀酒店总经理王玲云说,20世纪80年代末,洛阳人的生活水平已相当不错了。但是,要请人吃上档次的饭,人们想到的只有“洛阳酒家”、“真不同”等以经营水席为主的少数几家酒楼。
正是看到洛阳餐饮市场菜系单一的状况,1991年,洛阳第一家个体粤菜馆——越秀酒店开业。
王玲云说,如果说最初人们来酒店吃海鲜只是为了“尝鲜”的话,那么后来生意的日渐兴隆,就表明洛阳人普遍接受和喜欢粤菜了。一时间,请客吃饭,公务接待,“粤菜”成了档次和品位的代名词。如果想吃粤菜,你不预订位置肯定吃不上。
探究粤菜在洛阳、在中原甚至整个北方风行的原因,我们不得不从两个方面来解释:一是物质上的,吃惯了“味重”菜品的洛阳人,接触了以清淡、新鲜为主要特色的粤菜,觉得也挺可口,有一种尝鲜的热情;二是精神方面的,南方的开放与发达使广东的饮食文化成了强势文化,在内地吃粤菜似乎有和发达地区进行接触和交流的意味,食客也借此表明自己的开放与新潮。
是的,连改口味也得益于改革开放。之前的饮食行业和其他行业一样,各地缺乏交流,大都独守一隅、自我发展、孤芳自赏,本地人很难吃上外地菜。粤菜的兴起应该是洛阳餐饮行业的一次革命,也折射了洛阳经济社会同步发生的巨大变化。
为学粤语歌曲,他甘受父亲责骂
今年37岁的姜学君除了事业成功之外,还刻得一手好印章,写得一手好书法,很让人羡慕。他的歌也唱得好,尤其是粤语歌曲——《万里长城永不倒》、《上海滩》、《万水千山总是情》,经他一唱,众人折服。
可是,当初学唱粤语歌曲时,他可没少挨父亲的责骂。
姜学君的父亲是教师,希望儿子将来考一所好大学。从6岁起,父亲就开始培养他对书法的兴趣。但是,上初二时,他却迷上了粤语歌曲。
姜学君说,他本来就喜欢唱歌,那时候忽然兴起了粤语歌曲。刚开始听不懂,他就对着歌词一遍遍学唱,越来越体会到了它特有的美感。因为学得太投入,一些作业就忘做了,父亲发现后,没少训斥他。
姜学君的经历,是当时粤语在年轻人中风行一时的缩影。
“南风”渐吹:表象后面的深层次意义
在一个内陆城市,广式早茶、粤菜海鲜何以很快被大家接受?有点饶舌的广东话咋让那么多人喜欢?
洛阳牡丹大酒店销售部经理霍星伟认为,这些都是表面的现象,其深层次的意义在于一种全新饮食文化、管理文化的悄然兴起。这种管理文化规范而细腻,是典型的南方服务流派。
比如早茶,其实也是一种全新的消费模式。几个朋友相向而坐,泡一壶茶,送餐车过来时,谁想吃啥就点啥;或叙友情,或谈业务,在幽雅的环境中,一壶茶可以喝到上午10点半。
改革开放前甚至改革开放初期,宾馆的管理模式是这样的:这里就是这条件,房间只有标间,电视就这几个频道,吃饭也就只有豫菜,你看着合适就消费,觉得不合适就走人——这是传统的宾馆“推销”模式。
现在不一样了。酒店、宾馆推行的是“销售”型管理模式:客户可以先列出自己的要求,酒店按照“订单”,全方位满足客户的需求。也就是说,一切以客户的需求为出发点。
霍星伟举例说,牡丹大酒店开业时,房间的电视并没有开通国际频道,但是外国客人提出了收看国际频道的要求。为满足客户的需求,他们到沿海城市考察,发现广州、深圳、珠海、湛江等地的高级酒店都有这种服务。回来以后,他们逐级向市、省外事旅游部门申请,最终,牡丹大酒店开通国际频道的申请得到了主管部门的批准。
可以说,这种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的管理模式如今已影响到了各个行业。这,就是一场深刻的改革。
说到“南风”渐吹的深层次意义,河南科技大学教授、商学院院长席升阳说,这是洛阳人对改革成果向往的心理反映和行为效仿。当时,按照我国改革的区域发展梯度战略,属于第一梯度的广东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果,这使得原本偏安一隅的“广东文化”一下子热了起来,风靡全国,包括洛阳。
这种风靡,正是改革开放带来的,代表了时代进步的大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