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是洛阳第二个“无车日”,今年“无车日”的主题是“人性化街道”。记者昨日漫步洛阳街头,发现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正在尝试着向“人性化”迈进。
一大早,市公交集团三分公司团支部书记伏建立就和同事们行动了起来,他们在西关公交车站南侧的人行道上设了一个咨询点,这个咨询点不仅可以帮乘客兑换零钱,还向市民发放宣传手册。一本24页的蓝色小册子不仅介绍了“无车日”活动的背景、由来、在我国开展的情况及意义,还有我市69条公交线路表,详细介绍了69条公交线路的发车时间、行驶路线等。
在周王城广场、王城公园等人流量大、公交线路集中的地段,市公交集团都设置了这样的咨询点。不少得到宣传册的市民说:“有了这个线路表,换乘公交车就方便多了,这个小册子非常实用。”一些市民临走时还多要了几本,说是捎给亲戚朋友的。
伏建立说,促进步行、非机动车系统与公共交通的衔接,提供良好的换乘环境和客源保障,正是“人性化街道”的六大原则之一。“我们的城市还没有地铁和轻轨,公交车是最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我们要努力让市民不为换乘公交车发愁”。
在鸿城商厦、王府井百货门前看管车辆的老大娘们也在为“人性化街道”的主题而努力,她们被告知今天要劝阻驾驶员,不要将机动车停在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上,“因为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本来是属于非机动车和行人的,今天要把人家的‘地盘’还给人家”。这也是“人性化街道”的原则之一——保护行人和非机动车的合法权益,养成良好的行车、停车习惯。
无论是对行人还是对非机动车,昨日交通协管员都比平时管得严了。11时许,在王城大道与九都路交叉口,有两个行人闯红灯,路对面的协管员马上吹哨制止,在众人的注视下,两人讪讪地退了回去。
“今天交通管理很严,我刚才从芳林路口过来也想闯红灯,马上有协管员过来制止。”一个骑电动车的老人说,“大家都遵守交通规则,感觉交通秩序好多了。”
市交警二大队民警石海涛说,改善和重新分配非机动车和行人使用的道路空间,让行人、自行车、机动车各行其道;优先让行人安全、连续、舒适、畅通地横向过街,也是“人性化街道”的两个重要内容。
他说,政府动用行政力量采取这种限行和禁行的措施,决不是“作秀”,而是在有限的路段内尝试将路权更多地分配给步行、公共交通等绿色交通方式,鼓励人们骑自行车出行,发挥非机动车在短距离出行中的天然优势。“平时,多数在路上行驶的轿车只有一个人或两个人,车内空间存在浪费现象,如果将一个普通轿车所占的面积换成公交车,则能节省很多资源。这就是‘人性化街道’中满足各类合理化出行需求和发挥非机动车交通方便、经济、可达性高而无污染的原则”。
市政工程处的杨清理说,“人性化街道”是2007年第六届欧洲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的核心主题,2008年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借鉴了这一主题。无论它有多少原则,其核心内容就是改善所有人的交通选择权及城市通行的质量。这其中既有对公共交通的投入,对交通规则的完善,也有对公车的限定,但最终目的仍是让人出行更方便。 (记者 孟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