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庸武侠小说中,“老顽童”周伯通一套“双手互搏”的独门功夫甚是了得,而在现实中的洛龙区白马寺镇白王村,56岁的农民张建民也练就了这种“一心二用”的本事,他能够用双手同时书写毛笔字,而且一正一反,对称如镜,令人叫绝。
现场展示
绝活赢得众人赞
大千世界,左右手都会写毛笔字的人应该不在少数,但可以双手同写正反毛笔字的人着实罕见,莫非世上真有人能像“老顽童”一样“左手画圆,右手画方”?昨日,在一个与户主张建民一样毫不起眼的农家小院里,记者目睹了这位普通农民现场展示的绝活。
铺纸、调墨、洗笔……一切准备就绪,张建民双手持笔,气定神闲地站到案台前。只见他脚呈马步状,身体微向前倾,沉吟了片刻,两手便“唰唰唰”地在纸上同时开弓,笔走龙蛇,轻车熟路,不到两分钟,“书苑新风”正反八个大字便带着新鲜的墨香跃然纸上(如图)。
“不赖,真不赖!”几个邻居碰巧来串门,看到张建民的这一手绝活,不由得齐声赞叹。
据了解,张建民只有初中文化程度,也从来没有“世外高人”专门教过他,那么他的绝活是怎么练成的呢?张建民憨然一笑,娓娓道来。
第一个心愿
用左手写好字
上世纪60年代,张建民在当时的洛阳市第十七中学上初中,那时,他很喜欢上书法课,尽管老师只教了一年,但他从此与毛笔字结下了不解之缘。1968年,他初中毕业后回家务农,因为是村民眼中为数不多的“文化人”,逢年过节,或是遇到红白喜事,乡亲们都会请他帮忙写对联。“没成想,这年头一多,他竟在方圆百里写出了名。”张建民的老伴潘娟自豪地说。
慢慢的,张建民不再满足于只在乡村“扬名”了,就像习武之人练到一定境界,总想找武林高手切磋切磋一样,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他开始走出家门,到东花坛、青年宫一带写对联。“一副对联当时也就卖三五毛钱,不咋赚钱,但想着一个农民写的字能被人看中,俺心里说不出的高兴。”张建民说,当年来买他对联的人很多,他现写现卖,右手经常写的抬不起来,后来他右手写累了,索性就用左手写,虽然字写得不如右手流畅,但围观的人却啧啧称奇:“这可是绝活啊!”
“绝活”——就是这两个字,让“爱慕虚名”的张建民心思活动了起来。从此,用左手写好字,成就自己真正的“绝活”,成为他孜孜以求的心愿。
第二个心愿
双手同书正反字
从1992年开始,张建民开始用左手练习写毛笔字。他制订了一个详细的练字计划:先从偏旁部首练起,从横、竖、撇、捺入手,一点一滴进步,最终要达到“挥洒自如”的地步。十几年来,只要不下地干活,他每天都早起晚睡,一有空就练字。
到了2005年,他偶然在电视上看到,有人会用双手同时写毛笔字。“看来,左手写字和双手写字都已经不是什么‘绝活’了。”他有些沮丧,但没过多久就振作起了精神,因为他有了一个新的心愿:双手同书正反字。
张建民练习正反字,先从练习左手写反字开始。要知道,写反字绝不是件容易事,为了写出一手反字,他平时除了在纸上练字,就连干农活时也会顺手拿起树枝在地上练习。天道酬勤,练到后来,他的左手写反字越写越顺手了,以至于看到任何字,脑海里马上就会呈现相应的反字。
2008年3月,张建民开始练习双手同时写正反毛笔字。刚开始,两手总是“高度一致”,一写就会写成一样的正字,而且左边的字明显高低不平。后来,他“强迫”自己“一心二用”,双手“分工”,终于达到了“老顽童”的境界,能够同时写出流畅的正反字了。现在,他已经会写行、楷、隶、篆4种字体,说出任何一个字,他都能立刻用这4种字体写出对应的正反字来。
第三个心愿
到央视展示风采
是什么原因促使张建民这位普通农民数十年如一日地在毛笔字上下工夫,而且总是想着“搞创新”呢?张建民说:“人都有自己的追求,虽说俺是个农民,但俺有自己的心劲儿,那就是这辈子得有自己的一手绝活!”
如今的张建民,依然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但他又有了一个新的心愿:到央视《乡村大舞台》栏目展示自己的“正反字”,让更多人看一看洛阳农民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