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10版:神七问天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着陆场万事俱备迎神七凯旋
专家细说神七着陆场与着陆区
广告
如何保护航天员
不受伤害
回收搜救五大新看点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08 年 9 月 28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晚报》评价网上调查>>>
着陆场万事俱备迎神七凯旋
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神舟七号飞船主着陆场,各种仪器仪表运转正常。 新华社发)
  本报综合新华社电 新华社记者27日在位于内蒙古四子王旗的主着陆场指挥室了解到,主着陆场回收准备工作全部就绪。

  目前,主着陆场已经进入临战状态,雷达测控阵地灯火通明,所有搜救人员在岗待命,搜救直升机和地面搜救车辆随时可以出动。主着陆场28日气象条件良好,没有影响飞船回收的恶劣天气。

  为了详细准确掌握着陆场区的地形地貌、居民分布以及地面设施等情况,主着陆场对场区进行了覆盖式的空中勘察,准确标记了沟壑、村庄及地面建筑的分布,为返回舱的搜索和救援提供了有益的地理信息。

  返回需经四阶段

  据载人航天工程着陆场系统总指挥隋起胜介绍,神七返回地面需要经历4个阶段:制动飞行阶段、自由滑行阶段、再入大气层阶段、着陆阶段。

  一是制动飞行阶段。当飞船在太空中运行最后一圈,经过好望角上空时,测控指挥部门向飞船注入返回指令,飞船调整飞行姿态,按程序点燃发动机制动,完成离轨操作任务,进入返回轨道。

  二是自由滑行阶段。由于此时飞船是保持无动力的飞行状态,这一阶段也叫大气层自由下降阶段或过渡阶段。当飞船飞行高度降至距地球约140公里时,推进舱与返回舱分离。推进舱在穿越大气层时烧毁,返回舱继续下降。

  三是再入大气层阶段。这时,返回舱距地球约100公里,飞船表面和周围气体摩擦产生巨大热量,在飞船表面形成的高温等离子气体层将屏蔽电磁波,使飞船在约240秒的时间内暂时失去与地面的联系。返回舱距离地球约40公里时,“黑障”现象消失,返回舱恢复与地面通信联系,继续下降。

  四是着陆阶段。当返回舱降至离地面约10公里时,便进入最后的着陆阶段。回收着陆系统开始工作,弹出伞舱盖,连续完成拉出引导伞、减速伞、主伞的动作,飞船开始缓缓下降。在距离地面约1米时,4台反推火箭发动机点火,使飞船以1米~2米/秒的速度实现软着陆。

  返回过程四大关键技术

  有关专家说,确保飞船平安返回,必须解决好4个关键技术问题:

  一是飞船再入大气层的角度问题。飞船的制动方向直接决定再入大气层的角度,如果角度不好,飞船会像打水漂一样,擦着大气层的外缘“飘”出去。

  二是进入大气层时的防热问题。飞船冲进大气层时,由于速度很快,船体与大气层剧烈摩擦,产生的温度高达1600多摄氏度,必须采取防热技术,有效阻隔热量向舱内扩散,才能确保航天员的生命安全。

  三是黑障区的跟踪测控问题。当飞船距离地面80公里到40公里时,地面和飞船有大约240秒完全失去联系,被称为测控的黑障区。对飞船在黑障区的跟踪测控,直接关系着与进入大气层的飞船的快速联系,也是确保飞船安全着陆的最关键环节。

  四是着陆时的减速技术。飞船下降过程中,速度要从每秒数千米减至每秒8米,才能确保航天员的生命安全。神舟系列飞船采用的是减速降落伞和反推火箭技术分段进行减速,同时航天员的坐椅也具备缓冲保护功能。

  分三阶段跟踪搜救

  神七主着陆场站站长贾书贵介绍说,按照运行轨迹,神七在返回大气层后的跟踪搜救工作分为3个阶段进行。

  第1阶段是获取飞船在黑障区的飞行数据。这由驻守在内蒙古白云鄂博地区的前置雷达站来完成后,将数据提供给300公里以外的USB测量站。

  第2阶段是精确跟踪、控制飞船和获取最终的落点预报。这是由与前置雷达站相距300公里的USB测量站来完成。

  第3阶段是搜索降落于地面的返回舱,并进行现场处置。这是由空中搜索救生分队、地面搜索分队完成。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