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于城关三中校园内的杜甫墓。 | |
今日地名:杜楼
地方状况:杜楼位于偃师市区西部约3公里的310国道两侧,北望首阳山,南临洛河,西为潘屯,东为嚇田寨。这里人文荟萃,古迹繁多,堪称一处历史文化胜地。新中国成立后,以杜甫墓为界,杜楼划分为两个行政村,南面的叫前杜楼,北面的称后杜楼。两村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目前共有人口5000余人。
村名由来:历史上,这里的人们习惯挖土窑居住,还以土筑楼,因此村名曾称土娄、土楼。后来,因为村中有杜甫墓及其先祖之茔,村名遂改为杜楼。
姑妈养育在洛阳
杜甫少小即闻名
唐诗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高峰,而杜甫诗作更是这座高峰的绝顶。日前,我们前往偃师市城关镇的前杜楼村,拜谒“诗圣”之墓,内心涌起一阵阵激动。
杜甫墓位于设在前杜楼村的城关三中校院内,偏居北隅,附近还有他的两位先祖之坟。整个墓园面积有数亩之大,绿树环合,花草繁盛,清幽而安静。杜甫墓在墓园的最前面,地方稍稍偏西,呈八角形,周长30余米,高约2米,绕以短墙,青石砌筑,墓上绿藤茂密,长着一串串紫色的小花,清雅素丽。一通高大的清代石碑立于墓前,上刻“唐工部拾遗少陵杜文贞公之墓”。此墓的后面,从西而东分布着杜甫祖父杜审言、十三世祖杜预的两座坟墓。徘徊在墓园当中窄窄的小道上,手抚着那字迹漫漶的碑刻,一个个疑问不由地冒了出来:杜甫之墓如何会建在这里?他与这方水土究竟又有着怎样的不解之缘?
随后,我们找到偃师市文史学者高献中、王西明、田志章先生,三人遍查史料,很快为我们解开了谜团。
杜甫出身于唐代的一个文学世家,他的祖父杜审言工书翰,善为五言诗,与李峤、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深受武则天赏识,曾任洛阳县丞、膳部员外郎等职。杜审言有两儿两女,长子杜并,性情刚正,忠勇孝烈,16岁时,为了替父洗雪不白之冤,以死抗争,被人乱刀砍死,长安二年(公元702年)被埋葬于洛阳城东门建春门外东5里的地方。杜甫的父亲杜闲为杜审言次子,曾任兖州(今山东滋阳)司马。
杜甫出生于公元712年,字子美。他幼年丧母,父亲无力照顾他,就把他送到洛阳的姑妈家寄养。杜甫的这位姑妈知书达理,长斋茹素,精通佛经,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悉心抚养杜甫长大,并教他读书。杜甫4岁时,与姑妈的儿子同时患病,姑妈精心护理,杜甫痊愈了,但她的亲子却不幸夭折。可以说,这位慈爱的姑妈,对杜甫既有救命之恩,又是他最初的老师。
正是在姑妈和父亲的教育熏陶下,杜甫7岁能做诗,9岁写得一手漂亮的大字,十四五岁时诗文就名扬四方,得到洛阳名士李邕、王翰、崔融等的赞赏。
首阳山下筑土室
一住便是十三年
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杜甫的诗文创作已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在结束了对江南和齐赵(山东、河北南部)的“壮游”后,怀着对姑妈的眷念和对人生前途的憧憬,他从山东回到东都洛阳,在偃师县城西北尸乡的首阳山下挖了几孔土窑,居住下来,自称其为陆浑山庄、土娄庄、尸乡土室。
之所以选择这里安家落户,关键是杜甫平生最敬仰的两位先祖长眠于此。他的这两位先祖,除了祖父杜审言外,另一位就是十三世祖杜预。杜预生于公元222年,卒于公元284年,博学多识,在西晋被称为杜武库。他参与了晋朝第一部刑法《晋律》的制定,推行了按条例考评官吏的黜涉之课,发明制作了水利工具连机水碓,在孟津黄河渡口富平津架起了一座沟通南北的浮桥,还运筹帷幄,在灭蜀破吴、统一全国的大业中屡建奇功。
陆浑山庄落成,杜甫迁入新居的时候,曾专门创作了纪念先祖杜预的《祭远祖当阳君文》。
在杜楼这座简朴的宅舍里,杜甫一直生活了13年。其间,他与司农少卿杨怡之女结为伉俪,两个儿子宗文、宗武也先后出生。对杜甫影响最大的是,这里距离东都洛阳城很近,有机会接触到众多的天下名士,彼此可以交流切磋。才艺精进的杜甫在这里先后创作了大量的诗篇,比如著名的《过宋员外之问旧庄》、《奉寄河南韦尹丈人》等。
杜楼,还见证了中国文学史上最让人心动的两大高峰会晤。公元744年,唐代最伟大的诗人——“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走到了一起,结识成友。他们“醉眠秋同被,携手日共行”,赋诗唱和,切磋诗艺,亲密无间,创作了大量充满豪迈之气的诗作。
“诗圣”长眠河洛间
直叫后人常诵念
公元754年,由于谋到了一个右卫帅府曹参军的八品小官,杜甫携家离开偃师陆浑山庄,前往京师长安。没料到,次年11月,安史之乱便爆发了。社会动荡,杜甫一家颠沛流离,饱受艰辛。公元758年和公元759年,他两次返洛,探视故居。
后来,杜甫弃官,兵荒马乱中前往四川,依附剑南节度使严武,并在成都筑草堂而居。漂泊江湖之间,他非常想念洛阳的故园,当得知唐军收复洛阳之后,欣喜若狂,提笔写下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将急于返回家园的心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然而,由于战乱的创伤和生活的贫困,杜甫终究未能再回到洛阳,看一眼梦萦魂绕的陆浑山庄,祭扫一下先祖和养育他的姑妈的坟墓。公元770年冬天,杜甫一家出蜀返乡,困居荆湘,因为贫病交加,随后悲惨地死在一条孤舟之上,时年58岁。
临终之际,杜甫仍念念不忘洛阳,嘱咐次子宗武,在他死后,一定要把他葬在先祖杜预墓前。但宗武一直穷困,根本无力完成父亲的遗愿,只好将父亲的遗体暂厝在岳州平江县南的一块田地里。宗武死后,又嘱托他的儿子嗣业,无论如何要将祖父归葬洛阳。
在杜甫去世43年之后,公元813年,他的孙子杜嗣业历尽千辛万苦,甚至是四处乞讨,终于勉强凑够了路费,把杜甫的遗骸运回洛阳偃师,埋葬在先祖杜预墓南。北回途中路经荆州,杜嗣业还专程找到诗人元稹,请他为祖父撰写墓志铭。元稹对杜甫一生做了很高的评价,称赞他是前人诗歌精华的集大成者,在《墓志铭》一开头就书曰:“余读诗至杜子美,而知古人之才有所总萃焉。”
至此,“诗圣”杜甫终于“回到”了他魂牵梦绕的河洛大地。
千百年来,杜甫的诗歌和思想代代传诵,人们用各种方式来表达对他的纪念。清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偃师县令朱续志在荒草丛和庄稼地里找到杜预墓、杜甫墓,让人把封土加厚,立碑祭祀,并嘱托乡民经常守护,不要在上面耕种和砍柴,还建祠堂三间。
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9年),偃师知县汤毓倬捐出自己的俸银,买地重修杜甫墓,并请河南知府张松孙题写了墓碑。
新中国建立后,河南省人民政府定杜甫墓为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数年前,有关方面群策群力,重修杜甫墓园。偃师城关三中的师生们,更是每年都要在杜甫墓前举行一次杜甫诗歌朗诵会,来纪念这位中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